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优化方案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仿真结果表4,现从射流头速、长度综合分析不同因子在各水平下的极差值Rj,其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变动幅度,从而判断因素的主次顺序。从表5 可以看出,这两个射流特征参数指标单独分析出的优化条件不一致,必须根据因素的影响主次综合考虑,确定最佳异型孔锥罩的设计。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优化方案

根据仿真结果表4,现从射流头速、长度综合分析不同因子在各水平下的极差值Rj,其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变动幅度,从而判断因素的主次顺序。从图3 可以看出,射流头部速度及长度综合判断可知:射流成形最好的方案为1、8,此时射流头部速度及长度都最大,尤其是射流头部速度最大接近9 000 m/s,比同口径等壁厚等锥角的锥形罩能大1 000 m/s 左右[8];射流成形良好的方案为2、7、9、12、16,此时射流头长度都差不多;射流成形一般的方案为3、4、5、6、11;方案最不好的为13、14,此时射流头部都已断裂,且速度与长度都最小。

图4 所示为各因子在不同水平下对射流头部速度的直观分析图:因子1 与5 取水平1 时射流头部速度最大,即α=45°,δ=0.024D;因子2 取水平2 时射流头部速度最大,即罩锥顶头部长度b=0.04D;因子3 取水平3 时射流头部速度略微大点,即罩锥顶头部孔径M=0.14D;因子4 取水平4 时,Vj 略大,即装药长度为1.6D。再分析极差R 对射流的影响,可得R1=851,R2=119.25,R3=170,R4=151.5,R5=1 091.25,即因子5 罩锥角的极差最大,其次是因子1 罩壁厚,各因子对射流头部速度Vj 的影响顺序为α >δ >M >L >b,可见罩锥角是主要因子,罩锥顶头部长度是次要因子,对射流头部速度影响不大。

图5 所示为各因子在不同水平下对射流长度的直观分析图:因子1 与4 取水平3 时、因子2 取水平4时、因子3 取水平2 时以及因子5 取水平1 时,在2 倍炸高处射流长度最长,即δ=0.032D,b=0.06D,M=0.12D,L=1.5D,α=45°。再分析极差R 对射流长度的影响,可得R1=15.125,R2=10.75,R3=10.875,R4=9.75,R5=23.375,即因子5 罩锥角的极差最大,其次是因子1 罩壁厚,各因子对射流长度Vj的影响顺序为α >δ >M >b >L,可见罩锥角是主要因子,装药长度是次要因子,即对射流长度影响不大。

图4 不同因子不同水平对Vj的影响

图5 不同因子不同水平对l 的影响(www.xing528.com)

综合上面对极差Rj 的计算,可列出各工况指标下的因素的主次顺序如表5 所示。从表5 可以看出,这两个射流特征参数指标单独分析出的优化条件不一致,必须根据因素的影响主次综合考虑,确定最佳异型孔锥罩的设计。

表5 各试验指标下因素的主次顺序

由于射流碰靶前的特征包括射流头速及长度等因素,对钢靶的侵彻特性有很大影响,故在优化异型孔锥罩聚能装药时要综合考虑罩锥角与壁厚、头部长度与孔径、装药长度等对射流特征的影响。对于因素α,其对射流头速及长度的影响都排在第一位,因此锥角取α=45°。对于因素δ,其对射流头速及长度的影响均排在第二位;当δ=0.024D 与δ=0.032D 时,射流头速均值分别为8 333 m/s 与7 706 m/s,射流的长度均值分别为168.5 mm 与174 mm,虽射流长径比增加也有利于侵彻,但是射流头部速度对侵彻影响更大,故异型孔锥罩的壁厚取δ=0.024D 较好。异型孔锥罩头部开孔长度b 对射流头部的影响属次要因子,原则是它的值可以随意取,但是其对射流长度的影响分别排在第四位,此时b=0.06D。异型孔锥罩的头部孔径M 对射流头速和长度的影响排在第三位,当M 取0.14D 与0.12D 时,射流头速与长度的均值分别为8 007 m/s、7 840 m/s 与166.6 mm、172.5 mm,再从射流形貌图方案14 可以看出,当M=0.14D 时,射流头部出现严重断裂,因此罩头部孔径M 取0.12D 较好。对于装药长度L,其对射流长度的影响为次要因子,对射流头部速度的影响排在第四位,且当L=0.16D 与L=0.15D 时,射流头部速度差别不大,故从聚能装药的质量上综合考虑,装药长度还是选择1.5D。由此可以得出异型孔锥罩聚能装药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即α=45°,δ=0.024D,b=0.06D,M=0.12D,L=1.5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