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制作中常用工具、设备及术语

服装制作中常用工具、设备及术语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衣架适宜挂衬衫、夹克等便装;而西服等正装则必须使用特制的衣架,以保持后领窝、肩部及袖子的形状不发生变化。

服装制作中常用工具、设备及术语

一、服装常用工具

1.画图、打板、裁剪用具(图1-1)

直尺:测量长度或画线时使用的尺子,长度有20cm、30cm、50cm、60cm、100cm等多种规格。

②方眼定规:测量长度或画线时使用的尺子,主要功能是画直线、平行线,标注重要的点、角度等,长度有50cm、60cm等规格。

③弯尺:画领窝、袖窿、裆弯等处曲线时使用的尺子。

④蛇形尺:测量曲线长度时使用的可任意弯曲的尺子。

⑤皮尺:测量人体尺寸或测量曲线长度时使用的带状软尺或卷尺,通常长度为150cm。

⑥点线器:将结构图中的某一部分描绘在另外一张纸上时所使用的工具,由齿轮、连接杆和手柄三部分构成。把空白纸铺在结构图下,握住手柄,沿结构线推动齿轮,铺在下层的纸上就会出现由若干个点形成的线迹,因此叫作点线器,也称为滚轮、擂盘或复描器。在布上做记号时也可以使用。

⑦剪口钳:在服装纸样上打对位剪口用的专用工具。

⑧普通划粉、消失划粉:在布料上画裁剪线或在缝制衣服的过程中画线、做记号使用的粉片,普通划粉有白、黄、蓝、紫、褐等多种颜色,消失划粉为白色、半透明状的粉片,遇热自然消失。

⑨剪布剪刀:专门用于裁剪布料的剪刀。常用的有9号、10号、11号、12号等规格,长度在23~30cm之间。号越小剪刀越小,可根据手的大小和布料的厚薄来选择合适的剪刀。其中11号剪刀最为常用,既可用于裁剪薄料,如美丽绸、丝绸等;也可以裁剪厚料,如灯芯绒、大衣呢等。

花边剪刀:专门用于裁剪布料样品(料样)的剪刀,剪出的布边呈锯齿状。

图1-1 画图、打板、裁剪用具

11剪纸剪刀:用于裁剪纸样的剪刀。普通剪刀、文具剪刀均可。

另外,用于制作服装纸样的打板纸也是必备用品。打板纸要有一定的厚度,有较强的韧性,较好的保型性、耐磨性、防缩水性和防热缩性。

2.缝纫用具(图1-2)

①锥子:拆掉缝纫线,翻挑领尖、袋盖(兜盖)、衣角,扎透多层衣片做记号,机缝时推送衣料等情况下所使用的工具。

②镊子:有直镊子和弯头镊子。直镊子用于拔出线丁,机缝时夹住衣料向前推送;弯头镊子用于包缝机穿线等。

③纱剪:剪线头及细小部位时使用的剪刀。

④手针:手缝衣物时使用的针,号码越小针越粗大,针孔(亦称针鼻儿)也越大。针体细且光滑、针孔大且呈椭圆形的针便于使用。

⑤顶针:手缝衣物时戴在右手中指的第一与第二关节之间或指尖,顶住手针的针尾,起推进作用的工具。选择凹孔密集且较深的顶针比较便于使用。

⑥机针:又称车针,机缝衣物时使用的针,是缝纫机的重要组成附件。号码越大针越粗大,针孔也越大。针体不易弯曲,针孔和针槽端正、光洁,针尖细且尖锐的便于使用,否则可能出现跳针、断线、针眼粗大、刺断纱线等问题。

⑦立裁针:分大头针和珠针,在固定纸样或布料、立体裁剪、试样或试穿等情况下所使用的工具。

⑧拆线器:挑开并切断缝纫线、冲开较厚衣料的缝合线、豁开扣眼或袋口等情况下所使用的工具。

图1-2 缝纫用具

⑨插针包:用于插针的工具,用布包裹毛发、毛线等材料制成。使用时多戴在手腕上,方便取针。

⑩缝纫线:机缝或手缝用线,有涤纶线、丝线、棉线、尼龙线、蜡线等不同材质的线,卷装方式有轴线和塔线等不同的规格形式。

[11]绷缝线:为本白色纯棉线(线要细、牢度不需太强),在服装制作过程中用于手缝、临时固定的部位。若是成绺的线,要将线剪开、喷水、熨烫、松捻,然后挂在便于抽取的地方,根据需要一次抽取一根或两根线使用。

3.熨烫用具(图1-3、图1-4)

电熨斗:平整衣服和布料的工具。家用的有普通电熨斗和喷气式调温电熨斗,功率一般在700~1000W之间;工业用带锅炉的蒸汽电熨斗,功率一般在1000W以上。好的电熨斗把手要牢,前端要尖,底盘光滑,喷气均匀。

②水布:也叫烫布,撕一块长约50cm、宽约60cm的纯棉白坯布,使用前要洗掉布上的浆,这样不仅柔软好用,而且不易被烫黄。熨烫时根据需要用水布盖在衣物上,喷气熨烫,以防止衣物受损和出现亮光。

③烫凳:衣服上有一些带弧线、转弯的结构复杂的部位,如肩部、袖窿、刀背缝、裆缝等,这些部位难以平放在烫台上熨烫,这时放在烫凳上会便于熨烫。烫凳上要铺垫两三层线毯或厚度相当的多层绒布或厚布,并将各层材料裁成塔形,底层最大,上层最小,最外面包裹纯棉白布。

图1-3 熨烫用具

图1-4 烫台

④烫枕:用质地紧密的双层纯棉布缝成套子,里面填上细木屑并反复敲打填实,缝口之后制成烫枕。其长、宽、厚分别为30~35cm、20~25cm、5~7cm。烫枕主要用于熨烫服装的驳口、胸部、臀部、口袋等圆弧部位。

⑤拱形烫木:用硬质实木制成,底面很平,上面呈弧形。熨烫衣服的止口、缝份时,先用电熨斗熨烫,趁着衣服的潮气未干,立刻用烫木的平面用力压住,起到定型的作用;分烫袖子的后袖缝等弧线较长的部位时,用烫木的弧面衬垫在熨烫物之下,便于操作。

⑥烫台:也称为吸风烫台,是蒸汽熨烫作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设备之一。其吸风装置通过离心电机高速旋转产生强大的向下气流而产生吸力,防止面料随熨斗移动,并将刚熨烫过的面料快速冷却定型。

4.其他用具

①人台:又称人体模型。主要用于立体裁剪、服装设计及缝制过程中试样、产品陈列等场合(图1-5)。

②衣架:有普通衣架、带有肩背弧形的西装衣架、裙子衣架、裤子衣架等多种类型。普通衣架适宜挂衬衫、夹克等便装;而西服等正装则必须使用特制的衣架,以保持后领窝、肩部及袖子的形状不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服装来选择合适的衣架。

镜子:准备一面可以照到全身的镜子(镜面要平,要能真实反映人体的比例),在自己身体上披布设计、试穿补正等都会用到。

二、常用服装设备

1.家用缝纫机

家用缝纫机一般采用人力驱动或电动机驱动,大多速度较慢,主要用于平缝。现在有一些家用电动缝纫机功能较多,能够缝制多种线迹,增加绣花功能或缝制出一些图案。

图1-5 人台(www.xing528.com)

2.工业用平缝机

工业用平缝机一般称为单针平缝机,也叫平车,是最基本的平缝机,能缝制棉、麻、丝、毛、化学纤维等多种材料的织物,缝纫速度快,操作简便。现在很多工业用平缝机增加了电脑控制系统功能,具有自动剪线、自动倒缝、自动挡线、自动抬压脚等功能,生产效率更高。

3.包缝机

包缝机是用于锁缝衣片边缘,使其不暴露毛茬的专用机器,有两线、三线、四线、五线之分。两线包缝机又叫作链缝机,主要用于针织物的拼接;普通三线包缝机主要用于锁边线迹不暴露在外的衣物;密三线包缝机主要用于锁边线迹暴露在外的衣物;四线包缝机为针织专用机;五线包缝机能做到缝纫与包缝同时进行,主要用于衬衫和针织服装的生产。另外六线以上的包缝机可缝制出多种装饰线迹。

4.专用缝纫机

专用缝纫机指用于服装生产、具有特殊功能的专用设备,常用的有开袋机、敷衬机、双针平缝机、缲边机、绱袖机、圆头锁眼机、平头锁眼机、钉扣机等。

三、常用服装术语

1.裁剪术语

(1)丝缕:又称丝道,指的是服装面料的经纬纱方向。经纱方向为面料的长度方向,通常叫作直纱或直丝;纬纱方向为面料的幅宽方向,通常叫作横纱或横丝;斜丝或斜纱指的是经、纬纱垂直相交的角平分线方向,也称为正斜丝。

(2)结构图(裁剪图):表明衣服各片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图形。

(3)粉线:用划粉在布料或衣片上画出的线。

(4)净缝线、净板(净样):结构图中各个部位的轮廓线是缝纫时的缝线位置,叫作净缝线或净粉线。沿着结构图中的轮廓线剪下,得到的样板(纸样)叫作净板或净样。

(5)缝份(缝头):裁剪衣片时在净板的外围加放出一定的距离,用以缝合、连接衣片,这个加放出来的量称为缝份或缝头。

(6)折边:在衣长、袖长、裙长、裤长以下加放出的向内侧翻折的量叫作折边。

(7)毛板、毛粉:在净板基础上加放出缝份和折边的样板叫作毛板,用划粉沿着毛板的外轮廓直接画在布料上,缝份和折边就已经包括在内了,此时的划粉线称为毛粉。

(8)裁片:裁剪好且未缝合的衣片。

图1-6 格子面料

(9)倒顺毛:如灯芯绒、丝绒、呢子等面料,用手沿着经纱方向朝一个方向捋,再向相反的方向捋,手感是不一样的,感觉顺的是顺毛,感觉戗着的是倒毛,这是绒毛的毛峰方向不同造成的,因此就有了倒顺毛的说法。一般来讲,灯芯绒、丝绒适宜戗毛裁剪(即毛冲上),制成的服装颜色发深,不泛白;呢子适宜顺毛裁剪(即毛冲下),制成的服装不易起球。若前、后片一戗一顺,则制成的服装前、后片的颜色深浅不同,这就叫作倒顺毛。

(10)阴阳格:格子面料,通常情况下左右对称、上下也对称。左右或上下不对称(单方向循环)的格子,称为阴阳格或鸳鸯格(图1-6)。条子面料,通常情况下左右对称。若是左右不对称(单方向循环)的条子,则称为阴阳条或鸳鸯条。

2.缝纫术语

(1)缝合(缉缝):用平缝机将两个衣片缝在一起叫作缝合或缉缝,也叫作机缝或车缝。

(2)明线:在衣服表面能够看到的缝纫线迹叫作明线,在制作过程中叫作缉明线。

(3)暗线:在衣服表面看不到的、连接衣片的缝纫线迹。

(4)勾:制作领子、袋盖等部件时要在反面缉一道暗线然后再翻出正面,缉暗线的过程叫作勾。如勾领子、勾袋盖、勾止口等。

(5)打倒针(倒回针):在缉缝开始和终止时要来回缝几针,起加固的作用。

(6)吃与赶:指的是因缉缝不当而出现的毛病。吃,指缉缝时使衣片收缩起皱;赶,指缉缝时使衣片拉开抻长。用普通缝纫机缝合衣片时一般容易上片赶、下片吃,因此在向前送布的同时还应稍微用力拉住双层衣片,以防衣片吃或赶。采用有同步送布装置的缝纫机则不会出现吃或赶的毛病。

(7)吃头(吃量、吃缝、缩缝量):指的是将某一个部位收缩一定的长度。例如,缝袖山吃头是指在袖山部位手缝或机缝之后,其长度比未缝之前缩短了一定的距离。

(8)反吐:领子、袋盖等勾暗线翻出正面烫好之后,从正面不应能看到领里或袋盖里,如果看到了就叫作反吐。

(9)里外容(里外匀):领子、袋盖等表层一般都要大于里层,两层之间的差量称为里外容。

(10)上炕与下炕:两者都是缉缝时出现的毛病,指的是线没缝在恰当的位置,缝线缉在规定位置以上部位的称为上炕(图1-7),缉在规定位置以下部位的称为下炕(图1-8)。

(11)接线双轨:两条线相接时,接头处没有重叠在一起。

(12)跳针:缝纫线迹出现不连贯的现象。

(13)浮线:缝纫线迹松散,浮在衣物表面的现象。

(14)戳毛:由于机针秃尖或针尖不光洁,将面料戳出毛刺的现象。

图1-7 上炕

图1-8 下炕

(15)针眼:机针戳在衣料上留下的小孔。

(16)毛、漏、毛漏、脱:毛,指毛边外漏;漏,指应该缝住的地方未缝住;毛漏,指破洞;脱,指缝线断开。这些都是缝制中不该出现的毛病。

(17)线头(线屑):留在成品上的缝纫余线,应在整理时把它们全部清理干净。

3.熨烫瑕疵

(1)水花:熨烫前喷水不匀或熨烫时温度不够高,造成衣服上留下水渍的现象。

(2)亮光:熨烫后衣物上留下光印的现象。

(3)烫黄:由于熨斗的温度过高,将衣物烫黄变色的现象。

(4)烫熔:由于熨斗的温度过高,将衣物烫化、烫漏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