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及优化建议

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及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热处理工序在加工工艺路线中的位置,是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来确定的。3)中碳结构钢为避免调质时的淬火变形,需在切削加工或最终热处理之前进行500~650℃的去应力退火。5)需要渗氮的精密耐磨零件,应在调质处理及最终磨削加工后,进行一次低于调质回火温度的去应力退火,以防止零件在渗氮时的变形。热处理后性能不足的重要零件或工具,在重新淬火之前也需进行去应力退火,以减少淬火变形。

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及优化建议

热处理工序在加工工艺路线中的位置,是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来确定的。

1)预备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是消除制造毛坯的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减少原始缺陷,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预备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调质。预备热处理一般安排在毛坯生产之后,切削加工之前或精加工之前。

2)最终热处理的目的和作用是使零件获得图样要求的技术性能。最终热处理包括:淬火、回火和化学热处理。零件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硬度一般都较高,只适用于磨削加工,一般这个工序都尽量安排在工艺路线的后面。

3)中碳结构钢为避免调质时的淬火变形,需在切削加工或最终热处理之前进行500~650℃的去应力退火。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以烧透为准,之后的冷却不宜过快,以免产生新的应力。具体加热温度要根据钢种、工件尺寸、形状及设备条件来决定。合金钢及尺寸较大的工件应选用较高的温度。(www.xing528.com)

4)切削加工量大、形状复杂而要求严格的刀具、模具等,在粗加工及半精加工之间,淬火之前常进行(600~700)℃×(2~4)h的去应力退火。刀具在最终精磨过程中,或在储存及使用中常会发生开裂,可在精磨之后进行一次低于(或同于)回火温度的去应力退火,以避免开裂。在使用中每次修磨之后进行去应力退火,可使刀具使用寿命提高。

5)需要渗氮的精密耐磨零件,应在调质处理及最终磨削加工后,进行一次低于调质回火温度的去应力退火,以防止零件在渗氮时的变形。热处理后性能不足(如淬硬不足)的重要零件或工具,在重新淬火之前也需进行去应力退火,以减少淬火变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