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确定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如何确定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样上没有注出,但仍有一定要求的形位公差,标准中称为未注公差。4)剩下的那些注出形位公差值的要素,则是由于功能要求采用相应小的公差值,以便于安排生产与控制质量。由于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同时受到尺寸公差的限制,因此它们综合形成的未注公差值应小于上述三种公差值的综合结果。

如何确定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现行国标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与GB/T 1184—1980《形状和位置 未注公差的规定》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1)给出的具体未注公差值的项目不同,且未注公差值相对原标准有所放宽;

2)公差等级的划分方法不同,旧标准分为A、B、C、D四个公差等级,现行标准分为H、K、L三个公差等级;

3)尺寸段的划分不同,现行标准尺寸段划分得较少;

4)图样的标注方法不同;

5)现行标准专门设有一个附录,说明未注公差的概念、解释及应用示例。

图样上没有注出,但仍有一定要求的形位公差,标准中称为未注公差。

应用未注公差的总原则是:实际要素的功能允许形位公差等于或大于未注公差值,一般不需要单独注出,而采用未注公差。如功能要求允许大于未注公差值,而这个较大的公差值会给工厂带来经济效益,则可将这个较大公差值单独标注在要素上,如金属薄壁件、挠性材质零件(如橡胶件、塑料件)等。

GB/T 1184—1996适用于去除材料方法形成的要素,也可用于其他方法形成的要素,但使用时应确定本部门的制造精度是否在该标准规定的未注公差值之内。

采用未注公差值的优点如下:

1)图样易读,易于信息交换;

2)节省设计时间,不用详细计算公差值;

3)可清楚地指出图样上哪些要素可以用一般方法加工,既降低检查水平,又保证质量。

4)剩下的那些注出形位公差值的要素,则是由于功能要求采用相应小的公差值,以便于安排生产与控制质量。

未注公差值的图样表示法规定如下:

未注公差有H、K、L三个公差等级,供各行各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确定了选用未注公差等级以后,应在图样标题栏附近或在技术要求、技术文件(如企业标准)中注出标准号及公差等级代号:

GB/T 1184—公差等级代号

(1)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

直线度、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列于表2-45。

表2-45 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 (mm)

978-7-111-41339-4-Chapter02-96.jpg

注:1.确定直线度未注公差时,应按其相应线的长度选择未注公差值。

2.确定平面度未注公差时,以被测表面上较长的边长或圆表面的直径选择未注公差值。

3.已用平面度未注公差控制的要素,不再考虑其直线度未注公差。

(2)圆度的未注公差值

圆度是自身尺寸公差能控制形位误差的项目。圆度未注公差值等于给出的直径公差值,但不能大于表2-48中的径向圆跳动量,即

T=dmax-dmin

式中 T——圆度公差值;

dmaxdmin——相应直径的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1)若直径尺寸后面不标注符号978-7-111-41339-4-Chapter02-97.jpg,按独立原则,其直径尺寸用两点测量。

2)若直径尺寸后面标注符号978-7-111-41339-4-Chapter02-98.jpg,按包容要求,其圆度误差受最大实体尺寸形成的理想边界限制,故一般的圆度误差不会大于尺寸公差值的一半。

圆度未注公差示例见图2-1和图2-2。

978-7-111-41339-4-Chapter02-99.jpg

图2-1 圆度未注公差示例1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0.jpg

图2-2 圆度未注公差示例2

图2-1示例中,圆要素注出了直径及公差值φ25-0.10,则圆度未注公差值等于尺寸公差值0.1。

图2-2示例中,圆要素直径采用了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值,按GB/T 1804中的m级,则圆度未注公差值0.2为圆跳动K级公差值。

(3)圆柱度的未注公差值

圆柱度的未注公差值不作规定。

圆柱度误差包括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误差三部分,其中每项误差均由各自的注出公差或未注公差控制。由于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同时受到尺寸公差的限制,因此它们综合形成的未注公差值应小于上述三种公差值的综合结果。为简单起见,可采用包容要求978-7-111-41339-4-Chapter02-101.jpg或注出圆柱度公差。(www.xing528.com)

1)对于标有978-7-111-41339-4-Chapter02-102.jpg的圆柱度,应遵守包容要求,圆柱度误差被控制在尺寸公差带内,不能超出,即在最大实体边界之内。当实际直径处处都为最大实体时,其允许的圆柱度误差值为零,即不允许出现圆柱度误差值。

2)如设计要求圆柱度必须小于圆度、直线度和平行度的未注公差的综合结果时,应在被测要素上按规定注出圆柱度公差值。

(4)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

平行度误差可由尺寸公差值控制,平行度未注公差值等于给出的尺寸公差值。如果要素处处均为最大实体尺寸,则由直线度、平面度控制;平行度未注公差值在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的相应公差值中取较大者。应取两要素中的较长者为基准;若两要素的长度相等,则可任选一要素为基准。

平行度未注公差示例见图2-3。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3.jpg

图2-3 平行度未注公差示例

(5)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列于表2-46。应取形成直角的两边中较长的一边为基准,较短的一边为被测要素;若两边的长度相等,则可取其中任意一边作为基准。

表2-46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 (mm)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4.jpg

(6)倾斜度的未注公差值

未注公差的倾斜度误差,虽不能由自身尺寸公差控制,但可由角度公差(若定向角未注公差时,按角度未注公差)和要素自身的形状未注公差(如平面度、直线度)分别控制。即在检验工件时,除角度公差合格外,被测要素本身的未注形状公差也须合格。

(7)同轴度的未注公差值

同轴度未注公差值未作规定。

在极限状况下,同轴度未注公差值可以与表2-48中规定的径向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相等。应选两要素中的较长者为基准;若两要素长度相等,则可任选一要素为基准。

(8)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

对称度未注公差值列于表2-47。应取两要素中较长者为基准,较短者为被测要素;若两要素长度相等,则可选任一要素为基准(见图2-4)。

表2-47 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 (mm)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5.jpg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6.jpg

图2-4 对称度未注公差示例

注:双点画线表示未注公差

对称度的未注公差用于至少两个要素中的一个是中心平面,或两个要素的轴线相互垂直。

选择较大、较稳定的支承面作基准。零件为阶梯轴时,选择起支承定位作用的轴(或孔)的公共轴线作基准。无法确定轴(或孔)支承定位要素时,选择最远两轴(或孔)的公共轴线作基准。

(9)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

圆跳动(径向、端面和斜向)的未注公差列于表2-48。对于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应以设计或工艺给出的支承面为基准,否则应取两要素中较长的一个为基准,若两要素的长度相等,则可选任一要素为基准。

表2-48 圆跳动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 (mm)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7.jpg

(10)全跳动未注公差值

未注全跳动误差值由被测要素的形状(如圆柱度)和位置(如同轴度)的未注公差所产生的综合结果来控制。其跳动误差的最大值不应超过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的总合。

(11)位置度和线、面轮廓度未注公差值

这些项目如果在图样上未注出公差值,则必然会注有相应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这时完全可以由这些尺寸的公差(未注公差)来控制该要素的形状和位置,因此,位置度和线、面轮廓度不必给定未注公差值。

对于两类十四项形位公差,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所以其未注公差的取值和控制方法也不完全相同,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8.jpg

图2-5 未注形位公差综合图例

未注形位公差综合图例如图2-5所示。图中双点画线所示为未注公差。有些未注公差同时限制了该要素上的其他项目的误差,如垂直度公差也限制了直线度误差,图中没有表示所有的未注公差。由于车间加工时能达到或高于GB/T 1184所规定的常用精度,因此,图上的未注公差值在车间加工时能自动达到,一般不要求检查。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值的确定方法见表2-49。

表2-49 未注形位公差值的确定方法

978-7-111-41339-4-Chapter02-109.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