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模仿真:合闸次序对过电压的影响模拟分析

建模仿真:合闸次序对过电压的影响模拟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图6-27和图6-28所示合闸次序情况下,过电压最为严重,仿真中以0.1ms为单位时差来模拟三相不同期性。

建模仿真:合闸次序对过电压的影响模拟分析

6.3.2.1 合空线过电压的仿真

合空线操作过程并不繁杂,然而由于合闸时断路器存在不同期性,使得线路处于瞬间不对称运行状态,加剧了过电压的严重程度。因此,合空线过电压的仿真模拟应考虑不同期性的影响。

文献资料表明,不同期性的概率模型可用三相触头合闸的平均时间T0与A、B、C各相触头的实际合闸时间Tj对T0的偏离ΔTj来表示。

式中:T0由断路器的性能参数决定,一般认为,ΔTj在区间(-ΔTm,ΔTm)内服从正态分布

软件模型中,可将三相触头合闸的平均时间作为随机变量,使其分布在一个工频周期内,模拟整体合闸时刻的随机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各相的时间随机偏移量,对断路器各相的实际合闸时间做出调整,模拟不同期性。最后,进行多次仿真,计算2%统计过电压,再从沿线各点的统计过电压中取出最大值。

合空线的模型示意图如图6-24所示,产生的过电压波形如图6-25和图6-26所示。其中线路以及杆塔等参数参考我国已有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示范线路参数。

图6-24 合空线过电压模型示意图

同期合闸是一种理想的合闸方式,合闸时断路器的三相同时接通线路,线路三相电压同时发生变化,故不易产生严重的过电压,如图6-25所示。

图6-25 合空线过电压波形(同期合闸)

如图6-26所示,不同期合闸时,当A相首先合闸后,由于相间耦合作用A相在B、C相(仍空载)上产生同极性的感应电压。当B、C相合闸时,若电源电压极性恰好与感应电压相反,则能加剧线路的暂态振荡过程,产生更为严重的过电压。在图6-27和图6-28所示合闸次序情况下,过电压最为严重,仿真中以0.1ms为单位时差来模拟三相不同期性。

图6-26 合空线过电压波形(不同期合闸)

图6-27 最大合空线过电压的合闸次序时的端口侧电压

(合闸时刻为A相1.0062s,B相1.0115s,C相1.0096s)(www.xing528.com)

图6-28 最大合空线过电压的合闸次序时的线路侧电压

可以发现,A相在稍过波峰后首先合闸,在约3.4ms后C相在稍过波谷后其次合闸,再约1.9ms后B相在波峰附近合闸,线路上产生了最为严重的过电压。

6.3.2.2 单相重合闸过电压的仿真

与合空线不同,单相重合闸的操作时序较为复杂,模型图如图6-29所示。其中线路以及杆塔等参数参考我国已有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示范线路参数。

图6-29 单相重合闸过电压示意图

当线路C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紧接着断路器BRK1和BRK2的C相经较短时间(通常为几十或百余毫秒)先后分闸切断故障电流,而此时A、B相依然正常运行,C相成为带接地故障的空载相,故障处仍有潜供电流;随着潜供电流的渐渐熄灭,故障消失,此后C相存在振荡的感应电压;故障后1s左右,BRK1和BRK2的C相分别进行自动重合闸(两断路器实际合闸瞬间存在毫秒级的时差),线路上出现过电压,单相重合过程结束。在重合时,若C相感应电压与电源极性相反时,往往会出现幅值较高的过电压。在软件模拟中,可将故障相合闸时间作为随机变量,使其在一个周期内分布,多次计算得出2%统计过电压,再从沿线各点的统计过电压中取出最大值。

单相重合闸过电压波形如图6-30所示。

图6-30 单相重合闸过电压波形示意图

高抗补偿对故障相上的感应电压影响较大,如图6-31和图6-32分别为无高抗时的衰减波形和补偿度为80%时的拍频波形。

图6-31 无高抗时故障相感应电压

图6-32 80%补偿时故障相感应电压

采用高抗补偿的线路,通过高抗和小电抗的准确配合,可以将故障相的感应电压限制到很小的程度,这对单相重合闸过电压的限制具有一定效果。而不采用高抗补偿时,故障相上始终具有一定的感应电压,不利于重合时过电压的有效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