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深模分类:正装和倒装拉深模

拉深模分类:正装和倒装拉深模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拉深模又分为正装拉深模和倒装拉深模。凸模在上,凹模在下即所谓正装拉深模。反之,则称为倒装拉深模。

拉深模分类:正装和倒装拉深模

拉深模从压边形式上可分为有压边圈拉深模和无压边圈拉深模;从工作顺序上可分为首道拉深模和后道拉深模。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正拉深模、反拉深模和变薄拉深模。

正拉深和反拉深在不锈钢制品中应用较多。而变薄拉深则由于不锈钢的导热性能较差,在变薄过程中产生积热,令拉深条件迅速恶化,因而应用很少,在本书中不作介绍。

正拉深模又分为正装拉深模和倒装拉深模。凸模在上,凹模在下即所谓正装拉深模。反之,则称为倒装拉深模。

基于拉深凸模与冲裁凸模保持方向一致的缘故,正装拉深模在连续拉深的级进模中应用较多。

1.首道拉深模

首道拉深模可分为正装式拉深模和倒装式拉深模。

(1)正装式拉深模 无凸缘、不用压边圈,或有压边圈但所需压边力不大的可以采用正装拉深模,利用下出料的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如图4-10所示。

在单工序模中,正装拉深模仅靠套装在凸模外圈的弹性元件提供压力,故而无论是压料力还是行程都十分有限,多用在拉深系数大,不用压边圈,或用压边圈但压边力不大的工件成形中。用于无凸缘工件拉深时,多采用通过式脱料方式。当凸模上升时,成形工件边缘的少量回弹致使工件口部张大,挂住凹模下口,达到脱料的目的。故而正装拉深模工作效率较高,如图4-11所示。

978-7-111-50734-5-Chapter04-16.jpg

图4-10 无压边装置首道拉深模

1、5、6—螺钉 2—模柄 3—凸模 4—定位板 7—下模座 8—销钉 9—凹模

978-7-111-50734-5-Chapter04-17.jpg

图4-11 有压边装置正装式首道拉深模(压力机)

1—下模座 2—凹模 3—压料圈 4—弹簧 5—上模座 6—活动定位销

(2)倒装式拉深模 生产实践中,倒装模比正装模应用广泛。这是因为,在压力机上拉深有凸缘工件时,倒装式比正装式安装方便,弹性元件放置空间大,可以得到较大的压边力,而且调整弹顶装置的空间较正装式更大,操作更便利。在液压机上安装的首道拉深模,绝大多数都设计成倒装式,这样,可以利用下液压缸来调整压边力。在后面还会谈到,倒装式拉深模在试模时还有很多比正装式方便的地方,如图4-12所示。

2.后道拉深模

(1)倒装式后道拉深模 后道拉深模设计成倒装式,可以保证工件外观质量的稳定。倒装式后道拉深模由凹模、打料装置、模套和凸模组成,如图4-13所示。

(2)无压边装置后道拉深模 无压边装置后道拉深模的拉深系数应大于0.8,多用于材料厚度不大,产品直径也不大的场合,如连续拉深模等,如图4-14所示。

3.反拉深模

工件需多次拉深时,首道采用正拉深,以后各道次采用反拉深或正反拉深交替的方法,有利于工件成形,如图4-15所示。

所谓反拉深,就是工件经首道拉深后的半成品,扣在空心凹模上,凸模由外平面进入凹模进行拉深。这时由于凸模对坯料的作用力方向与前道拉深时相反,因此使材料的内外表面互相转换,可以加大其变形程度,提高生产效率。(www.xing528.com)

反拉深具有以下特点:

1)反拉深时由于坯料与凹模间的包角很大,所以材料沿凹模的摩擦阻力大,弯曲抗力大,因此不容易起皱。当凹模壁厚小于28t时,可以不采用压边圈。

978-7-111-50734-5-Chapter04-18.jpg

图4-12 倒装拉深模(压力机)

1—下模座 2—顶杆 3—坯料定位 4—凸模 5—凹模 6—上模座 7—推料杆 8—推料板 9—压边圈 10—凸模固定板 11—弹顶机构

978-7-111-50734-5-Chapter04-19.jpg

图4-13 倒装式后道拉深模通式

1—下液压缸顶板 2—通用连接螺柱 3—凸模 4—推料杆 5—液压机滑动座 6—凹模 7—工件 8—模套 9—中座板 10—排气孔 11—顶杆 12—液压机工作台

978-7-111-50734-5-Chapter04-20.jpg

图4-14 无压边装置后道拉深模

1—凸模固定板 2—凸模 3—定位板4—凹模 5—凹模固定板

978-7-111-50734-5-Chapter04-21.jpg

图4-15 球形件反拉深

2)由于材料的受力和弯折方向与上道工序相反,半成品的冷作硬化程度比正拉深低。

3)凹模内外圆角半径尺寸的和不能大于凹模壁厚值。由于受到工件尺寸的限制,其坯筒直径d不能小于30t,内侧圆角半径应大于4t。

4)反拉深的拉深系数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凹模的强度降低,一般拉深系数可比正拉深小10%~15%。

5)反拉深时,由于凹模圆角不能太小,所以拉深小型工件比较困难,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圆筒形工件。

6)相对于正拉深,反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可取大15%~30%。

7)凹模壁厚不能小于10t,其绝对值不宜小于6mm。

反拉深对于悬空面积大的工件的成形,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反拉深时用的坯筒,有平顶和球顶两种。拉深过程中,球顶坯筒与凸模的接触是逐步渐进的,因此半球形、锥形、抛物线形工件采用球顶坯筒更为有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