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缸式尾翼破甲弹技术优化

气缸式尾翼破甲弹技术优化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缸式尾翼破甲弹,是因利用火药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使尾翼张开而得名的。图5-21气缸式尾翼破甲弹的结构1—引信头部;2—头螺;3—药型罩;4—弹体壳;5—主药柱;6—引信底部;7—弹底;8—尾翼座;9—尾翼(6片);10—活塞;11—橡皮垫圈;12—螺塞;13—导线;14—隔板;15—副药柱;16—支承座。气缸式尾翼破甲弹的稳定装置具有翼片张开迅速、同步性好和作用比较可靠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弹丸的射击精度。

气缸式尾翼破甲弹技术优化

气缸尾翼破甲弹,是因利用火药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使尾翼张开而得名的。这种炮弹的结构如图5-21所示。

图5-21 气缸式尾翼破甲弹的结构

1—引信头部;2—头螺;3—药型罩;4—弹体壳;5—主药柱;6—引信底部;7—弹底;8—尾翼座;9—尾翼(6片);10—活塞;11—橡皮垫圈;12—螺塞;13—导线;14—隔板;15—副药柱;16—支承座。

(1)弹体

弹体由头螺、弹体壳、弹底和螺塞等零件组成。它们之间均用螺纹连接。在弹壳与弹底、弹底与螺塞连接处用橡皮垫圈密封。头螺高度是根据最有利炸高确定的。它考虑了弹丸的着速、药型罩锥角和引信作用时间等因素。在弹丸设计中,头螺的高度一般先按经验公式进行估算,然后经过试验考核加以确定。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 H1——头螺的估算高度,mm;

d1——炸药装药直径,mm;

vc——弹丸着速,m/s;

t——弹丸碰击目标到炸药完全爆轰所需要的时间,μs(对机械着发引信,一般取200~350μs;对压电引信取30μs)。头螺材料一般用可锻铸铁稀土球墨铸铁

弹体壳的外形通常为圆柱形,其上有两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定心部。弹体壳长度的确定与炸药的威力、装药结构以及引信的配置等因素有关。弹体壳材料一般采用合金钢。

由于弹底在发射时需承受火药气体的压力,在飞行中又受到尾翼的拉力,为保证强度,一般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或合金钢等材料制造。85mm气缸式尾翼破甲弹的主要诸元见表5-6。

表5-6 85 mm气缸式尾翼破甲弹主要诸元(www.xing528.com)

(2)炸药装药

炸药装药是形成高速高压金属射流的能源,一般选用梯/黑(50/50)炸药或黑索金为主体的混合炸药或其他高能炸药。炸药的能量高,所形成的射流速度就高,其破甲效果也好。炸药的装填方法,可采用铸装、压装或其他装药方法。

(3)药型罩

药型罩是形成聚能金属射流的关键零件。其形状有圆锥形、截锥形、双锥形、喇叭形和扇状错位形等,其中常用的是圆锥形药型罩。药型罩材料对破甲性能的影响很大,一般采用紫铜。

(4)隔板

隔板是改变爆轰波形,从而提高射流速度的重要零件,一般用塑料制成。

(5)引信

该种弹配用压电引信。压电引信一般可分为引信头部和引信底部两个部分。引信头部主要为压电机构,在碰击目标时依靠压电陶瓷的作用产生高电压(可达104V),为引信底部电雷管起爆供给所需要的电能。引信底部有隔离机构、保险机构及传爆机构。引信头部和引信底部之间,一般以导线相连;也有利用弹丸本身金属零件作为导电通路的。

(6)稳定装置

该种弹的稳定装置是由活塞、尾翼、尾翼座和销轴等零件构成的。活塞安装在尾翼的中心孔内,尾翼以销轴与尾翼座相连,翼片上的齿形与活塞上的齿形相啮合。平时6片尾翼相互靠拢,而发射时高压的火药气体则通过活塞上的中心孔进入活塞内腔。弹丸出炮口后,由于外面的压力骤然降低,活塞内腔的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而使翼片绕销轴转动,将翼片向前张开并呈后掠状。翼片张开后,由结构本身保证“闭销”,而将翼片固定在张开位置。翼片张开的角度一般为40°~60°。为提高设计精度,在翼片上制有5°左右的倾斜角,使弹丸在飞行中低速旋转。该弹翼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气缸式尾翼破甲弹的稳定装置具有翼片张开迅速、同步性好和作用比较可靠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弹丸的射击精度。其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也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