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狠抓质量,整顿企业

狠抓质量,整顿企业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在电工行业中开展了评比质量、改进技术、制定标准等一系列工作,推动企业整顿规章制度和生产秩序,着重解决电工产品的质量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以及到西方国家实地考察,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深感受到我国电机工业技术发展与先进国家存在巨大差距,要缩短差距就应该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摆脱师法苏联技术的禁锢,逐步在研究设计、工艺制造以及保养维修中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技术。

狠抓质量,整顿企业

1961年8月,中央在庐山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提出了整顿国营工业企业、改进和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些指导原则。一机部于1961年9月召开厅局长会议,研究部署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从整顿技术管理入手,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争取在两三年内使现有产品质量的标准普遍提高一级。随后,在电工行业中开展了评比质量、改进技术、制定标准等一系列工作,推动企业整顿规章制度和生产秩序,着重解决电工产品的质量问题。

开展质量评比,推动企业整顿。一机部先后组织行业归口研究所,对中小型异步电动机、防爆电机、电瓷产品、少油断路器、电磁起动器、中小型变压器、铅酸蓄电池、中小型水电设备以及中小型火电设备等电工产品,进行了检查、评比,发现普遍存在质量不稳定,次品、废品比例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制度不严、不遵守工艺规程的现象非常严重。为此,一机部多次召开现场会议,推动电工企业整顿内部管理和生产秩序,整顿工作取得了成效。据统计,到1965年年底,一机部系统所属电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中,有一半以上达到了稳定生产合格品标准。如果没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其余产品按计划到1966年年底也将基本实现稳定生产。

对比国际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在检查、评比基础上,各科研院所开始研究西方国家电工产品标准,对比分析国内外产品技术、质量水平,逐步认识到存在的巨大差距。如Z系列直流电机是仿造苏联20世纪30年代ПН系列的产品,与当时国际水平比较,变速范围小,转动惯量大,结构陈旧落后,重量还重了25%~30%;瑞士和美国的汽轮发电机,20多年更换一次线圈,而当时中国的汽轮发电机有的仅3~5年就要更换线圈;水轮机的转轮,进口的联邦德国、瑞士、日本产品可以使用几十年,而国产的都是按照相对落后的苏联图样生产的,加上材料质量低劣、工艺水平又低,抗汽蚀的性能差,使用年限不到10年;火管锅炉效率,国外先进水平为70%~80%,中国当时的质量标准仅为50%~60%;变压器,主要是单位容量的损耗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看,我国电机工业的产品水平,普遍落后于欧美国家一大截。通过比较分析,以及到西方国家实地考察,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深感受到我国电机工业技术发展与先进国家存在巨大差距,要缩短差距就应该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摆脱师法苏联技术的禁锢,逐步在研究设计、工艺制造以及保养维修中学习借鉴西方国家先进技术。这个时期,有关研究院所还组织开展了一些产品的联合设计,从源头上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www.xing528.com)

组织制定标准,广泛宣传贯彻。通过总结质量评比情况,电机工业的科技人员感到我们的电工标准严重落后,建议借鉴西方先进技术,修改我国现行使用的标准。一机部高度重视,很快就开始规划电工行业的标准系列,有计划地组织行业研究院所制定一系列技术条件类的指导性标准,并开展广泛的宣传与贯彻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电工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