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谣言:建模、仿真与实证

网络谣言:建模、仿真与实证

时间:2023-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Allprot et al.[2]在1947年首次提出“谣言是借由人际间口语传播的一种陈述或信念,且是没有公开证据支持的”。卡普费雷[4]认为,谣言的证实主体为官方,认为谣言是未经官方证实,或已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Sahafizedeh et al.[5]将谣言定义为一种信息形式,称为未经证实的状态信息。而网络谣言则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真实性未经验证但得到广泛传播,并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

网络谣言:建模、仿真与实证

谣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舆情现象,以往主要通过人际、媒体进行传播,其传播效果和范围有所限制。Allprot et al.[2]在1947年首次提出“谣言是借由人际间口语传播的一种陈述或信念,且是没有公开证据支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从谣言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入手,对谣言的定义做了进一步探讨。国外学者Michelson et al.[3]将谣言与是否可证实联系起来,认为谣言是未经传播者本人证实或相关证据证明的信息。卡普费雷[4]认为,谣言的证实主体为官方,认为谣言是未经官方证实,或已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Sahafizedeh et al.[5]将谣言定义为一种信息形式,称为未经证实的状态信息。国内学者巢乃鹏等[6]总结了谣言的几个常见误区,并从内容、是否可证实的角度定义谣言。王国华等[7]从谣言的流传性、指称性角度将谣言定义为一种真实性未经相关主体证实但得到广泛传播的有特定指向的信息。邢绍艳等[8]从谣言是否可证实、社会影响的角度将谣言定义为未经证实的、偏离实际情况的、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不当言论。

基于上述认知,我们发现,虽然谣言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但未经证实、流传性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是定义谣言的重点。因此,谣言可被定义为在特定环境下,真实性未经验证但得到广泛传播,并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而网络谣言则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真实性未经验证但得到广泛传播,并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