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械绘图与识图技巧和范例

机械绘图与识图技巧和范例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析:本题所示形体由四部分组成,下侧中间为半圆柱筒,半圆柱筒的左右和上部的后侧各有一个带有圆孔的耳板与之相贯;在空心圆柱的上部的前侧切出一平面,在平面上有一圆孔;需要补画的图线主要是各部分直接相交所产生的相贯线

机械绘图与识图技巧和范例

【例3-12】 如图3-12(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25.jpg

图3-12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26.jpg

图3-12 (立体)

【解】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12(立体)所示,结果如图3-12(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27.jpg

图3-12 (解)

【例3-13】 如图3-13(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解】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13(立体)所示,结果如图3-13(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28.jpg

图3-13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29.jpg

图3-13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30.jpg

图3-13 (解)

【例3-14】 如图3-13(题)所示,补画三视图中所缺图线。

978-7-111-34185-7-Chapter03-31.jpg

图3-14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32.jpg

图3-14 (立体)

【解】 分析:本题所示形体由四部分组成,下侧中间为半圆柱筒,半圆柱筒的左右和上部的后侧各有一个带有圆孔的耳板与之相贯;在空心圆柱的上部的前侧切出一平面,在平面上有一圆孔;需要补画的图线主要是各部分直接相交所产生的相贯线,立体图如图3-14(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结果如图3-14(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33.jpg

图3-14 (解)

【例3-15】 如图3-15(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34.jpg

图3-15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35.jpg

图3-15 (立体)

【解】 分析:本题中所示组合体右部是一半圆柱被正垂面截切,左部为四棱柱,两部分组合后挖去了同轴的两个圆柱,右侧半圆柱被正垂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应为半个椭圆,绘图时需要注意。立体图如图3-15(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结果如图3-15(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36.jpg

图3-15 (解)

【例3-16】 如图3-16(题)所示,已知俯、左视图,补画主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37.jpg

图3-16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38.jpg

图3-16 (立体)

【解】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16(立体)所示,结果如图3-16(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39.jpg

图3-16 (解)

【例3-17】 如图3-17(题)所示,已知组合体的三视图,在读懂视图的基础上,补画所缺图线。

【解】 分析;本题中组合体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半圆球,上部为同轴圆柱,球、柱相贯,在两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切割,分别是由左向右挖去一个拱形孔和由上相下挖去一个圆柱。需要补画的图线为切割部分的投影及切割部分与立体表面之间的交线。

解题过程略,组合体立体图如图3-17(立体)所示,结果如图3-17(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40.jpg

图3-17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41.jpg

图3-17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42.jpg

图3-17 (解)

【例3-18】 如图3-18(题)所示,已知组合体的三视图,在读懂视图的基础上,补画所缺图线。

【解】 分析:本题所示形体主要由上下两个四棱柱叠加而成,两立体前表面共面(平齐),后表面和左右两侧面不共面,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中漏画了两立体之间的分界线;顶上四棱柱的上部有开槽和穿孔,俯视图与左视图分别漏画了不同切割部分的分界线。

解题过程略,组合体立体图如图3-18(立体)所示,结果如图3-18(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43.jpg

图3-18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44.jpg

图3-18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45.jpg

图3-18 (解)

【例3-19】 如图3-19(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解】 分析:本例中组合体由两个部分组成,通过主俯视图划分线框的方法可以确定,立体图如图3-19(立体)所示,在补画左视图时要注意水平放置部分上半圆柱上面叠加的小圆柱筒与半圆柱之间有两条相贯线,是容易漏画的图线。

978-7-111-34185-7-Chapter03-46.jpg

图3-19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47.jpg

图3-19 (立体)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19(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48.jpg

图3-19 (解)

【例3-20】 如图3-20(题)所示,已知左、俯视图,补画主视图。

【解】 分析:本例中组合体为长方体切割形成,共切去三个部分,分别是使用一个水平面和一个铅垂面切去左半部分,右顶面使用两个正平面和一个水平面组合挖去一个槽,以及形体的左侧使用两个正平面和一个正垂面切割挖去一个三棱柱,立体图如图3-20(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0(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49.jpg

图3-20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50.jpg

图3-20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51.jpg

图3-20 (解)

【例3-21】 如图3-21(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52.jpg

图3-21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53.jpg

图3-21 (立体)

【解】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21(立体)所示,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1(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54.jpg

图3-21 (解)

【例3-22】 如图3-22(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55.jpg

图3-22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56.jpg

图3-22 (立体)

【解】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22(立体)所示,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2(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57.jpg

图3-22 (解)

【例3-23】 如图3-23(题)所示,补画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978-7-111-34185-7-Chapter03-58.jpg(www.xing528.com)

图3-23 (题)

【解】 分析:本题中两小题所表示的形体非常类似,有两种理解方法:一种是叠加方式,它们均由三部分组成,下部是一圆盘,上部叠加两块板;另一种是挖切方式,其原始形状为圆柱,从两边和中间挖去一块,立体图如图3-23(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补画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3(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59.jpg

图3-23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60.jpg

图3-23 (解)

【例3-24】 如图3-24(题)所示,补画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978-7-111-34185-7-Chapter03-61.jpg

图3-24 (题)

【解】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24(立体)所示,补画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4(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62.jpg

图3-24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63.jpg

图3-24 (解)

【例3-25】 如图3-25(题)所示,已知主视图相同的两组视图,补画左视图。

【解】 分析及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25(立体)所示,补画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5(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64.jpg

图3-25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65.jpg

图3-25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66.jpg

图3-25 (解)

【例3-26】 如图3-26(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解】 分析:本题所示形体为切割形成的组合体,其原始形状为圆柱体的一部分。切割分三次完成,分别在原始形体上切出两个小圆柱孔、一个大圆柱孔和两个槽。解题时,可以使用形体分析法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大圆柱孔与圆柱表面相贯。立体图如图3-26(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补画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6(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67.jpg

图3-26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68.jpg

图3-26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69.jpg

图3-26 (解)

【例3-27】 如图3-27(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70.jpg

图3-27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71.jpg

图3-27 (立体)

【解】 分析:本题所示立体为叠加在一起两个四棱柱经切割所形成,对照主、俯视图可以看出,后四棱柱上挖去两个同轴的半圆柱和一个小圆柱,前四棱柱挖去一个半圆柱,挖至后四棱柱的前表面,立体图如图3-27(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7(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72.jpg

图3-27 (解)

【例3-28】 如图3-28(题)所示,已知左、俯视图,补画主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73.jpg

图3-28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74.jpg

图3-28 (立体)

【解】 分析:本题所示立体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圆柱筒和挖去一个槽的四棱柱,且四棱柱通过圆柱筒的中心线贯穿圆柱筒,绘图时注意两部分的相对位置,立体图如图3-28(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8(解)所示。

【例3-29】 如图3-29(题)所示,已知左、俯视图,补画主视图。

【解】 分析:本题所示立体是由三次挖切形成的圆柱体,三次挖切分别是由左向右挖去同轴圆柱,由上往下挖去一个圆柱和一个槽,经过挖切后的立体如图3-29(立体)所示,绘图时要注意挖去两个圆柱所产生的内表面的投影。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29(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75.jpg

图3-28 (解)

978-7-111-34185-7-Chapter03-76.jpg

图3-29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77.jpg

图3-29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78.jpg

图3-29 (解)

【例3-30】 如图3-30(题)所示,已知主、俯视图,补画左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79.jpg

图3-30 (题)

978-7-111-34185-7-Chapter03-80.jpg

图3-30 (立体)

【解】 分析:本题所示形体为叠加在一起的两个轴线交叉垂直的圆柱经挖切形成,分别由前向后挖去了一个圆柱和左右的两个槽,并由上向下挖去一个小圆柱。在绘图时需要注意的是,几次挖切所形成的圆柱的内外表面之间相贯线的绘制。立体图如图3-30(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30(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81.jpg

图3-30 (解)

【例3-31】 如图3-31(题)所示,已知主、左视图,补画俯视图。

【解】 分析:本题所示形体是由四棱柱切割而成,经切割、挖半圆柱孔和在底面开槽后得到,立体图如图3-31(立体)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82.jpg

图3-31 (题)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31(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83.jpg

图3-31 (解)

978-7-111-34185-7-Chapter03-84.jpg

图3-31 (立体)

【例3-32】 如图3-32(题)所示,已知主、左视图,补画俯视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3-85.jpg

图3-32 (题)

【解】 分析:本题所示形体由切割形成,其基本形体为长方体,由三次切割完成,分别在该长方体上切出圆孔、贯穿左右的长方形槽以及左右两侧的四个小长方体,立体图如图3-32(立体)所示。

解题过程略,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32(解)所示。

【例3-33】 如图3-33(题)所示,已知主、左视图,补画俯视图。

【解】 分析:本题所示形体是在小半圆柱的基础上切割形成的,绘图时要注意圆柱内外表面的相贯线的投影。

978-7-111-34185-7-Chapter03-86.jpg

图3-32 (解)

978-7-111-34185-7-Chapter03-87.jpg

图3-32 (立体)

978-7-111-34185-7-Chapter03-88.jpg

图3-33 (题)

解题过程略,立体图如图3-33(立体)所示,完整的组合体三视图如图3-33(解)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3-89.jpg

图3-33 (解)

978-7-111-34185-7-Chapter03-90.jpg

图3-33 (立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