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智能制造服务优化方案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智能制造服务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实行开放策略,引进第三方服务和软件提供商。开放和共赢已成为互联网长远发展的趋势,过去几年,各大互联网巨头相继推出了开放平台,并汇集大量的第三方应用。Living Labs是欧盟“知识经济”中最具激发性的模式之一,它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智能制造服务优化方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实行开放策略,引进第三方服务和软件提供商。这对完善平台的功能,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非常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大的平台都是或多或少实行开放策略,聚合中小开发者对平台加以完善。

1.社会性网络服务

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开放和共赢已成为互联网长远发展的趋势,过去几年,各大互联网巨头相继推出了开放平台,并汇集大量的第三方应用。数据显示,苹果AppStore应用软件已超过30万款,下载量已经超过40亿次。

案例: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推出“微服务”体系[12]

新浪微博依托平台数亿用户、过百万机构,及海量的对象关系形成的大数据体系,构建了高效的兴趣图谱和信息网络,新浪希望将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与合作伙伴、第三方开发者共同把微博打造成一个高效的社会化信息和服务平台。

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成立3年来,开放接口总数已超过200个,涵盖用户、关系、话题、内容搜索、消息、推荐等多个维度。目前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拥有57万注册开发者(认证开发者超过12万),48 000款上线应用,18 000多款无线应用,覆盖了60 000家网站,85万二级域名,每天有大量内容在微博上传播。

依托这些接口及服务,微博生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微博上企业与机构总数已经超过39万,其粉丝数超过3.25亿,针对越来越多的企业营销需求,新浪微博推出“微服务”体系。微服务是新浪微博开放平台针对服务于微博生态的第三方企业合作伙伴推出的服务,可以让营销体系与服务体系相互依赖与共同发展,包括消息通道、Page应用框架商业数据API等。

为了推动平台健康发展,微博开放平台只专注于微博核心功能基础服务及重点产品的建设,如账号、关系、搜索、信息流广告系统等。除此之外的产品领域均开放给第三方建设,如面向企业开发者的营销服务类、工具管理类应用,以及面向所有开发者的娱乐、生活、工具、信息等应用。微博开放平台将在这个体系中主要扮演策略制定者、微博核心功能和基础服务建设者的角色,把更多的想象空间和产品领域交给第三方建设,明确平台和开发者的分工界面,繁荣微博生态。(www.xing528.com)

通过社会性网络服务,淘宝获得了外部可控的流量来源。来自好友、信任的人推荐的流量将成为阿里交易额增长的重要支撑。淘宝扮演的角色不是偏向谁,而是提供更多SNS工具,帮助卖家发现新的用户、流量,让大量小而美的店铺获得流量入口。为此,马云决定5.86亿美元投资新浪微博,为包括淘宝在内的大阿里电商搭建更大的社区体系。微博存在社交关系链,也存在电商化社交传播基础。此外,通过新浪微博的大数据挖掘商业价值,或将实现精准推荐。未来淘宝的信息服务的1/3是分类服务,1/3是搜索服务,1/3是靠SNS社区化的互动服务[13]

2.BI 2.0——基于Web 2.0的商务智能服务

现在客户在网络中的浏览、下载、消费等行为很容易被系统后台记录下来,形成海量数据。仅依靠传统的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对这些数据难以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分析,因为数据太多、涉及的产品和过程太多、内容太复杂。这需要企业广大员工的参与,采用标签等技术,进行数据的标记、关联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就能够有效获得细分的客户需求。这就是所谓的BI 2.0[14]

3.创新2.0中的制造服务

创新2.0即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与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宋刚,张楠,2009)。创新2.0应是从Web 2.0引申而来。Web 2.0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全民织网,使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 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 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创新2.0也是让所有人都参与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

案例1:欧盟于2006年11月20日发起了Living Labs网络,它是通往欧盟创新系统的关键一步。其核心价值之一是改善和增加研发转移的洞察力和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和解决方案的动力。它也将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Living Labs是欧盟“知识经济”中最具激发性的模式之一,它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和共同创新。Living Labs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模式和创新体制的全新研究开发环境。Living Labs立足于本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建立以政府、广泛的企业网络以及各种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开放创新社会(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

案例2: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原子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CBA)发起的一项新颖的实验——一个拥有几乎可以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型的工厂,它提供硬件设施以及材料、开放源代码软件和由MIT的研究人员开发的程序。这个小型工厂是用户可以快速建立原型的平台,可利用工程的设置、材料及电子工具来实现他们想象中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目前组建一个Fab Lab大约需要2.5万~5万美元的硬件设施和0.5万~1万美元的维护与材料支出费用。而每个Fab Lab的开发过程、创新成果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在整个Fab Lab网络中通过各种手段(如视频会议)进行共享。Fab Lab正是基于从个人通信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