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脂的种类与化学结构

油脂的种类与化学结构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1 油脂的酯化过程图6-2 油脂的结构油脂中的3种脂肪酸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这类油脂的组成及理化特性与植物油脂基本相似,只是利用率比植物油脂稍低。这类油脂是高新技术开发的新油源。橄榄油还可用于烧伤烫伤的创面保护,且不易留疤痕。动植物油混吃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胆固醇及其衍生物质是构成一切机体结构的基本成分。

油脂的种类与化学结构

1. 化学结构

油脂不论来源和状态,它们均由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如图6-1所示。因此油脂主要是成分是三酰基甘油。其结构式如图6-2所示。

图6-1 油脂的酯化过程

图6-2 油脂的结构

油脂中的3种脂肪酸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若构成酯的烃基R1、R2、R3相同则称单纯甘油酯,橄榄油中有70%以上的三油酸甘油酯。如果3个R有2个或3个不相同则称混合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是混合甘油酯。动物脂肪中,含有较多的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所以动物脂肪在常温下为固态。植物油中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较高,所以植物油在常温下为液态。膳食中饱和脂肪太多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因为脂肪和胆固醇均会在血管内壁上沉积而形成斑块,这样就会妨碍血流,产生心血管疾病。也由于此,血管壁上有沉淀物,使血管变窄,因此肥胖症患者容易患上血压等疾病。

2. 油脂的种类

油脂分为天然油脂和人造油脂。天然食用油脂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方法是以生物来源为分类依据,据此天然的油脂可分为三大类: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

(1)天然油脂

①植物油脂:植物油脂取自植物的种子、果实、谷物种子的胚及麸糠。植物油脂中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量超过70%,具有较低的凝固点,常温下为液态,习惯被称为 “油”,主要包括豆油、棉籽油花生油、芝麻油、橄榄油、棕榈油、菜籽油玉米油、米糠油、椰子油、可可油、向日葵油等(表6-2)。

表6-2 常见植物中油脂的含量

②动物油脂:动物油脂中含有较多的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有较高的凝固点,常温下为固态,习惯被称为 “脂”,如猪脂、牛脂。但也有人根据动物油脂来源、动物生长的环境不同分为陆上动物油脂和海产动物油脂。

a. 陆上动物油脂:这类油脂中用于食用的主要是猪脂和牛脂。C16~C18的脂肪酸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胆固醇含量较高,维生素E含量低,抗氧化性差。但猪脂的塑性较好。

b. 海产动物油脂:海产动物油脂主要取自鲸类等海洋哺乳动物以及鲨鱼鳕鱼鲱鱼等海洋鱼类。海洋动物油可分为:鱼体油、鱼肝油等。这类油含较多的长链多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其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体有特殊的营养作用。海产动物油脂易氧化酸败,产生的鱼腥味很有特点。

③微生物油脂: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很多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体内合成大量油脂,这些油脂又称单细胞生物油脂。这类油脂的组成及理化特性与植物油脂基本相似,只是利用率比植物油脂稍低。这类油脂是高新技术开发的新油源。可以生产γ-亚油酸、γ-亚麻酸、代可可脂、月见草油,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特殊油脂正日益受到重视。

(2)人造油脂

①起酥油:起酥油范围相当广泛,一般可以理解为动、植物经精制加工或硬化、混合、速冷、捏合等处理,使之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等加工性能的油脂。(www.xing528.com)

人造奶油:它产生于1869年,是一种塑性或液性乳化剂形式的食品,主要是油包水型。大部分用食用油脂生产得到,不是或者不主要是来源于牛奶。它与起酥油最大的区别是含有较多的水分(20%左右),也可以说是水溶于油的乳状液。

知识链接

关于植物油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橄榄油最贵,营养价值也最高

橄榄油提炼起来较困难,其生产的劳动价值高,所以价格高。当然,橄榄油有很多功能,如软化血管、一定程度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血糖、预防癌症及阿尔兹海默症等。橄榄油还可用于烧伤烫伤的创面保护,且不易留疤痕。橄榄油维生素含量高,所含的ω-3脂肪酸也是不可替代的。

但也不能只吃橄榄油,最好是各种油换着吃。其他植物油如葵花油大豆油和玉米油也是佼佼者。它们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皮肤状况,加速胃溃疡的痊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是大脑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原料。

误区二:精炼才是植物油质量的保证

提炼(包括精炼和脱臭)过程可以去掉植物难闻的气味,还能去掉由于保存不当进入种子中的有毒物质。但是在去除这些杂质的同时,许多维生素等物质也丢失了。

误区三:永远告别动物油

吃动物油易引发冠心病、肥胖症等,因而青睐植物油,其实这种认识很片面。动物油(鱼油除外)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导致动脉硬化,但又含有有益心血管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可改善颅内动脉营养与结构、抗高血压及预防中风。猪油等还具有增加饱腹感、保护皮肤、维持体温,以及保护和固定脏器等功能。

只吃植物油会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过氧化物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褐素,在器官中沉积,会促使人衰老。此外,过氧化物增多还会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过氧化物还会引起动脉硬化、肝硬化、脑血栓等疾病。

正确的吃法是植物油、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其比例是10∶7。动植物油混吃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误区四:标有不含胆固醇字样的油才是好油

植物油里不可能没有胆固醇!胆固醇及其衍生物质是构成一切机体结构的基本成分。植物油中的胆固醇含量与猪油和黄油相比,其数值还是很低的,动物油的胆固醇含量是植物油的10~25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