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类氧化物生成的规律分析

B类氧化物生成的规律分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中硫氧比值越低,以Al脱氧的钢种生成的Al2O3夹杂物含量就越多。其次,残铝量一般应控制在0.015%~0.030%,否则同样会增加Al2O3夹杂物。这些坚硬的、形状不规则的Al2O3夹杂物能将基体划伤,并在夹杂物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场,直至在交界面处形成空隙或裂纹。图3-36 82B钢棒材拉伸断口上的单颗粒Al2O3夹杂物图3-37 上图Al2O3夹杂物的X射线元素面分布图

B类氧化物生成的规律分析

钢中硫氧比值越低,以Al脱氧的钢种生成的Al2O3夹杂物含量就越多。从夹杂物的性质和形态来看,硫氧比值较低时,硫含量相应较低,钢中则生成孤立的氧化夹杂物(如Al2O3)。Al2O3线膨胀系数小,严重降低钢的疲劳寿命。适当提高硫含量,生成的MnS包围在氧化物周围,形成硫氧共生夹杂物,大大减轻了氧化物单独存在时的危害,从而提高钢的疲劳强度。但硫氧比过高,反而会增加钢中的硫含量,因过高的硫含量产生大量单个的MnS夹杂物,破坏了钢的连续性。

脱氧后要加强吹氩搅拌,使悬浮于钢液中的Al2O3夹杂物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上浮,最大限度地降低钢中氧含量,减少夹杂物数量。但吹氩强度过大,不仅会产生严重的混渣现象,还会造成钢液裸露,达不到降低夹杂物的目的。因此,搅动速率控制在60~70(标准)L/min较为合适。其次,残铝量(质量分数)一般应控制在0.015%~0.030%,否则同样会增加Al2O3夹杂物。

此类夹杂物为钢中内生夹杂物。在镇静钢中,采用有Al的脱氧工艺即用Fe-Al或Al脱氧时,产生的Al2O3夹杂物是常见氧化夹杂物中对钢质影响最大的一类,它属于脆性不变形夹杂物,与基体的热变形能力差异较大。在热加工应力作用下,大块的Al2O3脆性夹杂物变形破碎成具有尖锐棱角的夹杂物,并呈链状分布在基体中。这些坚硬的、形状不规则的Al2O3夹杂物能将基体划伤,并在夹杂物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场,直至在交界面处形成空隙或裂纹。在中高碳钢,尤其在重轨钢中,Al2O3夹杂物在周期应力的作用下,会成为疲劳源,最终因疲劳裂纹的扩展造成大块金属脱落的“掉块”而导致钢的断裂。根据国内客车运行和制动的条件,应用断裂力学理论计算表明,当Al2O3夹杂物尺寸大于26μm时,就可使之成为疲劳裂纹源。因此在重轨的有关标准中,对非金属夹杂物Al2O3要求特别严,即“B类夹杂物不大于1级”,如图3-36和图3-37所示。

978-7-111-36066-7-Chapter03-48.jpg(www.xing528.com)

图3-36 82B钢棒材拉伸断口上的单颗粒Al2O3夹杂物

978-7-111-36066-7-Chapter03-49.jpg

图3-37 上图Al2O3夹杂物的X射线元素面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