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灵感:用软性思维释放创作潜力

探寻灵感:用软性思维释放创作潜力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给灵感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用软性思维来观照它,探寻复杂与神秘之下的潜在规律,以便有效利用它,使其造福于创作,想来不失为明智之举。老愚和方旭的创作体验,不仅说明着灵感强度,还向我们暗示了灵感特征。故灵感有“思维莽原的昙花”之称。老愚的那回灵感发生在中午,方旭的则在骑车路上。

探寻灵感:用软性思维释放创作潜力

2.灵感,亮色之馈赠

亮色的一项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诞生写作契机,慷慨地将作者带进最初的灵感体验。

灵感,是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话题。

大诗人里尔克热情地将灵感称为“创造力的天使”,认为只有来自“神助”的作品才会拥有永恒价值;另一位大诗人瓦莱里则对“灵感说”嗤之以鼻,将其贬为“创造力的敌人”,说自己从不信任灵感。赞同他的人索性说,灵感其实是低级写作用以自我标榜的东西。

若走出极性思维,即非此即彼式的思维惯性,平心静气看待灵感,我们发现,首先灵感毕竟是一种事实,过度否定灵感状态,等于把创造性的精神劳作给简单化、机械化、庸常化了,于审美创造无益;反之,过度夸张灵感观念的神秘感和审美效力,无异于把写作的内驱力交给了机缘之鸟,从而使写作者无意之中消耗于等待,甚至可能导致写作欲求的销蚀。因此,给灵感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用软性思维来观照它,探寻复杂与神秘之下的潜在规律,以便有效利用它,使其造福于创作,想来不失为明智之举。

灵感状态,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高峰体验,因人而异,因题材而异,可有不同程度的情状。

当作者痴迷般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艺术世界,这种情状,不妨称为创造性沉迷。

当代著名作家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写到布恩地亚上校死的时候,后来作家告诉人们——“我知道迟早要把他结果的,但我迟迟不敢下手。上校已经上了岁数,整天做着他的小金鱼。一天下午,我终于拿定主意:‘现在他该死了!’我不得不让他一命归天。我写完那一章,浑身哆哆嗦嗦地走上三楼,梅塞斯德(作家的妻子)正在那儿,她一看我的脸色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上校死了。’她说。我一头倒在床上,整整哭了两个钟头。”

在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沉迷状态比较多见。而篇幅短小、主体投入相对时间短暂的散文创作,则多为创造性冲动、创造性激动状态。

老愚在谈他的散文创作时说,《距离的权威》是在一个中午,凭着感情冲动一气呵成的,脱稿后几乎没有改动。

这样以强烈的感情惯性、难以克制的表达冲动投入写作的情状,不妨称为创造性冲动。

方旭的《戏迷》草稿,则打在赴朋友处的路上。当时,作者冷不丁想到河沿上一帮京戏迷的情景,觉得很有意思,觉得不记录下来心里不爽快。于是把自行车撂在公路旁的壕沟里,掏出了纸笔。

这种比创造性冲动和缓一些,处于情绪激动且有表达热情的情状,不妨称为创造性激动。

老愚和方旭的创作体验,不仅说明着灵感强度,还向我们暗示了灵感特征。

——灵感的顿发性。

灵感状态有如急急火火的不速之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们难以凭着主体意愿招邀它、挽留它。故灵感有“思维莽原的昙花”之称。(www.xing528.com)

这种顿发性,提醒我们要及时抓住灵感契机。如苏东坡所言,当“火急追亡逋”,否则,“情景一失永难摹”。

——灵感的偶然性。

灵感状态不光降得突然,也来得偶然。老愚的那回灵感发生在中午,方旭的则在骑车路上。我们很难预料灵感将在哪儿出现、被怎样的一片亮色牵引登场。

这种偶然性要求作者时时处处保持体察触角的敏锐性,像雷达一般,不倦地扫描着可能出现的灵感讯号。

老愚和他“脱稿后几乎没有改动”的《距离的权威》,还向我们透露了可以用来鉴别真假灵感的又一特征:

——灵感的条理性。

灵感涨潮时分,在作者的内心视屏上,印象素材纷纷扬扬、重重叠叠。但令人惊叹的是,有如鬼使神差,作者的思路、笔路往往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井井有条。各种感觉,甚至每个字眼,都能巧妙、准确地自行到位。不然,何以能够“脱稿后几乎没有改动”?

据此,可以识别创作中的那种“假妊娠”状态——有时候,分明也感到了眼前的那一亮或那一颤,以及随之而来的冲动或者激动,然而,隔着一片瘠薄和茫然的感觉,我们却无从下笔,即便下笔,不久也会卡壳。这便是让写作者常感苦恼的假灵感。

瓜熟方能蒂落。明智的做法是,如果一片亮色仅仅激动了我们的情绪,却不能引爆我们的印象积累,不能形成感觉到位的写作,那么,不妨如鲁迅所说,“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而是把这一亮色体验交给潜意识,让它从从容容、悄无声息地慢慢去成长、去成型、去成熟。

灵感状态,作为写作中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遇,需要格外地加以爱护。

灵感活动启动以后,应避免对素材内容进行概念化的硬性推敲,应避免过分的案头计划——比如,明确地澄清某个主题意图;清楚地梳理出写作步骤;动笔后字斟句酌,写了涂、涂了写,十步九回头……当我们在案头上将一切考虑成熟,然后胸有成竹地动笔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设计,思路笔路也都服服帖帖,但我们却写得毫无生气,我们像在复制而不是创造。

原因何在?想来无形之中,我们在梳理文章骨架的时候,却把那些微妙的、可以曲径通幽的想象路标也给拆除了,把活跃在潜意识中的丰富感觉和水灵灵印象给过滤掉了,思路变得明确、干净,却失去了随时产生联想奇迹、产生新奇审美效果的可能性。甚至,不适宜的理性推敲还会糟糕地瓦解表达欲望,使创作过程发生短路。

请注意,不要在灵感引爆后作这种徒劳地梳理、推敲。

让我们把思想功力的操练交给平素的读书与思考;把构思推敲交给大量地练笔;把字斟句酌放在文章的修改润色阶段。而在灵感状态之中,重要的是遵从感觉的指引,启用模糊思维、软性思维。

的确,灵感往往从天而降,来去匆匆,非人力所及。不过,就像许多不可测度的事物往往存在着概率一样,敦促灵感发生的可能性因素尚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