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线技术的演进历程

总线技术的演进历程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3年,博世公司开始开发汽车总线系统,德国的Wolfhard Lawrenz 教授给这种新总线命名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为CAN 总线。1986年,在底特律汽车工程协会上,由博世公司研发的CAN 总线系统通信方案获得认可。1993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CAN 协议的国际标准ISO 11898 以及ISO 11519。1992年,奔驰公司第一个采用CAN 总线技术,将CAN 总线系统装配在客车上。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欧洲以与CAN 协议不同的思路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新协议TTP,并在X-by-Wire 系统上开始应用。

总线技术的演进历程

1983年,丰田汽车公司在世纪牌汽车上最早采用了应用光缆的车门控制系统,实现了多个节点的连接通信

1986—1989年间,在车身系统上装配了铜线的网络。

通用公司的车灯控制系统已经处于批量生产的阶段。

1983年,博世公司开始开发汽车总线系统,德国的Wolfhard Lawrenz 教授给这种新总线命名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为CAN 总线。

1986年,在底特律汽车工程协会上,由博世公司研发的CAN 总线系统通信方案获得认可。

1987年,英特尔公司开发出了第一枚CAN 的芯片82526。飞利浦公司很快也推出82C200。

1993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CAN 协议的国际标准ISO 11898 以及ISO 11519。

1992年,奔驰公司第一个采用CAN 总线技术,将CAN 总线系统装配在客车上。(www.xing528.com)

在美国,通过采用SAE J1850 普及了数据共享系统,也通过了CAN 的标准,明确地表示将转向CAN 协议。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欧洲以与CAN 协议不同的思路提出了控制系统的新协议TTP(Time Triggered Protocol),并在X-by-Wire 系统上开始应用。

为了实现音响系统的数字化,建立了将音频数据与信号系统综合在一起的AV 网络,因为这种网络需要将大容量的数据连续地输出,因此,在这种网络上将采用光缆。今后,当对汽车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时,由于要与车外交换数据,在信息系统中将会采用更大容量的网络,例如D2B 协议、MOST 及IEEE 1394 等。

主要车载网络的基本情况见表2-1。

表2-1 主要车载网络基本情况

车上网络的应用不仅涉及汽车上各电子装置的硬件连接,网络相关软件也必然成为每个电控单元软件中的一部分。汽车上软件系统很快就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它与汽车上电子系统的关系会逐渐发展成像现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系统的关系一样。那时,汽车上的应用系统将可以直接调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的网络功能服务程序和其他一些通用服务功能软件,这些软件的设计也会变得像发动机设计、底盘设计及车身设计等一样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