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障分析:CVT绝缘油数据正常的可能原因

故障分析:CVT绝缘油数据正常的可能原因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油化班对该CVT绝缘油进行检验,各项数据正常。

故障分析:CVT绝缘油数据正常的可能原因

2017年,发现某站110kVⅠ母B相CVT二次电压输出为0V,高压专业人员遂对其开展诊断试验,该CVT铭牌参数如表4-1所示。

表4-1 CVT铭牌

由于CVT铭牌显示额定中间开路电压为20kV,所以根据110kVCVT电容C1、C2 分压原理可知,CVT 电容单元分压比为K=20 kV/(110/kV)=0.315,第一个绕组a1x1的变比为 K1=(110/kV)/(100/V)=1100,第二个绕组a2x2的变比为K2=(110/kV)/(100/V)=1100,剩余绕组afxf变比为K3=(110/kV)/(100V)=635。同理,根据铭牌参数中的额定中间开路20kV及各二次绕组输出电压,可以算出中间变压器的理论变比,Ka1x1=20kV/(100/V)=346.5,Ka2x2=346.5,Kafxf=200。

4.1.1.1 正接法测试

如图4-3所示为正接法测试CVT的介质损耗及电容量的接线示意图,由于X端已经悬空,二次绕组接线也一并解开,因此整个电磁单元未接入测试回路,电磁单元对电容单元的电容量和介损值影响不大。

图4-3 正接法测量CVT介损及电容量

表4-2 历次例行及诊断试验介损及电容量试验数据

如表4-2所示为该CVT历次例行试验介损和电容量数据,以及此次诊断的试验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正接法测得的整体电容量与铭牌电容量初值差为(21.14-20.78)÷21.14×100=1.7%,根据《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DL/T393—2010),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容量初值差不超过±2%(警示值),该CVT电容量初值差满足规程要求;诊断时,但介损纵向变化增量明显,为(0.0012-0.00095)÷0.00095×100=26.3%。

4.1.1.2 自激法介损及电容量测试

如图4-4所示为自激法测量CVT介损及电容量的原理图,试验通过从CVT二次端af和xf的低压反向升压而获得试验高电压(受δ端子的绝缘水平限制,通常选择2kV或2.5kV),并完成参数测试,试验数据如表4-3所示。

图4-4 自激法测量CVT介损及电容量

表4-3 自激法测试CVT介损及电容量数据

测试结果显示上节电容量及介损变化不显著,下节不能测试出电容量值,且介损测试结果超标。

4.1.1.3 变比测试

首先,采用AI-6000K介损测试仪测量CVT的变比,其试验原理图如图4-5所示。AI-6000K输出试验电压为10kV,一次加压端子为A,δ端和X端短路接地,保持与运行状态一致。(www.xing528.com)

图4-5 AI-6000K测试CVT变比

如表4-4所示为AI-6000K介损测试仪测得的CVT变比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测试方法测得的变比数据严重偏离实际,和铭牌变比相差甚远。

表4-4 AI-6000K介损测试仪测试CVT变比

再采用HS1000B互感器变比测试仪测试该CVT变比,该仪器有两种测试方式:

(1)仪器输出电压为10V,一次接线端子为A和δ,CVT一次尾端δ与中间变压器尾端X短接,如图4-6所示,变比数据如表4-5所示。

(2)解开X、δ之间的短接连片,设置仪器输出电压为10V,一次接线端子为X和δ,上节分压器高压接线端A悬空,如图4-7所示,变比数据如表4-6所示。

图4-6 互感器测试仪测试CVT变比(一次端子为A和δ)

表4-5 互感器变比测试测量CVT变比(一次端子为A和δ)

从表4-5中可以看出,互感器变比测试测得的CVT变比与铭牌值相近,但仍存在较大的误差,3组二次绕组的变比误差均超过4.5%。

图4-7 互感器测试仪测量CVT变比(一次端子为X和δ)

表4-6 互感器变比测试测量CVT变比(一次端子为X和δ)

从图4-7可以看出,该测试原理图实际测量的是CVT中间变压器的变比,其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均小于1%,如表4-6所示,因此可以认为CVT中间变压器无异常。

油化班对该CVT绝缘油进行检验,各项数据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