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动态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成本管理的内容,承包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核算与分析、考核等内容。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按照动态成本管理的原则和成本管理的内容,承包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核算与分析、考核等内容。

4.3.1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控制和降低成本的潜力指明方向,作为计划期降低成本决策的参考;二是为施工承包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降低成本指明途径,也是编制增产节约计划和制定降低成本措施的依据。

成本预测的方式有定性和定量方法两大类。定性预测成本的方法要依赖预测者的素质和主观判断能力,常用方法是调查研究判断法,以座谈会和咨询调查的方式进行。定量方法是利用数学模型来进行推测、计算未来成本费用的数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有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等。下面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一元线性回归在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例6.2】 某施工队2005年1~12月份成本核算资料如表6.5所示。

表6.5 成本核算资料表

该施工队2006年1月份预算成本为190万元,2月份预算成本为250万元,要求预测实际成本。求出降低成本的预测数,并算出公司的成本盈亏平衡点。

解:(1)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函数关系式为:

式中:y为实际成本;x为预算成本;a、b为系数。

(2)由表6.6中的数据计算各系数如下:

表6.6 成本统计数据计算表

续表

将a、b代入函数关系式,则该施工队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函数关系式为:

y=99.4+0.52x

(3)设y=x为辅助关系式,解方程组见图6.9所示。

将(b)式代入(a)式得:

y=a+bx x(1-b)=a x=a/(1-b)

x=a/(1-b)=99.4/0.48=207.008万元

即该施工队成本盈亏平衡点为:207.008万元。

(4)根据函数关系式预测2006年1月份和2月份的实际成本:

2006年1月份:y1=99.4+0.52×190=198.2万元;

预测说明:2006年1月实际成本将比预算成本超出8.2万元。

2006年2月份:y2=99.4+0.52×250=229.4万元;

预测说明:2006年2月份实际成本将比预算成本降低20.6万元。

考查式(6.12)即y=a+bx,再结合图6.9可看出:

图6.9 盈亏平衡分析图

式中:a、v分别为固定和可变成本;x0为收支平衡点的预算成本收入(保本点);x为工程价款收入中的预算成本。

令:

式中:A为经营安全额;A1为经营安全率。

经营安全额表明从目标预算成本到收支平衡点预算成本之间的差额大小,两者差额越大,企业的经营就越安全可靠。因此,它表明施工企业在完成一定的施工产值时所面临的经营安全程度。

经营安全率是反映施工企业经营形态的重要标志,经营安全率越高,说明成本不超支的保险因素越大,成本降低越可靠。相反,则企业有超支的危险。

要想实现目标成本降低额达到预算成本,首先要确定目标成本降低额,然后针对这个目标,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使用,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才能达到预测的目的。

【例6.3】 续[例6.2]知,a=99.4,b=0.52,则该施工队收支平衡点的预算成本为:

2006年1月份经营安全额 A=190-207.08=-17.08万元

计算结果出现负数,说明1月份若以198.2万元为目标预算成本,经营没有安全性,势必要发生超支,除非采取降低成本措施,降低变动成本率。(www.xing528.com)

计算结果表明,2月份若以250万元为目标成本,经营安全性较大,使成本降低额达到8.24%。

4.3.2 成本费用计划及其内容

成本费用计划是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在多种成本费用预测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论证、判断之后,以货币形式预先规定计划期内生产的耗费和成本所要达到的水平,并且确定各个成本项目比上期预计要达到的降低额和降低率,提出保证成本费用计划实施所需要的主要措施方案。它是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

施工项目成本费用计划主要包括:降低成本计划、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等。

4.3.3 成本费用控制及其程序

成本费用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成本费用标准,对影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调节,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使项目实际成本费用控制在计划范围内,保证实现成本费用目标。

成本费用控制的程序是,首先是制定出成本费用控制的标准,其形式有多种,主要有目标成本、成本计划指标、费用预算、消耗定额等。其次是实施成本费用控制,就是对成本费用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际成本费用和成本费用标准的比较,计算成本费用差异数额,分析成本费用脱离标准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造成成本费用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即差异的确定。最后是进行差异的消除,其具体做法是:提出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或修订成本费用标准的建议,并对成本费用差异的责任部门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奖惩,采用措施改进工作,达到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

4.3.4 成本费用核算及其办法、内容

成本费用核算,是审核、汇总、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费用发生额和计算产品成本工作的总称。

一个施工企业常常同时承包若干个工程项目,每个工程项目又包含若干个单位工程,这些工程在规模上有大有小,在工期上有长有短,在施工时间上可能平行或交叉,在施工地点上可能形成相互影响。对此,成本核算对象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管理的要求,具体进行划分。例如:

1)对于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或者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可以根据需要按工程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2)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如果若干个单位工程结构类型、施工地点相同,开竣工时间接近,可以合并成一个成本核算对象。建筑群中如有创全优的工程,则应以全优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并严格划清工料费用。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要以谁受益、谁负担为基准,计入受益成本核算对象,杜绝少计、漏计现象。其内容包括人工费核算、材料费核算、结构件费核算、机械费核算、其他直接费核算和间接费用的核算。

4.3.5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成本费用分析是根据成本费用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全面分析了解成本费用变动情况,系统研究成本费用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达到寻找降低成本费用潜力的目的。

成本费用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主要包括实际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的对比分析、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的对比分析、实际采用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对比分析和各种费用实际发生额与计划支出额的对比分析等)、相对数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这里仅详细介绍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把项目施工成本综合指标分解为各个项目联系的原始因素,以确定引起指标变动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成本费用分析方法,它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以便查明原因,明确主要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程度大小时,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叫连环代替法,也叫连环替代法。

采用连环代替法分析因素分析的基本过程为(步骤):

1)以各个因素的计划数为基础,列出数学表达式,作为替换的基础。

2)以每个因数的实际数依次替换其计划数,有几个因数就替换几次。每次替换后,要分别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变动结果,然后逐一与上次替换的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该项因素的影响程度。

3)将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就是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差额。

【例6.4】 某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标准层的商品混凝土的实际成本(y)、目标成本情况进行了比较,数据见表6.7:

表6.7 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表

解:分析对象是商品混凝土成本,其成本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额为1.2226万元。该指标是由产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所构成。以目标值24.96万元为分析替代的基础。

采用连环代替法对上述三个因素分别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过程和结果如表6.8所示。

表6.8 商品混凝土成本变动因素分析表

由上表结果可知,各因素影响之和=1.2226万元,与表6.7中的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总差额相等。

4.3.6 施工项目成本费用考核

成本费用考核是指在财务报告期结束时,通过把报告期成本实际完成数额与计划指标、定额指标或预算指标进行对比,来审核和考察成本完成情况、评价成本费用管理水平的一项管理工作。

施工项目的成本考核,特别要强调施工过程中的中间考核。这对具有一次性特点的施工项目来说很重要。因为通过中间考核发现问题,还能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纠正。而竣工后的成本考核,虽然也很重要,但对成本管理的不足和由此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

施工项目的成本考核,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对项目经理的考核;二是项目经理对所属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考核。通过以上的层层考核,督促项目经理、责任部门和责任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责任成本,从而形成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层层保证体系。

(1)企业对项目经理考核的内容

1)项目成本目标和阶段成本目标的完成情况。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3)成本计划的编制和落实情况。

4)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责任成本的检查和考核情况。

5)在成本管理中贯彻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的执行情况。

(2)项目经理对所属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考核的内容

1)对各部门、本岗位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①本部门、本岗位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②本部门、本岗位成本管理责任的执行情况。

2)对各施工队的考核内容。①对劳务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和承包内容的执行情况;②劳务合同以外的补充收费情况;③对班组施工任务单的管理情况,以及班组完成施工任务后的考核情况。

3)对生产班组的考核内容(平时由施工队考核)。以分部分项工程成本作为班组的责任成本,以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为依据,与施工预算进行对比,考核班组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