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斜井—立井开拓策略及其应用

斜井—立井开拓策略及其应用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8所示为“斜井—立井”开拓。图2.8“斜井—立井”开拓1—主斜井;2—副立井;3—第一水平主石门;4—第一水平一大巷;5—第一水平二大巷;6—回风斜井;7—暗斜井;8—第二水平运输大巷;9—第三水平运输大巷;10—第三水平副立井对于地面地形和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的井田,如果主、副井筒均为一种井筒形式,可能会给井田开拓造成生产技术上的困难,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合理。

斜井—立井开拓策略及其应用

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硐形式开拓的方式,称为综合开拓。三种井硐形式各有其优缺点,根据井田的具体条件,选择能发挥其各自优点的井筒形式是很有必要的,不应局限于单一井硐形式。三种井硐形式能组合成“斜井—立井”“平硐—立井”“平硐—斜井”等多种方式。其中“主斜井—副立井”开拓方式吸取了立井、斜井各自的优点,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是建设特大型矿井的技术发展方向。

图2.8所示为“斜井—立井”开拓。斜井作主井,主要是利用斜井可采用强力带式输送机、提升能力大及井筒易于延深的优点,若采用斜井串车提升,因井筒较长,则提升能力小、环节多,且矿井通风困难。因此,用立井作副井,提升方便、通风容易。

(www.xing528.com)

图2.8 “斜井—立井”开拓

1—主斜井;2—副立井;3—第一水平主石门;4—第一水平一大巷;5—第一水平二大巷;6—回风斜井;7—暗斜井;8—第二水平运输大巷;9—第三水平运输大巷;10—第三水平副立井

对于地面地形和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的井田,如果主、副井筒均为一种井筒形式,可能会给井田开拓造成生产技术上的困难,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井田范围内的具体条件,主井和副井选择不同形式的井筒,采用综合开拓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