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工工艺分析-探究8.3.1

加工工艺分析-探究8.3.1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常,将导轨面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导轨周边磨削法属于成形磨削法,导轨的形面精度由砂轮修整器保证,故精确修整成形砂轮即可满足导轨的加工精度要求。导轨端面磨削法属于找正磨削法,导轨的形面精度需经过多次测量和找正磨头主轴位置,才能达到导轨的加工精度要求。

加工工艺分析-探究8.3.1

1)磨床床身是磨床的大型基础部件,其机体的导轨面上装有工作台、溜板箱滑板等。床身的轮廓尺寸较大,重量较重,结构形状复杂,其主要加工表面为导轨面等。通常,将导轨面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

导轨面经粗刨、热处理人工时效和精刨后,再对导轨进行磨削。目前导轨磨削工艺已得到广泛应用,使用数控导轨磨床来磨削导轨,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且可磨削淬硬导轨。常用导轨磨床的参数见表8-6。

8-6 常用导轨磨床的参数

978-7-111-53367-2-Chapter08-13.jpg

2)导轨磨削是复杂零件的平向磨削,精度要求高,为了保证磨床运动部件的直线运动精度,导轨面需规定一定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导轨的表面粗糙度值也很低,高精度导轨需做低表面粗糙度值磨削加工。

导轨周边磨削法属于成形磨削法,导轨的形面精度由砂轮修整器保证,故精确修整成形砂轮即可满足导轨的加工精度要求。

导轨端面磨削法属于找正磨削法,导轨的形面精度需经过多次测量和找正磨头主轴位置,才能达到导轨的加工精度要求。

3)导轨磨削变形大。由于工件刚度较低,磨削时,若工件装夹不当,导轨会产生较大的受力变形,使导轨弯曲或扭曲,同时因床身自重也会引起变形,图8-2所示为床身、工作台支承点的布置方法。床身的垫铁2、4、5决定一平面,垫铁1、3、6为辅助支承,以避免工件因自重而产生变形。工作台在装夹时因自重引起的变形较大,其垫铁1、2、3、4为支承面,垫铁5、6、7为辅助支承,为克服工作台自重变形的影响,可将辅助支承6顶起些,使工件预变形,将工作台导轨磨成中凹约0.03~0.04mm,加工后导轨便能达到较高的直线度。(www.xing528.com)

用砂轮端面磨削磨床导轨时,若不用切削液冷却,导轨会被磨成中凹。磨床导轨磨削的热变形分析较复杂,因其是单面受热体,工件上下面之间形成温差而导致不均匀变形,使导轨面全长成中凸弧状,从而造成磨削后的导轨呈中凹形,影响了导轨的直线度要求。

磨削导轨时注意粗、精磨间的等温冷却,精密导轨磨削则应恒温,并注意充分冷却,以消除磨削热所引起的变形。

4)导轨副是组合件,导轨副的配磨,要保证相配导轨在任一横截面内的形状准确吻合,即导轨副的接触精度较高,通常以床身导轨为基准来配磨工作台的导轨面。

978-7-111-53367-2-Chapter08-14.jpg

8-2 床身、工作台支承点的布置方法

a)床身的支承点 b)工作台的支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