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粗纱煮练工艺:设计与控制方法

粗纱煮练工艺:设计与控制方法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煮练损失率严格控制在10%以内,采取以上措施即能保证锅与锅之间、一锅之内、粗纱内外层之间色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粗纱染色色泽的均匀一致,无色道和色花现象。煮练时,应根据亚麻的产地、上染颜色及所纺线密度等综合因素,对粗纱煮练的工艺进行具体的调整。

粗纱煮练工艺:设计与控制方法

粗纱煮练时对前纺各道工艺控制如下:首先锅与锅之间要求定量管理,每锅粗纱漂前净重应控制在380~390kg,卷绕密度控制在0.37~0.38g/cm3,并且应在漂白前对粗纱进行筛选,禁止使用成形不良、面色、冒头、冒脚、软硬边等纱。煮练损失率严格控制在10%以内,采取以上措施即能保证锅与锅之间、一锅之内、粗纱内外层之间色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粗纱染色色泽的均匀一致,无色道和色花现象。煮练时,应根据亚麻的产地、上染颜色及所纺线密度等综合因素,对粗纱煮练的工艺进行具体的调整。

国产麻及法国、比利时等外国麻染中浅色,如染浅色浓度在1.5%以下的煮漂工艺为:

碱煮→酸洗→亚漂→轻度氧漂→复氧漂

染中等色泽,浓度在1.5%~3%的煮漂工艺为:

碱煮→酸洗→亚漂→轻氧漂(www.xing528.com)

浓度在3%以上,染黑、藏青、深褐、深咖啡等颜色时的煮漂工艺为:

碱煮→酸洗→轻氧漂(或不漂)

1.碱煮 火碱5.8g/L,纯碱5.4g/L,温度100℃,时间60min。在强碱的作用下,亚麻纤维中的果胶水解,而固着在纤维表面的木质素磺化降解,并且使降解产品分解或裂解。研究表明,氢氧化钠浓度对于亚麻纤维中木质素含量、果胶含量和失重率的影响很大。当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在4~8g/L时,木质素和果胶含量下降较快,分裂度提高也较快,但失重率的增加不明显。如果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过高,亚麻纤维的损失很大,造成超短纤维含量过多,当氢氧化钠的浓度达到30%以上,纤维变成短绒,虽然分裂度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并不利于改善可纺性能,不利于提高成纱质量,相反,会使亚麻纱的品质指标下降,导致麻粒增多,档次下降,条干均匀度和强力CV值等各项指标下降。因此,可用碳酸钠来缓解对亚麻纤维的作用,从相关的实验得知,Na2CO3质量浓度为5.8g/L时,分裂度的提高相对明显,纤维的失重率、短绒含量无明显的变化;但超过8g/L时,分裂度变化不大,所以Na2CO3的浓度应在5~8g/L。加入亚硫酸0.8g/L,能使木质素形成易于溶于碱的衍生物。此外,煮练温度可以加快反应的速度,煮练时间可以加深反应的程度。

2.酸洗 酸洗的目的在于中和残留在粗纱上的残碱,并去除沤制过程中产生的灰分等杂质,半糖类物质和果胶等多糖类物质对酸的作用敏感,易水解而变成果胶酸,去除纤维中的铁等金属离子,同时和碱作用并脱胶;保持其后使用的双氧水的稳定,提高漂白效果。适当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便可以控制反应的程度。其工艺条件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