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老板思维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用老板思维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主张员工要像老板那样思考,并不是让员工一心只想着当老板,对现在的工作不予重视,而是强调要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以老板的态度来对待公司和自己的工作,这将使我们受益匪浅。一个企业中压力最大的人实际上是老板,因为老板要时刻考虑企业的生存,要思考企业的未来,要给企业做远景规划。每个企业的老板都有其过人之处,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及人生阅历,都是社会精英。

用老板思维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012年10月,公司稳步向好的方向发展,整个管理团队在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思维方式方面,公司的管理团队还有待提高。他们往往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站在本部门的立场上,从本部门的角度去看问题,结果往往会比较欠缺公平、公正,缺乏大局观念,同时也会导致部门间互相扯皮、推卸责任。

很多次在处理部门间工作的时候,本应该是很好处理的问题,但是因两个部门经理都是站在本部门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办法,所以最终导致无法解决问题,最后只好我来协调。我为什么能够协调好呢?因为我所站的高度不一样,我是站在公司整体利益的高度来处理这些问题的,所以我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当部门经理站在本部门的立场上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把自己提升一级,站在公司的高度来处理这些部门间的问题呢?我经常提醒我的管理团队:“当我们站在本部门的立场上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那么就把自己看成是企业总经理,这样转换一下角度我们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要打破思考的局限性,只有每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把自己提升一个高度,那么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因为办法总比问题多,问题是死的,人是活的。

另外,我们公司因为很多管理人员是企业的老员工,是随企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凭经验,看问题也是往回看,总爱看过去他们走过来的路,很少想到现在市场环境变了、竞争对手变了、客户要求提高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以前的经验了。思考问题时没有向前看就是思想的保守,是落后的表现,是不符合现代管理要求的。我们可以借鉴过去成功的经验,但是更要有开拓性的思维,要有创新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我们主张员工要像老板那样思考,并不是让员工一心只想着当老板,对现在的工作不予重视,而是强调要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以老板的态度来对待公司和自己的工作,这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演讲,他在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了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只是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做是自己开的一样。”当然,这番话并非建议你要对公司的事务指手画脚、横加干涉,而是希望你提高工作的主动性,换一种积极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有一些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是老板的,我只是替老板打工,工作做得再好、再出色,企业赚再多的钱,得好处的都是老板,于我何益?有的管理人员天天按部就班地工作,一到下班时间连一秒钟也不愿耽搁,无论工作是否做完了,无论多么紧急的事情,只要到了下班时间就都与他们无关了,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率先冲出办公室或车间。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当老板在的时候做做样子给老板看,当老板不在的时候马上开始聊天或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去了。

这种工作态度其实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和自毁前程。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愿意培养这种员工,这些人最终都是被公司淘汰的重点对象。一个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说过这样的话:“除了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绝大多数老板都是从打工仔做起的,而一个人打工时的心态是决定这个人日后是否会成为老板的一个关键。”

一个企业中压力最大的人实际上是老板,因为老板要时刻考虑企业的生存,要思考企业的未来,要给企业做远景规划。我有一个朋友,以前在一家企业做执行总裁,现在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公司。有一天他对我说:“原来做老板这么累,这么辛苦,公司最累的人就是老板了。”我们不妨来换位思考一下,也就是让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工作中,员工应该也具有一种老板的心态,经常问一问自己:“假如我是老板,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假如我们是老板,手下有一些员工,其中有的员工只有在工作任务交代得很详细的情况下才去做,还经常会把事情搞砸;而另外一些人除了把布置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以外,还喜欢帮助别人。两者之中,你更愿意用哪一个员工呢?答案不言而喻。

任何一家企业的老板都希望自己公司的员工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无论老板在与不在,公司的员工都能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都能认真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时刻注意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自己才能一心一意处理好其他的事情。

企业总经理们都不会青睐那些每天8小时在公司得过且过的员工,他们最愿意培养、提拔的是那些能够真正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能敢做敢当,而且能够为公司积极地出谋划策。

著名的IBM公司要求每一名员工都树立起一种态度——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在这种激励下,员工们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上级保持有效的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并保持着高度的工作热情。

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业绩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我们在工作中能深入思考、积极行动、敢于承担,很快就会成为公司重点培养的对象。

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使我们的思想上到一个新高度。每个企业的老板都有其过人之处,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都是社会精英。所以我们要向老板学习,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我们就会去考虑企业的成长,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就会像老板一样去思考、去行动。(www.xing528.com)

能够成为老板创建自己的企业的人大致都有一些共同点,如他们有着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是事事被人推着走,而是自己决定前进的方向和路线;他们意志坚强,从不消沉,也从不言败,而是充满热情地迎接每一天。这些无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佩的。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造就了老板们的成功。

在工作态度方面,老板与员工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员工则喜欢把公司的事情当做老板的事情。在两种不同心态的驱使下,工作方式是有着本质上区别的。不用说,任何对公司有利的事情老板都会去做,而员工通常只做那些分配给他们的事情,对于其他的事情,他们往往用“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负责这方面的事情”等理由来推托。

我们没有必要列举出老板应该思考的所有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当你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时,你就会逐渐地像老板那样积极主动地工作,忠于自己的事业,并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结果负起责任。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毕业于中国一所名牌大学,有几家大公司都有接纳他的意向,但最后他却决定去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做经理助理。对于这样的选择,他的有些同学表示不解:在实力强的公司工作,起点不是更高吗,干吗自讨苦吃?再说,助理的工作不就是打杂吗,说好听点儿,就是收发文件、做做记录。

时间过得很快,几年之后,这位朋友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了一家小型企业的总经理。有一次,当别人称赞他能力非凡时,他谦虚地说:“其实,我刚参加工作时所做的经理助理工作使我受益匪浅。由于我每天都接触老板,老板开会的时候我负责做会议记录,时间长了我也越来越懂老板的思想了,越来越明白老板为什么要这样做了,所以,慢慢地,我的思维也越来越像老板了。事实证明,在工作中只有用老板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才是最有益的。所以我成长得很快,主要是因为我明白了很多人都不能明白却又很浅显的道理。”

向老板学管理,老板认为管理就是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在老板看来,管理不过就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收入;另外一件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控制运作费用。其实这两件事最终是一件事,那就是为了提高利润,所以归根到底,老板是看利润的,利润要从管理中来。

我们给老板的任何提案都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工夫,要么能扩大收入,要么能降低成本,否则不论你浪费多少口舌,老板也不会重视你的意见。扩大收入和降低成本这两个主题是和老板沟通的基础。我们自己看管理问题时,也要学习老板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当以老板的心态来进行自我要求时,你就不会只以达到公司的要求为目标了,反而会自我要求一个更高的目标来实现自我满足,这等于是在挑战自己,而不是在做给老板看。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据说有一个财务工作人员,当她刚到一家公司上班时,只是一名普通的成本会计。刚开始向老板汇报工作时,她只是简单地汇报一些数字,例如这个月的总成本是多少、出货量是多少、员工是多少、总工资费用是多少、原材料费用是多少等,而没有对各项成本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数据分析。时间久了,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自己是学财务专业的,而且是本科毕业,凭自己对财务知识的了解,在财务分析方面改进的空间还很大。于是她把自己看成是公司的老板,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每个月的报表进行了一次大的改进,对公司本月度的财务费用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同时还把最近3个月产生的费用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从中找出问题点,然后做出分析,对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导。从此以后,她交给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份月度损益表了,而是一份非常详细的财务分析,分析了企业经营的状况、得失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这位财务人员主动工作的精神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也获得了公司的高度认可。时间久了,公司觉得她这个人不错,便提升她为财务部经理,负责公司整个财务部的管理工作,同时她也成为了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在管理方面,公司看的是全局、算的是大账,看问题直达核心;而员工则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或被自己的职位限制,往往看不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难免会有局限性和本位主义

在职场中,我们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自己的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要以老板的心态来要求自己,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当作经验与知识积累下来,久而久之,我们处理问题时就会有一种老板的心态了。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自己像老板那样去思考公司的事情,要想一想怎样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做好自己的事业,要像关爱自己的家一样去关心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当我们以老板的心态去对待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会完全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了。我们就会时刻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业绩也会得到提高,我们的价值会得到更好的体现,企业也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