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工作效率的日常运行技巧

提高工作效率的日常运行技巧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3.5.1 交接班管理运行交接班实行对口交接、无缝交接,即同级岗位人员之间对口交接。

提高工作效率的日常运行技巧

运行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交接班管理、运行调度、监屏、巡检、工作票办理、操作、记录、事故处理、定期工作、运行分析等。

4.3.5.1 交接班管理

运行交接班实行对口交接、无缝交接,即同级岗位人员之间对口交接。通过制度规范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准备、交接内容以及交接班检查等。交班人员详细交代当班期间的设备运行、检修、试验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对有缺陷的运行设备应重点交代清楚。接班人员认真查阅各种记录,若有疑问之处,应向交班人员询问清楚。对于重要的问题,例如两票执行情况等,必须在交接班记录中记载。部门管理人员不定期参加交接班过程,并对交接班记录进行检查考核。

4.3.5.2 运行调度

运行人员根据电网调度下达的指令,对机组进行工况确认、启停操作和负荷调整。合理安排开停机顺序及主要辅设负荷分配,提高机组启动成功率和综合效率。通过调整主辅设备、厂用电设备等设备的运行方式,避免设备在异常或薄弱状态下运行,提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3.5.3 监屏

监屏是运行人员当班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监屏实时掌握电站设备设施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运行参数,及时发现设备设施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操作,及时获知设备的故障事故信息并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监屏工作直接影响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证监屏工作质量,运行管理部制定了监屏管理制度,对监屏人员的职责、监视内容、监视重点等提出具体要求。要求监屏人员定时对监控系统全站设备画面进行一次巡屏,对发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横向纵向比对分析,按运行规程和相关制度规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监屏记录。

4.3.5.4 巡检

巡检是运行人员发现设备异常的重要途径,通过眼观、耳听、鼻嗅、手触等方式实时掌握设备状_态,发现异常时采取必要措施限制、消除事故。运行管理部巡检分为值守值巡检和ON-CALL值巡检,值守值负责地下厂房主要区域的巡检,ON-CALL值负责地下厂房部分区域及厂房外设备的巡检。值守值每班巡检一次,ON-CALL值针对不同设备每日或每周巡检一次。对新投运设备和异常设备,需增加巡检次数。为规范巡检工作,运行管理部编制了巡检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巡检路线、巡检项目、巡检方式方法、风险辨识和防范措施等。为保证巡检工作质量和巡检数据可追溯,还编制了巡检记录表。要求运行人员巡检时必须带上记录表,按表格要求逐项记录相关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运行管理部定期对各值巡检工作进行抽查,对巡检人员进行考问,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4.3.5.5 工作票办理

工作票是保证作业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运行人员对工作票的执行严格把好“五道关”,即任务审核关、安措审查关、工作许可关、检修交代关、工作终结关。任务审核关:运行人员根据当前设备运行方式和现场实际情况,对工作票所列工作任务及工作时间进行审核确定,保证运行方式可靠,减少交叉作业风险。安措审查关:运行人员对工作票类型、工作负责人和成员相应资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完备等内容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工作任务对应安全措施可靠,保证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工作许可关:工作许可人同工作负责人一同到现场进行工作票现场许可,运行人员将所做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对作业环境及可能来电、带压的部位进行交代。完成上述流程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双方签字后方可开始工作。检修交代关:检修工作完成后,要求工作负责人如实填写检修交代,内容包括检修设备名称、工作内容、处理方法、处理结果、遗留问题、检修自理的措施是否恢复、设备是否可投入运行以及投运后的注意事项等。运行人员如发现交代内容不全或与实际不符应向工作负责人提出,进行复核更正。工作终结关:检修交代完成后,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一同到现场进行检查,检查检修人员是否全部撤离、工作区域是否清理干净、设备标识是否恢复齐全、检修交代与现场是否相符等,如果不符合终结工作票条件应及时告知工作负责人进行完善。

4.3.5.6 操作

运行操作分为监控远方操作和设备现地操作。操作票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运行操作必须先办理操作票然后按票操作。运行管理部按照规程规定,要求运行人员对操作票把好“三道关”,即操作拟票关、审核批准关、执行监护关。操作拟票关:操作人根据操作任务和有关设备状态等,使用标准的术语拟写操作票。审核批准关:按照操作人自写自查、监护人进行初审、值长最终审批的程序进行审核批准,确保操作票正确无误。执行监护关:对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充分辨识后开始进行现场操作,要求持票操作、监护操作、复诵操作、结果检查,确保操作过程无误、操作结果到位。针对设备检修维护、定期试验、定期轮换中一些经常性、重复性、具有固定程序的操作,运行管理部组织编写了标准操作票。日常办票时遇到同类工作,可以从生产管理系统中直接调用相应的标准票进行修改审核,快速生成操作票,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办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员拟票过程中发生漏项、错项的现象,有效降低操作安全风险。部门对操作票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分析、统计、考核。(www.xing528.com)

抽水蓄能机组启停频繁,调度要求快速响应。为缩短从接令到操作的时间,针对机组不同的工况、不同的操作,分别编制不同的开停机操作卡,接到调度指令后,直接按相应的操作卡进行机组启停操作,节省了以往需要办理操作票的时间,在保证开停机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了机组启停操作的响应速度。

为保证运行人员现地操作时的准确快速,将各种设备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等编制成操作指南,制作成卡片张贴在相应设备上,用于指导现地操作。运行人员现地操作时,可以按照操作指南进行逐项操作。

为便于运行人员学习培训或工作需要时查阅操作,运行管理部按照按操作的类型、任务分门别类地将上述操作票、操作卡、操作指南汇编成册,形成了运行操作手册。

4.3.5.7 记录

运行记录分为电子记录和纸质记录。电子记录通过生产管理系统的记录模块实现,包括生产记录和日常管理记录。生产记录主要包括工作日志、交接班记录、开停机记录、开关动作记录、保护投退记录、避雷器动作记录、机组退备记录、调度令、检修票、接地线记录、闸门操作记录、巡检记录、缺陷记录、电量统计等。日常管理记录主要包括技术问答记录、事故预想记录、反事故演习记录、安全活动记录、图纸规程记录、技术文档记录等。纸质记录包括电量统计记录、巡检记录、监屏记录、交接班记录、钥匙使用记录等。

运行记录保存了电站生产过程数据和信息,是电站运行重要的基础资料,为设备管理、设备分析、事故分析等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保证运行记录的完整规范,对各类记录均编制了标准的记录格式,对生产系统中的记录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存档。

4.3.5.8 事故处理

抽水蓄能电站结构特点导致其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较高,有的事故(比如水淹厂房事故、地下洞室火灾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因此事故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当班值长作为生产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现场事故处理的指挥和协调责任。发生事故时,值长要及时掌握现场情况,正确做出分析判断,立即指挥值内人员进行初步处置,同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当现场人力、物力资源存在困难,无法按照相应的处置方案对事故进行有效控制时,值长要及时联系调动值守人员、维修人员、消防人员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进行抢险抢救。公司有关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及时掌握事故情况,及时赶到现场指挥,主要领导要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事故得到控制后,要立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同时做好事故的各项善后工作。由于事故的初期处置对事故的控制至关重要,要求运行人员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通过学习管理制度、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等要求,开展安全教育、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活动,苦练业务技能,熟悉制度方案,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初期事故能够得到正确、及时、有效的处置。

4.3.5.9 定期工作

运行定期工作主要是指设备的定期轮换、定期试验、定期操作、定期记录等,如设备的主备用切换、控制方式切换、通道切换、过滤器切换、电机绝缘摇测、柴油发电机启动、压力油罐排污、开关动作次数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记录等。为了保证定期工作执行到位,运行管理部制定了《定期工作一览表》,对定期工作的项目、内容、周期、责任人、完_成时间、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及操作要求。定期工作由ON-CALL值负责,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一览表要求的项目和周期完成,并做好记录。部门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3.5.10 运行分析

运行分析分为实时分析和定期分析。实时分析主要由当班值负责,当班时对监控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数据、报警信息、运行趋势等进行监视,对监视中发现的异常数据或异常信息及时_进行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是否存在风险,确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定期分析主要由ON-CALL值负责,每月一次,通过收集电站机电设备、水工设施的运行数据和运行巡检记录等,对电站设备的振动、摆度、温度、压力、液位等进行趋势分析;对发生的设备故障、缺陷情况(包括现象、原因、频次、处置等)进行诊断分析;对水工建筑物运行、机组启停次数、开关动作次数、避雷器动作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通过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客观评价,为设备维护、检修、改造等提供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