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木材吸湿性及其影响

木材吸湿性及其影响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木材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当毛细管水快蒸发完了,细胞壁上的水还处在饱和状态,这时木材的含水状态,叫纤维饱和点,或者说干材在吸湿过程中。因此,纤维饱和点是材性变化的转折点。所以,木材的吸湿性对木材的性能,特别是木材的干缩湿胀影响很大,因此,木材在使用时其含水率应接近于平衡含水率或稍低于平衡含水率。木材的吸湿率是以绝干木材吸湿后增加重量与原来绝干时的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木材吸湿性及其影响

木材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湿材在干燥过程中,最先跑出的是细胞腔和细胞间隙的毛细管水。当毛细管水快蒸发完了,细胞壁上的水还处在饱和状态,这时木材的含水状态,叫纤维饱和点,或者说干材在吸湿过程中。在细胞腔还没有出现水分,只有细胞壁饱含水分时,也就是纤维饱和点,这时的木材含水率,叫纤维饱和点含水率。纤维饱和点含水率的多少,因树种而不同,一般在23%~31%之间。

纤维饱和点含水率具有重要意义。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水分的增减,只是细胞腔中的水分变多或变少,细胞壁的情况不变。在这种条件下,对木材重量有影响,但对材性没有影响,木材的强度值是一个常数,即不因含水率的多少而增减。当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因为含水率减低,细胞壁就会收缩,木材强度随之增加;相反地,含水率增大,细胞壁就会疏松,木材强度也会减低。因此,纤维饱和点是材性变化的转折点。

木材从空气中吸收水湿的性能,叫木材吸湿性。木材放在空气中,逐渐蒸发水分,一直达到和周围空气温度相平衡状态,这时木材含水率,叫平衡含水率。(www.xing528.com)

各地木材平衡含水率不同,随各地区的温度和湿度而变化。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在我国北方大约12%,南方大约18%,长江流域大约15%左右。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在实际生产上有一定的意义,如在上海制造的家具要干燥到标准限度,以适应使用地区的平衡含水率。否则,这些成品运到南方或北方会变形。所以,木材的吸湿性对木材的性能,特别是木材的干缩湿胀影响很大,因此,木材在使用时其含水率应接近于平衡含水率或稍低于平衡含水率。木材的吸湿率是以绝干木材吸湿后增加重量与原来绝干时的重量的百分比表示。常用木材的吸湿率在空气温度(23±1)℃,湿度92%时,为16%~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