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固定支架抽芯机构优化设计

汽车固定支架抽芯机构优化设计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副模具的产品是一款汽车上的零件固定支架,如图5-60所示。图 5-62图5-63为二次抽芯机构的组立视图。图5-64为拆除滑块底座9和滑块7后的内部结构图,从此图可以看出,小滑块机构由5个重要零件组成,分别是小滑块4、小滑块5、小滑块8、拨块3和拨块6,其中小滑块4和小滑块8共用一个拨块6,小滑块5单独使用拨块3。

汽车固定支架抽芯机构优化设计

此副模具的产品是一款汽车上的零件固定支架,如图5-60所示。此产品形状特别,结构特殊,模具结构极为复杂,由于产品较小,模具设计难度非常大,为本章至此所有范例中设计难度最大的,有以下5个难点。

978-7-111-28612-7-Chapter05-69.jpg

图 5-60

1)图5-60所示的难点一的位置是产品外表面一侧很深的钩子,钩子是倾斜的,因此,在模具结构上,此处必须使用斜滑块机构,如图5-61所示。

2)图5-60中所示的难点二的位置是一个凸台,该凸台指向产品的外面,在模具结构上,此处必须使用滑块机构,此结构从图5-61中可以看到,处在模具两端的两个滑块即此处的滑块。

3)难点三的形状和难点二相同,在产品中的作用也相同,只是一左一右而已。按道理讲,此处也必须使用滑块,但是,此凸台的方向是向产品内部的,和难点一中钩子的距离非常近,如果使用滑块,会和钩子发生干涉,也就是说,此处根本没有做滑块的空间,因此,此处成为此副模具的一个最大难点。

4)难点四和难点五属于同一问题,这两处都是和其他零件进行连接固定用的卡槽。两个卡槽处在产品的两个肩膀内部,如果只看一个卡槽,从模具结构上来讲,必须使用滑块机构,但是,此时为两个卡槽,且两个卡槽是面对面的,卡槽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如果均使用滑块,此处的内部空间远远不足,因此,这两处成了此副模具的又一个最大的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已经清楚此例产品最大的3个设计难点。由于产品较小,每处的位置都非常紧凑,所以,常规的滑块机构显然已难以实现,为此,将这三处的难点进行了整合,设计成了一个滑块机构,即本例的重点部分——二次抽芯机构。不过,此处的二次抽芯机构和本章前面的所有范例都有很大区别,前面的范例大多是一个拨块带动两个小滑块同时向内部收缩,而此例是一个大滑块中藏了3个小滑块,分别由两个拨块带动,实现不同方向的抽芯,这也是此例模具最经典之处。详细模具结构如图5-61和图5-62所示。

978-7-111-28612-7-Chapter05-70.jpg

图 5-61(续)

1—液压缸 2—耐磨块 3、6—拨块 4、5、8—小滑块 7—大滑块 9—滑块底座 10—弹块 11—弹簧

此副模具一模两穴,每个产品上有3个滑块,其中大滑块7是二次抽芯机构。由于此滑块7内部小滑块较多,所需的抽拔力较大,因此,滑块的驱动使用了液压缸机构。由于滑块所需的行程不大,液压缸机构使用的是一种非常简洁的薄型液压缸,这种液压缸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较小,特别适合中小型滑块。

978-7-111-28612-7-Chapter05-71.jpg

图 5-62

图5-63为二次抽芯机构的组立视图。从图可以看出,该机构由两部分组成,即大滑块7和滑块底座9,它们之间通过定位销定位,螺钉连接紧固,所有的小滑块机构全部藏在大滑块内。分开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方便内部滑块机构的装配,二是内部小滑块的部分动作必须利用大滑块内某些形状来配合完成,所以,分开后便于大滑块内部形状的加工,否则无法加工。

图5-64为拆除滑块底座9和滑块7后的内部结构图,从此图可以看出,小滑块机构由5个重要零件组成,分别是小滑块4、小滑块5、小滑块8、拨块3和拨块6,其中小滑块4和小滑块8共用一个拨块6,小滑块5单独使用拨块3。图5-65为滑块机构拆除大滑块后的反视图。

图5-66为3个小滑块8、4、5的反视图,图5-67为两个拨块3和6的组合视图。两个拨块在结构上虽是分开的,但是,待加工好后,则利用本身的卡槽结合起来,然后再用螺钉进行紧固成为一体,这样,在液压缸的带动下,它们同进共退,共同带动3个小滑块完成抽芯。从两个视图可以看出,滑块5和滑块8与拨块6之间使用燕尾槽结构进行连接导向,那么,在开模后,拨块6则带动小滑块4和滑块8同时向内收缩,完成对难点四和难点五两处卡槽的抽芯;而小滑块5和拨块3利用自身的倾斜导向槽来进行导向,这两个导向槽一凸一凹,互相啮合,开模后,拨块3在导向槽的作用下带动小滑块5向难点三的凸台外部运动,从而完成对难点三凸台的抽芯动作。图5-68为3个小滑块4、5和8分别完成对3个难点抽芯后,大滑块7还未开始运动的状态,读者可将此图和图5-64作对比,观察它们的变化。图5-69为局部放大图。

978-7-111-28612-7-Chapter05-72.jpg

图 5-63(www.xing528.com)

978-7-111-28612-7-Chapter05-73.jpg

图 5-64

978-7-111-28612-7-Chapter05-74.jpg

图 5-65

通过以上4个视图,相信大家已领悟了此种机构的运动原理。由于滑块内部比较复杂,单从2D结构图上很难看出内部结构,所以,此例的2D图忽略了很多内容,而在3D图上增加了很多篇幅。

二次抽芯机构在整个塑料模具中属于难度很高的类型,而此例结构在整个二次抽芯机构中是一副难度很高的模具,特别是拨块机构,一个动作带动3个滑块向几个方向同时运动,非常巧妙,需设计者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设计此副模具时还需注意的重要问题,是滑块7的延迟动作。当液压缸带动两个拨块向后运动时,两个拨块又带动3个滑块分别向中间和两侧运动,此时,滑块7是绝对不可运动的,必须等到3个小滑块完成侧向抽芯后才可运动,因此,必须有非常安全的控制机构来控制整个滑块机构的动作顺序,为此,本例设计了非常巧妙的控制机构,即弹块10的机构,如图5-61b所示。弹块10固定在底座9上,在弹簧11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浮动。合模时,弹块被拨块3紧紧压缩,上面卡住了滑块底座9,下面卡住了耐磨块2,使滑块7前后均无法运动,直到两个拨块带动小滑块完成侧向抽芯后,拨块7下面的卡槽刚好处在弹块上面,弹块在弹簧作用下向上弹起,脱离了耐磨块2的约束,此时,整个滑块机构才可同时向后运动,完成全部的抽芯动作。图5-70为弹块刚好弹起大滑块已处在可以运动时的状态。图5-71则为弹块机构的详细视图。

978-7-111-28612-7-Chapter05-75.jpg

图 5-66

978-7-111-28612-7-Chapter05-76.jpg

图 5-67

978-7-111-28612-7-Chapter05-77.jpg

图 5-68

978-7-111-28612-7-Chapter05-78.jpg

图 5-69

978-7-111-28612-7-Chapter05-79.jpg

图 5-70

978-7-111-28612-7-Chapter05-80.jpg

图 5-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