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与无压边装置的区别及结构示意图

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与无压边装置的区别及结构示意图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4-7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1—凸模 2—定位板 3—凹模 4—下模座2.具有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这是最广泛采用的首次拉深模结构形式。图3-4-11所示为离合器外壳拉深模,冲模安装在双动压力机上。

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与无压边装置的区别及结构示意图

1.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图3-4-7)

此模具结构简单,常用于板料塑性好、相对厚度t/D≥0.03(1-m)、m1>0.6时的拉深。工件以定位板2定位,拉深结束后的卸件工作由凹模底部的台阶完成,拉深凸模要深入到凹模下面,所以该模具只适合于浅拉深。

978-7-111-33319-7-Part03-141.jpg

图3-4-7 无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1—凸模 2—定位板 3—凹模 4—下模座

2.具有弹性压边装置的首次拉深模

这是最广泛采用的首次拉深模结构形式(图3-4-8)。压边力由弹性元件的压缩产生。这种装置可装在上模部分(即为上压边),也可装在下模部分(即为下压边)。上压边的特征是由于上模空间位置受到限制,不可能使用很大的弹簧或橡胶,因此上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小,这种装置主要用在压边力不大的场合。相反,下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可以较大,所以拉深模具常采用下压边装置。

图3-4-8模具为圆形罩拉深模,倒装结构形式。毛坯放在压料板8上,由定位板6定位。压力机滑块下降时,凹模5压毛坯、压料板8一起下降,将毛坯拉深成形。当压力机滑块上升时,顶杆9把压料板8顶至原位,使制件脱离凸模7,推板4把制件从凹模5中推出。

978-7-111-33319-7-Part03-142.jpg

图3-4-8 圆形罩拉深模

1—挡环 2—推杆 3—固定板 4—推板 5—凹模 6—定位板 7—凸模 8—压料板 9—顶杆

3.落料首次拉深复合模(www.xing528.com)

图3-4-9是一副落料、拉深复合模。该模具可完成落料、拉深两个工序。条料由带导尺的固定卸料板5导向送进,冲首件以目测定位,冲第二件及以后各件时用挡料销2定位。上模下行由凸凹模6和凹模4完成落料工序,继续下行,由凸凹模6和凸模9完成拉探工序,至下死点时,凸模9和推件块8对制件进行整形。拉深时压力机气垫的压力通过托杆1传到压边圈3上进行压边。冲压完成后上模上行,由打杆7和推件块8将制件从凸凹模6中推出。

4.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深模(图3-4-10)

因双动压力机有两个滑块,其凸模1与拉深滑块(内滑块)相连接,而上模座2(上模座上装有压边圈3)与压边滑块(外滑块)相连。拉深时压边滑块首先带动压边圈压住毛坯,然后拉深滑块带动拉深凸模下行进行拉深。此模具因装有刚性压边装置,所以模具结构显得很简单,制造周期也短,成本也低,但压力机设备投资较高。

图3-4-11所示为离合器外壳拉深模,冲模安装在双动压力机上。压边圈3安装在压力机的外滑块上,凸模固定座1安装在压力机的内滑块上。工作时,压力机外滑块带动压边圈3首先将毛坯压紧在凹模8上,然后内滑块带动凸模4将毛坯拉深成形。之后,内滑块先上行,凸模4从制件内退出,然后外滑块上行,压边圈离开凹模8,顶出器7在弹簧9的作用下将拉深件托起,以便取出。

为有利于毛坯拉深成形并从凸模4、凹模8内退出拉深件,在凸模和凹模上都设有出气孔。压边圈3和凹模8用导柱6和导套5导向,凸模4和压边圈3用导板2导向。压边圈3镶有一圈压料肋10。凸模、凹模、压边圈和顶出器均用合金铸铁并经火焰淬火。制件材料为08钢,厚度1.5mm。

978-7-111-33319-7-Part03-143.jpg

图3-4-9 落料、拉深复合模

1—托杆 2—挡料销 3—压边圈 4—凹模 5—卸料板 6—凸凹模 7—打杆 8—推件块 9—凸模

978-7-111-33319-7-Part03-144.jpg

图3-4-10 双动压力机上使用的首次拉深模

1—凸模 2—上模座 3—压边圈 4—凹模 5—下模座 6—顶件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