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冷却液温度表:组成、功用与类型

冷却液温度表:组成、功用与类型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冷却液温度表的功用是指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目前多数汽车同时使用冷却液温度表与冷却液警告指示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密封套筒内装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双金属片2,上面绕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的一端通过接触片3与接线柱4相连,另一端经固定触点1搭铁。当电路接通冷却液温度不高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内双金属片2主要依靠加热线圈产生变形,故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内双金属片2需较长时间的加热,才能使触点分开。

冷却液温度表:组成、功用与类型

冷却液温度表(俗称水温表)的工作电路由冷却液温度表和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两部分组成,冷却液温度表被安装在组合仪表内,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被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的冷却水套上。冷却液温度表的功用是指示发动机的工作温度。目前多数汽车同时使用冷却液温度表与冷却液警告指示灯。冷却液温度表按结构形式不同分为电热式和电磁式两种。

1.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

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又被称为双金属片式冷却液温度表,其可与电热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或热敏电阻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配套使用。

1)电热式仪表-电热式传感器的冷却液温度表

(1)电热式仪表-电热式传感器的冷却液温度表的工作电路如图5-1-2所示。

图5-1-2 电热式仪表-电热式传感器的冷却液温度表的工作电路

1—固定触点;2,7—双金属片;3—接触片;4,5,10—接线柱;6,9—调节齿扇;8—指针;11—弹簧片

(2)结构特征。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密封套筒内装有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双金属片2,上面绕有加热线圈,加热线圈的一端通过接触片3与接线柱4相连,另一端经固定触点1搭铁。

(3)工作原理。当电路接通冷却液温度不高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内双金属片2主要依靠加热线圈产生变形,故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内双金属片2需较长时间的加热,才能使触点分开。触点被打开后,由于四周温度低散热快,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内双金属片2迅速冷却又使触点闭合。所以当冷却液温度低时,触点在闭合时间长而断开时间短的状态下工作,使流过冷却液温度表加热线圈中的平均电流值增大,冷却液温度表内双金属片7变形大,带动指针向右偏转指示低温。当冷却液温度高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内双金属片2周围温度高,触点的闭合时间短而断开时间长,流过冷却液温度表加热线圈中的平均电流值减小,冷却液温度表内双金属片7变形小,指针向右偏转角小而指示高温。

2)电热式仪表-热敏电阻式传感器的冷却液温度表(www.xing528.com)

(1)结构特征。热敏电阻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主要元件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即温度升高,电阻值下降;温度下降,电阻值上升。电热式仪表-热敏电阻式传感器的冷却液温度表工作电路如图5-1-3所示。

图5-1-3 电热式仪表-热敏电阻式传感器的冷却液温度表工作电路

1—触点;2,6—双金属片;3,7—加热线圈;4,10,11—接线柱;5,9—调节齿扇;8—指针;12—弹簧;13—热敏电阻;1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外壳

(2)工作原理。点火开关S闭合,冷却液温度表电路被接通。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热敏电阻14阻值较大,冷却液温度表电路电流较小,冷却液温度表加热线圈7温度低,冷却液温度表内双金属片6的变形量较小,指针8指示低温;当冷却液温度较高时,热敏电阻14阻值小,冷却液温度表电路电流较大,冷却液温度表加热线圈7温度高,冷却液温度表内双金属片6 的变形量较大,指针8 指示高温(向表板顺时针方向偏转)。

2.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

(1)结构。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一般由电磁式仪表和热敏电阻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组成,而且不需要电源稳压器。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的工作电路如图5-1-4所示。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内有两个互成一定角度的铁芯,铁芯上分别绕有磁化线圈,其中磁化线圈L1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串联,磁化线圈L2 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并联,两个磁化线圈的铁芯下端对着带指针的偏转衔铁。

图5-1-4 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的工作电路

(a)电磁式水温表工作电路;(b)电磁式水温表等效电路

(2)工作原理。当冷却液温度低时,由于热敏电阻传感器的阻值大,电磁线圈L1 上的分压值较低,所以L2 中的电流小,而L1 中的电流大、磁场强,吸引衔铁向低温方向偏转,使指针指向低温处;当冷却液温度高时,由于热敏电阻传感器的阻值减小,电磁线圈L1 上的分压值增大,所以L2 中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强,吸引衔铁逐渐向高温方向偏转,使指针指向高温处。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水温一般在85 ℃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