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成本管理原则分析

施工成本管理原则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施工开始之前进行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规划,制定或修订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施工阶段重在执行成本规划,落实降低成本措施,实行成本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修正目标和评价目标。成本控制作为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的开展也要遵循目标管理的原理。

施工成本管理原则分析

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但是,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并据此进行分析、考核评比。

2.全面成本管理原理

长期以来,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三重三轻”问题,即重实际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轻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对其影响因素的控制;重施工成本的计算分析,轻采购成本、工艺成本和质量成本;重财会人员的管理,轻群众性的日常管理。因此,为了确保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达到成本最低化目的,必须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3.成本责任制原则

为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作保证。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班组和个人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目标负责,以做到层层保证,定期考核评定。成本责任制的关键是划清责任,并要与奖惩制度挂钩,使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都来关心施工项目成本。

4.动态控制原则

项目施工是一次性行为,其成本控制应更重视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在施工开始之前进行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规划,制定或修订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施工阶段重在执行成本规划,落实降低成本措施,实行成本目标管理。成本控制应随施工过程连续进行,与施工进度同步。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建立灵敏的成本信息反馈系统,使成本责任人能及时获得信息,纠正偏差。(www.xing528.com)

5.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所谓成本管理有效化,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促使施工项目经理部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二是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成本管理有效性:①采用行政方法,通过行政隶属关系,下达指标,制定实施措施,定期检查监督;②采用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经济手段实行管理;③用法制方法,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规定,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使人人照章办事,用法律手段进行成本管理。

6.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施工生产既是消耗资财人力的过程,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其成本控制也应坚持增收与节约相结合的原则。

7.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式。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修正目标和评价目标。成本控制作为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的开展也要遵循目标管理的原理。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是PDCA(Plan、Do、Check和Action)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