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V带传动的参数及选用原则

V带传动的参数及选用原则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V带传动中,带的型号应根据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选取。图6-1-11V带的标记2.V带传动的平均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普通V带的传动比i≤7 ,常用2~7。因此,一般两带轮中心距在0.7~2范围内,d1、d2分别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的直径。对于普通V带传动,一般要求小带轮包角α≥120°。V带传动的包角计算公式为平带与平带轮间的小带轮包角不得小于150°。

V带传动的参数及选用原则

1.V带的型号

普通V 带的型号已经标准化,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Y、Z、A、B、C、D、E 等型号,其传动能力也由小到大。其中E型截面积最大,其传递功率也最大,如图6-1-10所示。生产现场中使用最多的是A、B、C三种型号。

图6-1-10 普通V带的七种型号

普通V带的标记由带型、带长和标准号组成。

例如:A-1400 GB/T 1171-1996 表示A型普通V带,基准长度为1400mm。

窄V带分为SPZ、SPA、SPB、SPC四种型号。

V带的标记一般压印在V带的外表面上,以供识别与选用,如图6-1-11所示。V带传动中,带的型号应根据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选取。

图6-1-11 V带的标记

2.V带传动的平均传动比

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传动比的大小反映了传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转矩变化的程度。对于带传动,其平均传动比用i表示,图6-1-12中的n1、n2分别为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转速,d1、d2分别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的直径,带传动平均传动比的计算公式为

图6-1-12 带传动示意图

式中:n1——主动轮转速,单位r/min;

n2——从动轮转速,单位r/min;

d1——主动轮直径,单位mm;

d2——从动轮直径,单位mm。

普通V带的传动比i≤7 ,常用2~7。(www.xing528.com)

3.中心距

中心距a是两带轮中心线的长度,如图6-1-13所示。两带轮中心距越大,带传动能力越强;但中心距过大,又会使整个传动尺寸不够紧凑,在高速时易发生振动,反而会降低带的传动能力。因此,一般两带轮中心距在0.7(d1+d2)~2(d1+d2)范围内,d1、d2分别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的直径。

4.包角

包角是指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的圆心角,如图6-1-13所示。包角的大小反映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包角越小,接触弧越短,接触面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总和也就越小。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传动的传动能力。

为了提高带传动的承载能力,包角不能太小。对于普通V带传动,一般要求小带轮包角α≥120°。由于大带轮的包角总大于小带轮包角,因此只需验算小带轮的包角是否满足要求。

V带传动的包角计算公式为

平带与平带轮间的小带轮包角不得小于150°。

5.V带带速

v为传动带的速度,单位m/s,传动带的速度为

式中:v——线速度,单位m/s;

n1——主动轮转速,单位r/min;

n2——从动轮转速,单位r/min;

d1——主动轮直径,单位mm;

d2——从动轮直径;单位mm。

普通V带带速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普通V带的传动。若带速过低,则在传递功率一定情况下,所需的有效圆周力过大,因此易于发生打滑现象;若带速过高,离心力又会使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小,降低传动能力。带速一般取5~25m/s 适宜;否则要调整带轮的直径,以调整带速。

6.V带的根数

V带的根数影响传动能力。根数多,传动功率大,但为了使各根带受力比较均匀,带的根数不宜过多,通常带的根数z小于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