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点: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管措施

重点: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管措施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化动态监管体系建设 强化全国安全监察人员轮训工作,推行安全监察人员分类考核发证的试点工作。继续完善各级质监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落实工作到位。落实《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全面开展重点监控工作,防止特别重大事故发生。

重点: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管措施

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总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巩固、完善全过程安全监察基本制度,不断强化安全监察工作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力争各项考核指标达到100%合格,在“建体系、保安全、促发展”上取得更大成就。

具体工作要点:

1.加强五个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安全监察工作基础

(1)加快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法的贯彻执行工作,完成规范性文件转换为安全技术规范(TSG)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技术规范体系建设。

(2)强化动态监管体系建设 强化全国安全监察人员轮训工作,推行安全监察人员分类考核发证的试点工作。加强培训、管理,形成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同级监察、检验数据库实时互联和数据共享,开发数据交换软件,建立国家和省级数据交换平台。

(3)大力开展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加快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有效措施,督促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法人治理机制。继续完善各级质监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落实工作到位。

(4)积极推进安全评价体系建设 开展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安全状况评价,针对各类设备的不同特点,实行设备分类监管,对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特种设备,建立、完善重点监控措施,各省(区、市)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绩效评价试点。

(5)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省级应急反应协调指挥机构。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联动,整合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抢险资源。加强事故调查处理,制定事故调查规范,组织建立事故调查专家队伍,开展基层质监部门事故调查人员的培训,提高事故调查处理的能力。(www.xing528.com)

2.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各项工作

(1)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目标,深入开展隐患治理活动 明确特种设备(压力容器)重大事故隐患定义,督促企业制定隐患治理工作方案,并建立隐患治理长效机制,落实隐患治理工作目标和工作进度。建立隐患治理分级管理机制,对隐患治理情况实行量化评价考核。力争将特种设备隐患治理纳入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治理专项,同时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立项支持。

(2)加强现场安全监察工作 认真贯彻《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加大现场检查力度,规范工作行为。落实《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全面开展重点监控工作,防止特别重大事故发生。改善安全监察工作条件,研究加强基层安全监察机构建设的措施,促进地方局配备现场安全监察必备设备和防护用品等。

(3)加大对重大活动和重点工程的安全保障力度 开展重大活动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全国安全监察、检验力量,支持相关省市做好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工作,完善保障工作方案。

(4)继续深化行政许可改革 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行政许可分级管理办法,提高地方审批发证比例。强化准入把关,调整许可条件,加大证后监管力度,严格实行淘汰退出制度。推行检验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考试、审批、监督三分离改革,将具体考试工作交由考试机构实施,加强对考试机构的监督。

(5)推进检验机构可持续发展 强化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加强检验机构装备建设和检验人员的继续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检验机构对安全监察工作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支撑的双重作用;积极探索改进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工作,强化检验责任意识;促进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科研工作规范化,推动RBI、TOFD、隐蔽管道不开挖检测和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

(6)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媒介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安全法制意识,继续做好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