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零件连接及尺寸解析:油缸装配图与泄气阀模型分析

零件连接及尺寸解析:油缸装配图与泄气阀模型分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零件阀套2与阀座5之间是通过_________连接的。 读如图7-13所示的油缸装配图,并解答下列问题。3)零件3活塞向上运动的极限距离是__________。5)下列尺寸各属于装配图中的何种尺寸:115~135属于_________尺寸;40H9/f9属于_________尺寸;3×6.5属于_________尺寸。图7-11 泄气阀中各零件模型a)螺套 b)阀套 c)弹簧 d)钢球 e)阀杆 f)阀杆套 g)阀座2.解答从上面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答案:1)阀杆6、钢球42)7、35钢3)孔、间隙、基本、孔的公差带、轴的公差带。

零件连接及尺寸解析:油缸装配图与泄气阀模型分析

【例7-2】 读如图7-10所示的泄气阀装配图,并解答下列问题。

1)从泄气阀的装配图中可看出,其工作原理是:推动,顶起,打开阀口,从而达到泄气的目的。

2)该泄气阀共有个零件,其中零件6的材料是。

978-7-111-34185-7-Chapter07-17.jpg

图7-8 微动机构中各零件模型

a)手轮 b)螺钉 c)垫圈 d)轴套 e)螺钉 f)螺杆 g)螺钉 h)支座 i)螺钉 j)导套 k)键 l)导杆

978-7-111-34185-7-Chapter07-18.jpg

图7-9 拆画支座零件图

a)分离零件 b)补画漏线 c)确定表达方案 d)最终的支座零件图

表7-4 微动机构装配图中的尺寸分析

978-7-111-34185-7-Chapter07-19.jpg

3)说明图中ϕ8H7/g6的含义:该配合属于基_________制的配合;ϕ8是_________尺寸,H7是_________代号,g6是__________代号。

4)该泄气阀总体尺寸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如果要更换零件6阀杆,要拆下哪些零件_________。

6)图中G3/8属于_________尺寸,ϕ10属于_________尺寸。

7)零件阀套2与阀座5之间是通过_________连接的。

8)请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5阀座。

【解】 1.分析

从装配图中可看出,此装配体的名称为泄气阀,其大致作用是当管路中的压力过大或其他原因需释放气压时,可使用它。此泄气阀共有7个零件组成,当不需泄气时调整螺套1旋入以提供的预紧力,使弹簧3将钢球4把阀套2右端的孔堵死,气体无法泄出;当需要泄气时,可推动阀杆6将钢球4顶起,从而使气体从阀杆6和阀套2间的间隙流出到出口处,达到泄气的目的。

此装配图共用了2张视图:主视图采用全剖,用于表达工作原理和零件间的配合及连接关系,并采用了一假想画法用于表达阀杆的工作状态;俯视图为基本视图,用于表达装配体中零件的外形结构。为使阀杆6能顺畅推动,它与阀杆套7之间的尺寸ϕ8H7/g6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属于装配尺寸,另外尺寸55也属于装配时需满足的装配尺寸;G1/2和G3/8决定了与泄气阀相连的管子的规格,属安装尺寸,尺寸ϕ10和20是泄气阀安装到基础或其他部件上时所需的尺寸,也属于安装尺寸;而尺寸110、55和84则属于外形尺寸。

从视图中可看出各零件的结构,如图7-11所示。整个泄气阀的拆卸顺序为:螺套1→弹簧3→钢球4→阀套2→阀杆套7→阀杆6→阀座5(也存在其他拆卸顺序)。

978-7-111-34185-7-Chapter07-20.jpg

图7-1O 泄气阀装配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7-21.jpg

图7-11 泄气阀中各零件模型

a)螺套 b)阀套 c)弹簧 d)钢球 e)阀杆 f)阀杆套 g)阀座

2.解答

从上面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答案:

1)阀杆6、钢球4

2)7、35钢

3)孔、间隙、基本、孔的公差带、轴的公差带。

4)110、55、84。

5)阀杆套7。

6)安装、安装。

7)螺纹

8)拆画过程和最终零件图如图7-12所示。

【例7-3】 读如图7-13所示的油缸装配图,并解答下列问题。

1)该油缸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油缸装配图采用的表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零件3活塞向上运动的极限距离是__________。

4)零件5螺钉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下列尺寸各属于装配图中的何种尺寸:115~135属于_________尺寸;ϕ40H9/f9属于_________尺寸;3×ϕ6.5属于_________尺寸。

6)图中尺寸M12的含义为:___________,Rp1/4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

7)图中明细栏中弹簧2的备注栏里的参数H是指__________,d是指___________,t是指__________。

8)请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1缸体和零件7端盖。

978-7-111-34185-7-Chapter07-22.jpg

图7-12 拆画阀座零件图

a)分离零件 b)补画漏线 c)确定表达方案 d)最终的阀座零件图

【解】 1.分析

从装配图中可看出,此装配体的名称为油缸,其大致作用是以压力油为动力源,推动活塞并带动与之相连的其他工作机械往复运动。此油缸共由7种12个零件组成,工作时压力油经过端盖7中的Rp1/4螺孔进入缸体,推动活塞3向上运动20mm;当关闭油路后,活塞3在弹簧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此装配图共用了3张视图:主视图采用两个相交的平面剖切后得到的全剖视图AA,用于表达工作原理、零件间的配合和连接关系,并在全剖基础上采用了一

978-7-111-34185-7-Chapter07-23.jpg

图7-13 油缸装配图

局部剖视表达活塞中的螺纹孔以及密封环4与活塞间的连接关系;B视图为带有局部剖视的向视图,用于表达端盖的结构形状和螺钉5的分布情况;另采用了一C向局部视图单独表达活塞3的端部结构。为使活塞3能顺畅作直线运动,它与缸体1之间的尺寸ϕ20H8/f7和40H9/f9均为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属于装配尺寸,并采用密封环4进行密封,防止漏油;为使活塞向上运动时阻力不致过大,在缸体上开有ϕ3的小孔,使内部空腔与外界相连通;尺寸20为活塞上下运动的极限距离,属于性能规格尺寸;115~135为外形尺寸或规格尺寸;ϕ110为外形尺寸;尺寸M12和Rp1/4决定了与油缸相连的螺纹的规格,属安装尺寸,尺寸3×ϕ6.5和ϕ110是油缸安装到基础或其他部件上时所需的尺寸,也属于安装尺寸;剩下的尺寸均为其他一些重要的尺寸。

从视图中可看出各零件的结构,如图7-14所示。整个油缸的拆卸顺序为:螺钉5→缸体1→弹簧2→活塞3→密封环4→密封环6→端盖7。在技术要求中指出活塞工作时应无爬行现象,并在油压为0.4MPa时无漏油现象,这既是对装配精度的要求,又是对装配后检验油缸整体性能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必须满足。

978-7-111-34185-7-Chapter07-24.jpg

图7-14 油缸中各零件模型(www.xing528.com)

a)缸体 b)弹簧 c)活塞 d)密封圈 e)螺钉 f)密封圈 g)端盖

2.解答

从上面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答案:

1)液体油经由端盖中的Rp1/4螺纹孔进入其孔中,由油压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当关闭油路时,活塞借助弹簧的回复力向下运动,这样便形成了活塞的往复动作。

2)主视图主体是用两个相交的平面剖切后得到的全剖视图(全剖中又采用了两个局部剖视),B为采用局部剖视的向视图,C为单独表达活塞端部结构的局部视图。

3)20mm。

4)连接端盖7和缸体1。

5)规格或外形、装配、安装。

6)普通粗牙螺纹,公称直径为12、圆柱内管螺纹,尺寸代号为1/4。

7)自由高度、簧丝直径、节距。

8)缸体1和端盖7的拆画过程和最终零件图分别如图7-15和图7-16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7-25.jpg

图7-15 拆画缸体零件图

a)分离零件 b)补画漏线 c)确定表达方案 d)最终的缸体零件图

978-7-111-34185-7-Chapter07-26.jpg

图7-16 拆画端盖零件图

a)分离零件 b)补画漏线 c)确定表达方案 d)最终的端盖零件图

【例7-4】 读如图7-17所示的齿轮泵装配图,并解答下列问题。

1)该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齿轮泵装配图采用的表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齿轮泵共由__________个零件组成,其中零件7填料的材料是__________。

4)该齿轮泵中零件2垫圈的作用是;零件5销的作用是。

5)说明图中ϕ33H8/f7的含义:该配合属于基__________制的_________配合;ϕ33是__________尺寸,H是__________代号,7是__________代号。

978-7-111-34185-7-Chapter07-27.jpg

图7-17 齿轮泵装配图

6)下列尺寸各属于装配图中的何种尺寸:

118属于__________尺寸,G3/8属于__________尺寸,ϕ16H7/f6属于__________尺寸,27±0.03属于___________。

7)请计算图中主动齿轮轴的参数:其分度圆直径是____________,齿顶高是___________。

8)请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3泵体。

【解】 1.分析

从装配图中可看出,此装配体的名称为齿轮泵,其大致作用是将液体油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此齿轮泵共由11种26个零件组成,工作时,当外部动力经传动齿轮(细双点画线所画零件)传至主动齿轮轴4时,即产生旋转运动。主动齿轮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从动齿轮轴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泵体中的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吸油腔一侧的轮齿逐步分离,齿间容积逐渐扩大形成局部真空,油压降低,因而油池中的油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沿吸油口进入吸油腔,吸入到齿槽中的油随着齿轮的继续旋转被带到左侧压油腔,由于左侧的轮齿又重新啮合而使齿间容积逐渐缩小,使齿槽中不断挤出的油成为高压油,并由压油口压出,然后经管道被输送到需要供油的部位,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7-18所示。

此装配图共用了3张视图: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表达了齿轮油泵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左视图采用沿左泵盖与泵体结合面剖切的半剖视图,表达了齿轮油泵的外形、齿轮的啮合情况以及油泵吸、压油的工作原理;再采用一个局部剖视反映进出油口的情况;俯视图反映了齿轮油泵的外形,因其前后对称,为使整个图面布局合理,故只画了略大于一半的局部视图。齿轮油泵的外形尺寸是118、95、85。

978-7-111-34185-7-Chapter07-28.jpg

图7-18 齿轮泵工作原理图

齿轮泵的装配干线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主动齿轮轴系统。它是由主动齿轮轴4装在泵体3和左泵盖1及右泵盖6的轴孔内,在主动齿轮轴右边伸出端,装有填料7及螺塞8等。另一条是从动齿轮轴系统。从动齿轮轴10也是装在泵体3和左泵盖1及右泵盖6的轴孔内,与主动齿轮啮合在一起。为了防止泵体与泵盖的结合面和主动齿轮轴的外露处漏油,分别用垫片、填料、螺塞等组成密封装置。零件的配合关系是:两齿轮轴与两泵盖轴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ϕ16H7/f6,两齿轮与两齿轮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ϕ33H8/f7。在齿轮油泵中,泵体和泵盖由圆柱销5定位,并用螺钉11紧固。填料7是由锁紧螺母8和填料压盖9将其拧压在右泵盖的相应孔槽内。两齿轮轴向定位,是靠两泵盖端面及泵体两侧面分别与齿轮两端面接触。

为深入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结构特点,需要分析组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对于装配图中的标准件如螺纹紧固件、销等和一些常用的简单零件,其作用和结构形状比较明确。分析时从主要零件开始,再看次要零件。首先对照明细栏,在编写零件序号的视图上确定该零件的位置和投影轮廓,按视图的投影关系及根据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中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应一致的原则来确定该零件在各视图中的投影。然后分离其投影轮廓,先推想出因其他零件的遮挡或因表达方法的规定而未表达清楚的结构,再按形体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弄清零件的结构形状。各零件的结构如图7-19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7-29.jpg

图7-19 齿轮泵中各零件模型

a)左泵盖 b)垫圈 c)泵体 d)主动齿轮轴 e)销 f)右泵盖 g)填料 h)填料压盖 i)锁紧螺母 j)从动齿轮轴 k)螺钉

另外,在技术要求中指出齿轮安装后,用手转动主动轴应灵活旋转,两齿轮轮齿的啮合面应占齿长的3/4以上,并试验时不得有漏油现象,这既是对装配精度的要求,又是对装配后检验齿轮泵整体性能提出的条件和要求。

2.解答

从上面的分析可得到以下答案:

1)当一对齿轮在泵体内作高速啮合传动时,啮合区内吸油腔的压力降低而产生局部真空,油池内的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油泵低压区内的吸油口,随着齿轮的转动,齿槽中的油不断地被带到压油口将油压出,并输送到机器中需要润滑的地方。

2)主视图主体是用两个相交的平面剖切后得到的全剖视图(全剖中又采用了局部剖视),另还存在假想画法;左视图为一沿着左泵盖和泵体结合面处剖切得到的半剖视图,另还存在局部剖视和假想画法;俯视图为一局部视图。

3)26、石棉

4)调整齿轮两侧面间隙、定位。

5)孔、间隙、基本、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6)外形或总体、安装、装配、装配。

7)d=mz=27mm、ha=m=3mm。

8)泵体3的拆画过程和最终零件图如图7-20所示。

978-7-111-34185-7-Chapter07-30.jpg

图7-20 拆画缸体零件图

a)分离零件 b)补画漏线

978-7-111-34185-7-Chapter07-31.jpg

图7-20 拆画缸体零件图(续)

c)确定表达方案 d)最终的缸体零件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