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国竞争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外国竞争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末期,西方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而且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喜欢。到清代末期,西方商品,如,电话、电灯等进入中国,并成中国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清代家具的设计促使我们谈论一些清代出现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中国内政的衰弱而引起的。他们带来的产品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审美品位,西方工业产品对中国手工产品的竞争开始了。透过这幅壁画,可见道教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外国竞争引发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李立新的《中国设计史论》[36]为我们讲述了几种引进西方商品和西方设计的途径。我们从中引用几个,并增加几个细节。

第一点牵涉来华传教的西方的传教士。比如,意大利传教士马特奥·里奇(Matteo Ricci,1552—1610)于1583年来到中国传教,同时还带来西方物品,并送几件给了当时的皇帝。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和画家郎世宁于1715年来华传教,并进入宫廷做画师,也参与中国建筑的设计工作。此时的欧洲巴洛克艺术开始失去吸引力,逐渐走向洛可可风格。郎世宁在中国工作达51年,他曾参与圆明园的设计工作,所以圆明园具有明显的欧洲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当时的圆明园古董和艺术作品的收藏量属于世界之最。可惜,圆明园于1860年被英国和法国军队洗劫一空,并烧毁所有建筑和遗留物。残留的粗大夸张的柱子证明这一场夸张无情的抢劫。这些残缺不全的柱子似乎在说明中国已经被西方国家打得残缺不全。此时,鸦片战争(1840)才刚过去20年。

第二点是商业交换。明代末期(1600年左右),西方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而且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喜欢。比如,眼镜望远镜、手表、镜子等。到清代末期(1900),西方商品,如,电话、电灯等进入中国,并成中国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于中国的手工业商品来说,西方大量的工业商品进入国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结果,在32个手工行业中,7个行业不得不停止生产。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败。此时,中国进入一个过渡时期,人们不断谈论中国各领域的发展方向。

清代家具的设计(1700—1900)促使我们谈论一些清代出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西方商品和西方的工业生产技术进入中国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中国内政的衰弱而引起的。当时国家官员们过分追求奢华的生活,在我们看来,这种生活演变成一种腐败的生活。

在明代末期,一些西方传教士、画家和艺术家来华传教,并参与国家事务。他们带来的产品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审美品位,西方工业产品对中国手工产品的竞争开始了。起初,中国人并没有被动地接受异国情调的事物,带有一定的审慎态度,同时还积极讨论中国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体制和西方技术之间的关系和走向。然而,在这一进程中,机械主义占了上风,因为当时大部分中国人否定并放弃了自己的民族价值,机械地全盘接受所有来自外国的事物:艺术、产品设计、技术和生产方式等。

清代之后,崇洋媚外的境况会不会得到改变?中西文化的结合方式会不会得到改善?

【注释】

[1]Shi Xiang Wang.Mobilier chinois[M].Paris:Edition du Regard,1986,p.7.

[2]李宗山.家具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6-37.

[3]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79.

[4]李宗山.家具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6-37.

[5]李宗山.家具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7-38.

[6]澹台卓尔.椅子“改变”中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94.

[7]《周礼》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构成。

[8]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83-84.

[9]这里的人类是指统治社会的人,当时的社会思想还没有把普通人(劳动者:奴隶)纳入“人”的范畴

[10]黄忏华.中国佛教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6-9.

[11]“氏”在此读“zhi”,通(支)。

[12]李宗山.家具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3.

[13]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54.

[14]李宗山.家具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2.

[15]澹台卓尔.椅子“改变”中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71-72.(www.xing528.com)

[16]澹台卓尔.椅子“改变”中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71-72.

[17]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2008:163.

[18]澹台卓尔.椅子“改变”中国[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92.

[19]佛光星云.佛教历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149-150.

[20]世俗人们认为,年画中的玉皇大帝能为人间带来美好的事物,比如,丰收和幸福。透过这幅壁画,可见道教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喜爱。今天道教活动在民间依然盛行,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或者小城市里。大都市里的人因为生长环境里没有类似的活动,对道教活动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因此,我们无法判断这部分城市人是否接受了道教。

[21]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64.

[22]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13.

[23]Shi Xiang Wang.Mobilier chinois[M].Paris:Edition du Regard,1986,p.15.

[24]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25-226.

[25]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31.

[26]Shi Xiang Wang.Mobilier chinois[M].Paris:Edition du Regard,1986,p.7.

[27]Shi Xiang Wang.Mobilier chinois[M].Paris:Edition du Regard,1986,p.13.

[28]Shi Xiang Wang.Mobilier chinois[M].Paris:Edition du Regard,1986,p.14.

[29]Shi Xiang Wang.Mobilier chinois[M].Paris:Edition du Regard,1986,p.9.

[30]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26.

[31]陈于书,熊先青,苗艳凤.家具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97.

[32]Shi Xiang Wang.Mobilier chinois[M].Paris:Edition du Regard,1986,p.41.

[33]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27.

[34]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53-55.

[35]高丰.中国设计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63.

[36]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5-1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