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象棋机器人:基于图像识别的优化方案

智能象棋机器人:基于图像识别的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获奖等级:三等奖设计者:毛辉飞,尚海亮,王浩川指导教师:李敏重庆大学光电学院,重庆,400044本项目设计了一款智能象棋人机对弈机器人(图32),该作品定位为家庭娱乐型机器人,小巧灵活,精度可靠,响应快。最后,通过STM32单片机控制减速步进电机移动机械臂完成相应的下棋动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对弈。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适合锻炼人们的思维力,我们应该将它发扬光大。图32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象棋机器人

智能象棋机器人:基于图像识别的优化方案

获奖等级:三等奖

设计者:毛辉飞,尚海亮,王浩川

指导教师:李敏

重庆大学光电学院,重庆,400044

本项目设计了一款智能象棋人机对弈机器人(图32),该作品定位为家庭娱乐型机器人,小巧灵活,精度可靠,响应快。机器人系统由三轴机械臂、中国象棋棋盘棋子、数据采集系统(摄像头模块)、博弈分析系统(基于C++及QT的博弈软件——上位机)、机械臂控制系统(STM32单片机——下位机)、电磁铁手爪等部分组成。机器人首先通过摄像头实时捕捉棋盘棋子的位置变动,采集到对手的出招信息后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处理——OCR识别,识别出棋子信息,传递到计算机的博弈分析软件对该出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应招之后传递到单片机。最后,通过STM32单片机控制减速步进电机移动机械臂完成相应的下棋动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对弈。(www.xing528.com)

我们经常在工业展上看到下棋机器人,精度很高,也很智能,但是往往机械手臂复杂笨重,成本高,显然是用于工业操作而展示的工业机器人,不适合用于家庭娱乐。我们在设计机械臂时参考网上开源图纸,修改和设计了一款小巧而又精度较高(可达2mm)的三轴桌面级机械臂,控制源码完全独立完成,结合图像识别,实现家用级娱乐功能。

该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家庭娱乐方面,很适合孤独的老人以及正在发展智力的孩子。首先,人机对弈的体验感比计算机上的博弈软件好很多,更容易满足青少年的兴趣要求,也能适当地保护青少年视力;其次,人机对弈超强的体验感,能有效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中国象棋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适合锻炼人们的思维力,我们应该将它发扬光大。

图32 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象棋机器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