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压电式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与结构

压电式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与结构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压电式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纵向压电效应。图3-33 石英晶体石英晶体;结构形状二、压电式传感器及等效电路最简单的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35所示。

压电式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与结构

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可逆型换能器,它既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又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

一、压电效应

某些物质(物体),如石英钛酸钡等,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不仅几何尺寸会发生变化,而且内部会被极化,表面上也会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时,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之为压电效应。相反,如果将这些物质(物体)置于电场中,其几何尺寸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由外电场作用导致物质(物体)产生机械变形的现象,称之为逆压电效应,或称之为电致伸缩效应。具有压电效应的物质(物体)称为压电材料(或称为压电元件)。常见的压电材料可分为两类,即压电单晶体和多晶体压电陶瓷。压电单晶体有石英(包括天然石英和人造石英)、水溶性压电晶体(包括酒石酸钾钠、酒石酸乙烯二铵、酒石酸二钾、硫酸锂等);多晶体压电陶瓷有钛酸钡压电陶瓷、锆钛酸铅系压电陶瓷、铌酸盐系压电陶瓷和铌镁酸铅压电陶瓷等。

图3-33所示为天然石英晶体,其结构形状为一个六角形晶柱,两端为一对称棱锥。在晶体学中,可以把它用三根互相垂直的轴表示,其中,纵轴z称为光轴;通过六棱线而垂直于光轴的x轴称为电轴;与x—x轴和z—z轴垂直的y—y轴(垂直于六棱柱体的棱面),称为机械轴,如图3-33(b)所示。

如果从石英晶体中切下一个平行六面体(如图3-34所示),并使其晶面分别平行于z—z、y—y、x—x轴线。晶片在正常情况下呈现电性,若对其施力,则有几种不同的效应。通常把沿电轴(x轴)方向的作用力(一般利用压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把沿机械轴(y轴)方向的作用力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效应”;在光轴(z轴)方向的作用力不产生压电效应。沿相对两棱加力时,则产生切向效应。压电式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纵向压电效应。

图3-33 石英晶体

(a)石英晶体;(b)结构形状

二、压电式传感器及等效电路

最简单的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35所示。图3-35(a)为六面体压电晶片,在压电晶片的两个工作面上进行金属蒸镀,形成金属膜,构成两个电极。当压电晶片受到压力F的作用时,分别在两个极板上积聚数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电场。因此,压电传感器可以看成是一个电荷发生器,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其电容量为

图3-34 压电效应模型

(a)纵向效应;(b)横向效应;(c)切向效应

C=ε0εA/δ  (3-42)

式中,ε为压电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石英晶体的ε=4.5;ε0为真空中介电常数,ε0=8.85× 10﹣12(F/m);δ为两极间距,即晶片厚度(m);A为压电晶片的工作面面积(m2)。

如果施加于压电晶片的外力不变,积聚在极板上的电荷又无泄漏,那么在外力继续作用时,电荷量将保持不变。这时在极板上积聚的电荷与力的关系为

q=DF (3-43)

图3-35 压电晶片及等效电路

(a)压电晶片;(b)并接;(c)串接;(d)等效电荷源

式中,q为电荷量(C);F为作用力(N);D为压电常数(C/N),与材质及切片的方向有关。

式(3-43)表明,电荷量与作用力成正比。当然,在作用力终止时,电荷就随之消失。显然,若要测得力值F,主要问题是如何测得电荷值。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静态或准静态量值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电荷从压电晶片上经测量电路的漏失减小到足够小程度。而在动态力作用下,电荷可以得到不断补充,可以供给测量电路一定的电流,故压电传感器适宜作动态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单片的输出电荷很小,因此,组成压电式传感器的晶片不止一片,而常常将两片或两片以上的晶片粘结在一起。粘结的方法有两种,即并联和串联。并联方法如图3-35(b)所示,两片压电晶片的负电荷集中在中间电极上,正电荷集中在两侧的电极上。并接时,传感器的电容量大,输出电荷量大,时间常数大,故这种传感器适用于测量缓变信号及电荷量输出信号。串联方法如图3-35(c)所示,正电荷集中于上极板,负电荷集中于下极板,串联时,传感器本身的电容量小,响应较快,输出电压大,故这种传感器适用于测量以电压作输出的信号和频率较高的信号。

压电传感器是一个具有一定电量的电荷源(如图3-35(d)所示),电容器上的开路电压u0与电荷q及传感器电容Ca存在下列关系:

u0=q/Ca

当压电传感器接入测量电路时,联接电缆寄生电容就形成传感器的并联电容Cc,后续电路的输入阻抗和传感器中的漏电阻就形成泄漏电阻R0。为防止漏电造成电荷损失,通常要求R0>1011Ω,因此,传感器可以视为开路。

三、测量电路(www.xing528.com)

由于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很微弱,通常应把传感器信号先输入到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中,经过阻抗交换以后,方可用一般的放大检波电路再将信号输入到指示仪表或记录器中。(其中,测量电路的关键在于高阻抗输入的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有两点:其一是将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为低阻抗输出;其二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

前置放大器电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电阻反馈的电压放大器,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即传感器的输出)成正比;另一种是用带电容板反馈的电荷放大器,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荷成正比。由于电荷放大器电路的电缆长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故而电荷放大器应用日益广泛。

电荷放大器的等效电路如图3-36所示,由于忽略了漏电阻,所以电荷量为

q≈ui(Ca+Cc+Ci)+(ui+uy)Cf=uiC+(ui-uy)Cf

式中,ui为放大器输入端电压;uy为放大器输出端电压,uy=﹣kui,其中k为电荷放大器开环放大倍数;Ci为放大器输入电容;Cf为电荷放大器反馈电容。

图3-36 电荷放大器的等效电路

由上式可得

如果放大器开环增益足够大,则k Cf(C+Cf),故上式可简化为

uy≈﹣q/Cf  (3-44)

上式表明,在一定情况下,电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传感器的电荷量成正比,并且与电缆分布电容无关。因此,采用电荷放大器时,即使联接电缆长度在百米以上,其灵敏度也无明显变化,这是电荷放大器的突出优点。

四、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压电式传感器常用于测量振动,测量加速度、力及压力等。

图3-37所示为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它主要由基座、两片压电晶片、质量块、弹簧所组成。基座固定在被测物体上,基座的振动使质量块产生与振动加速度方向相反的惯性力,惯性力作用在压电晶片上,使两片压电晶片的表面产生交变电压输出,这个输出电压即与加速度成正比,经测量电路处理后,即可得到加速度的信息。

图3-38所示为用压缩式振动传感器来测量汽车安全系统异常振动的装置。该传感器主要由压电元件(即压电晶片)、质量块、弹簧所组成。质量块通过弹簧压在压电晶片上,当汽车处于正常状态工作时,质量块振动使压电晶片有一个正常状态的电荷(电压)输出。若汽车负载运行,则会引起异常振动或由其他噪音引起的振动,从而引起质量块的异常振动,再经测量系统至显示系统获得这异常振动的电信号。

图3-37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1—壳体;2—弹簧;3—质量块;4—压电晶片

图3-38 压缩式振动传感器

1—弹簧;2—质量块;3—压电元件

图3-39所示为纺织系统针织织针对挺杆三角的冲击力的测试工作原理。该装置主要由压电陶瓷片、测量电路以及记录器组成,主要用来测量织针对三角的冲击力,为改善织针与三角间的冲击状态提供数据。

图3-39 测试原理

1—三角;2—压电陶瓷片;3—三角座;4、5—ZK-2型阻抗变换器;6—示波器;7—传力块

当织针对三角的冲击力F作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时,压向压电晶片的力有两个,即Fx、Fy,则在x、y方向上有电荷输出,经测量电路处理并由记录器记录,获得冲击力的大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