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的对比分析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虑土体结构共同作用下结构破坏时的沉降变形与已有试运行下结构沉降的监测结果的沉降变形比较可以看出除去结构最外侧的两测点,现有结构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均小于结构满水荷载下的沉降量和沉降差,且在结构的安全沉降量和沉降差范围内。④从目前的试运营工况来看,结构的最大沉降小于结构的满水工况下的沉降值,靠近边缘处的沉降差稍大,但仍在结构安全沉降范围内。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的对比分析

考虑土体结构共同作用下结构破坏时的沉降变形与已有试运行下结构沉降的监测结果的沉降变形比较可以看出除去结构最外侧的两测点,现有结构的沉降量和沉降差均小于结构满水荷载下的沉降量和沉降差,且在结构的安全沉降量和沉降差范围内。

图5-40 泵房结构的荷载

图5-41 底板沉降测点示意图

图5-42 结构Y向中心处地连墙X方向沉降变化

图5-43 结构X向中心处地连墙Y方向沉降变化

因此,考虑土体、地下连续墙和泵房间的相互作用,运用Midas GTS模块分析不同荷载工况下沉降对泵房结构的影响,并将与已有运营工况下的结构沉降检测值进行对比,可知:(www.xing528.com)

①在满水工况下结构的最大沉降为32mm,最大沉降差为10.4mm,随着荷载的增加,结构底板的沉降差逐渐增大,当荷载变为3.0倍满水荷载时,结构的最大沉降为129.3mm,最大沉降差为39mm;结构最大沉降远小于《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CECS86)中所规定的350mm。

②从数值模拟的结果来看,泵房结构的不均匀沉降相对较小,说明结构的刚度较为均匀,结构布置合理。

③当泵房荷载达到3.0倍满水荷载时,最大拉应变超过0.00016,泵房结构破坏;当泵房荷载达到3.0倍满水荷载时,最大压应变仍未超过0.0033,局部位置的最大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值0.00016,此时最大沉降值为129.3mm,仍小于350mm,说明对于本结构而言,泵房结构破坏的控制指标为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而非泵房结构的最大沉降,最大拉应变位置主要集中在泵房结构的前池部位,且应力集中现象较为明显,建议此处采取加强措施。

④从目前的试运营工况来看,结构的最大沉降小于结构的满水工况下的沉降值,靠近边缘处的沉降差稍大,但仍在结构安全沉降范围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