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印刷包装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传统印刷包装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印刷模式占主流地位。由于众多印刷企业仍使用传统印刷工艺,在某些生产环节存在诸如有机溶剂挥发、废水排放等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危害。上述问题与低碳经济的环境效益要求严重冲突和矛盾,这些问题不解决,印刷包装产业就很难可持续发展下去。印刷包装产业必须自觉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的通力协作下,尽快走向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道路。

传统印刷包装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1)产业总体规模大,中小企业占多数。目前,我国印刷产业已形成10万家印刷企业,370万名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达7700亿元的较大产业[1],但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

(2)传统印刷模式占主流地位。在不少企业里,各种传统的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工艺仍然是主要的印刷模式。

(3)生产过程存在有毒化学成分和重金属污染。从制版工序的胶片和废定影液、电镀液,到印刷过程中的溶剂型油墨异丙醇润版液、洗车水,再到印后装饰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即涂膜、油性上光工艺等,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如印前制版使用的乙酸甲酸硝基苯草酸氯化锌糠醛等,都含有有毒化学成分,印刷使用的普通油墨、洗车水等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元素。

(4)短期内排除污染还缺乏有效手段。1988年,新闻出版署就规定印刷行业有8个有毒有害工种。由于众多印刷企业仍使用传统印刷工艺,在某些生产环节存在诸如有机溶剂挥发、废水排放等造成的环境问题的危害。(www.xing528.com)

(5)科学管理短期内难以到位。由于目前还缺乏完备的环保评价机制及技术标准、专业的检测机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效节能的替代技术,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健康安全的印刷产品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高度警惕并着力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在印刷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对产品的环保性、安全性关注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建设“绿色·创新·和谐”印刷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印刷企业所采用的环保技术或产品缺乏有针对性的开发研究;针对印刷行业的环保评价认证体系和技术标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上述问题与低碳经济的环境效益要求严重冲突和矛盾,这些问题不解决,印刷包装产业就很难可持续发展下去。印刷包装产业必须自觉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国家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的通力协作下,尽快走向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