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网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优化方案

农网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作现场应配备灭火设备,并禁止吸烟。(二)跌落式熔断器的运行维护熔断器具额定电流与熔体及负荷电流值是否匹配合适,若配合不当必须进行调整。电容器组在正常情况下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和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确定。

农网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优化方案

一、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检修作业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1)防人身触电。正确履行安全组织措施,严格执行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防高空坠落。作业人员“两穿一戴”,使用架梯登高专人扶持,高空作业不得失去安全带的保护。

(3)防意外伤害。作业现场设置安全防护区。

(4)防高空落物。工具、材料用绳索传递,且系绑牢固,禁止上下抛掷。

(5)防重物挤压伤人。起重作业应专人指挥。

(6)防火灾。工作现场应配备灭火设备,并禁止吸烟。油罐等应有明显的防火标志。

二、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一)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维护

(1)正常巡视周期及内容(参照本章模块1)。

(2)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变压器增加巡视检查次数。

1)新设备或经过检修、改造的变压器在投运72h内。

2)有严重缺陷时。

3)气象突变(如大风、大雾、大雪、冰雹寒潮等)时。

4)雷雨季节特别是雷雨后。

5)高温季节、高峰负载期间。

(3)变压器的投运和停运。

1)新的或大修后的变压器投运前,除外观检查合格外,应有出厂试验合格证和试验部门的交接试验合格证。

2)停运满一个月者,在恢复送电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投运。

3)搁置或停运6个月以上变压器,投运前应做绝缘电阻和绝缘油耐压试验。

4)干燥、寒冷地区的排灌专用变压器,停运期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8个月。

(4)变压器分接开关的运行维护。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在变换分接时,应作多次转动,以便消除触头上的氧化膜和油污。在确认变换分接正确并锁紧后,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分接变换情况应作记录。

(二)配电变压器的检修

1.检修周期

大修:一般5~10年1次。

小修:一般每年1次。

2.检修项目

(1)大修项目。变压器吊芯,对绕组、引线、铁芯、分接开关的检修,以及密封胶垫的更换、绝缘进行干燥处理、变压器换油等。

(2)小修项目。调整油位、检查压力释放阀、调压装置、接地系统、密封状态,处理渗漏油、检查导电接头、清扫油箱和附件,以及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的测量和试验。

三、跌落式熔断器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一)正常巡视周期及内容

巡视周期参照本章模块1,检查中发现以下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1)熔断器的消弧管内径扩大或受潮膨胀而失效。

(2)触头接触不良,有麻点、过热、烧损现象。

(3)触头弹簧片的弹力不足,有退火、断裂等情况。

(4)机构操作不灵活。

(5)熔断器熔丝管易跌落,上下触头不在一条直线上。

(6)熔丝额定容量不合适。

(7)引线相间距离小于300mm,对地距离小于200mm,跌落式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小于500mm,跌落熔断器安装倾斜角超出15°~30°范围。

(二)跌落式熔断器的运行维护

(1)熔断器具额定电流与熔体及负荷电流值是否匹配合适,若配合不当必须进行调整。

(2)熔断器的操作须仔细认真,特别是合闸操作,用力适当,并使动、静触头接触良好。

(3)熔管内必须使用标准熔体,禁止用铜丝铝丝代替熔体,更不准用铜丝、铝丝等将触头绑扎住使用。

(4)对新安装或更换的熔断器,必须满足规程质量要求,熔管安装角度在15°~30°范围内,经分合操作3次以上,指示正常。

(5)熔体熔断后应更换新的同规格熔体,不可将熔断后的熔体联结起来再装入熔管继续使用。

(6)对熔断器进行巡视时,如发现放电声,要尽早安排处理。

(三)跌落式熔断器的检修

跌落式熔断器属于保护类设备,因此必须保证有良好的运行状态。发现缺陷时,一般整支或整组进行更换。

四、柱上开关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柱上断路器运行维护的正常巡视周期参照本章模块1,柱上开关的检修以真空断路器为例,具体检修项目如下。

(1)外部整理。支架高度、水平倾斜度的检查调整,各相进、出线安装距离检查整理,绝缘套管防污,箱体清扫。

(2)电气连接点检修。真空开关的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导电良好,必要时涂抹导电膏或电力复合脂。不同金属连接,采取过渡措施。

(3)操作机构调整。各转动的部位连接牢固,转动灵活,不得有卡阻现象,并涂抹润滑脂。检查手动及电动储能机构,分、合闸操作正常,机械良好、无异声。

(4)二次回路整定校试、接点紧固,集成模块检查或更换。

(5)绝缘电阻测量。断路器本体、绝缘拉杆使用2500V兆欧表,电阻不小于1000MΩ,二次回路绝缘电阻采用1000V兆欧表,绝缘电阻值大于10MΩ。

(6)主回路交流耐压试验。在分、合闸状态下分别进行,1min(相对地)耐受电压42kV、(断口)耐受电压48kV,应无击穿,无发热,无闪络。

(7)外壳接地电阻和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测,一般不应大于10Ω。

(8)安装设备运行编号、相序标识和警示标志等。

五、避雷器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避雷器巡视检查:与被保护的配电装置同时进行巡视检查,详情参照本章模块1,具体检修内容及要求如下所述。

(一)避雷器常见问题

(1)避雷器安装支架锈蚀严重、结构松动。

(2)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松脱。

(3)避雷器安装固定螺栓松动。

(4)表面严重脏污。

(5)避雷器引下线脱落、丢失,接地线绝缘护套破损,接地体外露、严重锈蚀,在埋设范围内有土方工程

(6)避雷器运行中爆炸烧毁,引起线路接地或短路。(www.xing528.com)

(7)氧化物避雷器合成外套老化。

(8)接地电阻不合格。

(二)避雷器的检修

(1)避雷器属于保护类设备,因此必须保证有良好的运行状态。发现避雷器本体缺陷时,一般整支或整组进行更换。

(2)避雷器安装支架的防腐、调整或更换工作。

(3)避雷器引上线与引下线的紧固或更换工作。

(4)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点老化处理。

(5)接地电阻测量及接地体加装敷设。

六、电容器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一)电容器的运行维护

(1)室内安装的低压电容器的总容量在50kVA以下时,采用封闭式负荷开关控制和操作。50kVA及以上电容器组,可用交流接触器或自动开关。开关容量应按电容器组总电流的1.5倍选取。安装在10kV架空线路上的电容器组采用跌落式熔断器控制和操作。电容器的保护熔丝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2~1.3倍进行整定。

(2)电容器组在正常情况下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和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确定。

(3)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断开电容器组开关,使其退出运行。

1)当长期运行的电容器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的1.1倍,或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以及电容器外壳温度超过规定值时。

2)及装有功率因数自动控制器的电容器,当自动装置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退出运行,并应将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改为手动,避免电容器组因自动装置故障频繁投切。

3)电容器连接线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4)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装置有严重异常响声。

5)电容器外壳有较明显异形膨胀时。

6)电容器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7)电容器喷油起火或油箱爆炸时。

8)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不查明原因不得将电容器组合闸送电。

a.当配电室事故跳闸,必须将电容器组的开关拉开。

b.当电容器组开关跳闸后不准强送电。

c.熔断器熔丝熔断后,不查明原因,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二)电容器的检修

(1)检修周期。根据制造厂对检修周期要求,或经过外观检查、电容值试验,判定电容器存在内部故障时,应进行检修。

(2)检修内容。

1)电容器组的保护回路及控制回路(投切)开关装置的检修、实验。

2)连接线检查与更换。

3)电容器本体故障时应整只或整组更换,但不得改变其额定容量。

4)放电接地装置的检查、实验与更换。

5)绝缘部件的清洁去污或更换。

七、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检修

(一)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

1.检查周期

(1)变(配)电所的接地装置一般每年检查一次。

(2)根据车间或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对接地线的运行情况一般每年检查1~2次。

(3)各种防雷装置的接地装置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查一次。

(4)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运行情况一般每3~5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一次。

(5)手持式、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在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1~3年测量一次。

2.检查项目

(1)接地引线有无破损及腐蚀现象。

(2)接地体与接地引线连接线夹或螺栓是否完好、紧固。

(3)接地保护管是否完整。

(4)接地体的接地圆钢扁钢有无露出、被盗、浅埋等现象。

(5)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6)电气设备检修后,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是否牢固可靠。

(二)接地装置的检修

1.接地装置常见缺陷

(1)接地体锈蚀。

(2)外力破坏,如撞击、被盗等。

(3)假焊、地网外露。

(4)接地电阻超过规定值。

2.接地装置检修

(1)接地体锈蚀的处理:对埋设部分接地体,应挖去表层泥土,视锈蚀情况,进行防锈或补焊钢筋,再覆土整平并做好记录。对于锈蚀严重的接地体,应及时进行更换。

(2)外力破坏、假焊和接地网外露的处理方法。

1)轻度外力破坏变形,可进行矫形复位,同时设置警示标志。

2)发现接地网有假焊缺陷,应进行补焊,同时重新测量接地电阻,并做好记录。

3)由于水土流失或人为取土,造成接地体外露,应及时进行覆土工作,必要时可设置保护电力设施的警示标志。

(3)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1)应尽量利用杆塔金属基础,钢筋水泥基础,水泥杆的底盘、卡盘、拉线盘等自然接地。

2)应尽量利用杆塔基础坑深埋接地体。

3)利用化学降阻剂,降低接地电阻,尽量不要用食盐等有腐蚀性的物质。

4)换土,但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