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铸铁的正火处理技术优化方案

铸铁的正火处理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灰铸铁正火的另一目的是提高耐磨性,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则可通过正火使耐磨性和强度同时提高。正火处理后,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变为85%以上的珠光体。

铸铁的正火处理技术优化方案

正火主要用于铁素体基体或铁素体-珠光体基体的灰铸铁球墨铸铁以及可锻铸铁[4,7,9]。其工艺通常为加热到Ac′1以上一定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空冷或风冷。

对于需进行表面淬火的灰铸铁和球墨铸铁铸件,正火属于预备热处理[7]。灰铸铁正火的另一目的是提高耐磨性,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则可通过正火使耐磨性和强度同时提高。

1.灰铸铁的正火

灰铸铁正火加热温度一般为850~900℃;共晶渗碳体较多时,加热温度为900~950℃。保温时间为1~3h。保温后常在静止空气中冷却,采用风冷或喷雾冷却可减少铁素体析出量,细化珠光体,使铸铁硬度提高。

2.球墨铸铁的正火

球墨铸铁的正火分为完全奥氏体化正火、不完全奥氏体化正火、低碳奥氏体化正火和快速奥氏体化正火[7]

(1)完全奥氏体化正火 所谓完全奥氏体化正火是指加热至978-7-111-21168-6-Part04-32.jpg以上,使基体中的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后空冷(或风冷或雾冷)的正火工艺。(www.xing528.com)

对大型铸件或堆装加热的铸件,可采用风冷或喷雾冷却,以免析出较多的铁素体而使铸铁强度下降。例如,对w(C)=3.7%~4.2%w(Si)=2.4%~2.5%w(Mn)=0.5%~0.8%的球墨铸铁汽车曲轴于920℃加热1.5h,炉冷至880℃后可喷雾冷却。正火处理后,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变为85%以上的珠光体。为消除内应力,于550℃回火4h,空冷。其抗拉强度可达800~900MPa[7]

(2)部分奥氏体化正火 所谓部分奥氏体化正火是指加热至978-7-111-21168-6-Part04-33.jpg以下某一温度,使基体中的铁素体部分地转变为奥氏体后空冷(或风冷或雾冷)的正火工艺。这种正火工艺的特点是加热时保留部分铁素体。根据铸件成分及对铁素体数量的要求,加热温度可在800~860℃的范围内选定。加热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均与完全奥氏体化正火相同。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可使高磷[w(P)=0.15%]球墨铸铁的塑性和韧性有较大改善。

(3)低碳奥氏体化正火 这种正火工艺的特点是先在低于并靠近Ac1的温度保温(740~760℃、1~1.5h),使共析渗碳体石墨化,使基体铁素体化,随即快速加热至900~940℃,在石墨未来得及充分溶入奥氏体的情况下出炉空冷、风冷或喷雾冷却。采用这种正火工艺,可使球墨铸铁获得粒状珠光体和少量点状铁素体的基体组织,从而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3.铸铁正火后的回火

形状复杂和重要的铸件正火后应进行回火以消除内应力。回火加热温度为550~600℃,保温1~2h后出炉空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