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M成本管理:革新施工过程

BIM成本管理:革新施工过程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当前基于BIM理论,应该把建模与算量软件分开。基于BIM的成本管理的应用成本管理分为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策划三个阶段:①成本核算阶段重核算,属于事后型,强调算得快,算得准。在施工阶段,基于BIM技术支持的精细化管理、5D成本管理,可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与可视化。实现基于BIM的工程造价,iTWO软件中,可以得出六组工程量和四组单价。

BIM成本管理:革新施工过程

(1)成本管理概述

纵观建筑市场,从利润点阶段利润的变化,不难看出高额利润由高走低的过程。建筑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企业和施工企业对成本的重视,也催生了建企老总“重开源(营销)、轻节流(成本)”的短时观念,导致目前国内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整体相对落后。

同时,国内也有一大批标杆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并形成了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典型阶段——由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转变到成本管控。

在实现大成本管理理念下的成本精细化管控。从关注“算得清,算得准”转变到成本的“可知,可控”。

成本策划依靠最新技术的支撑,得以逐步实现从2010年开始形成的,基于BIM技术支持的精细化管理5D成本管理,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与可视化

(2)基于BIM的造价解决思路

在BIM中造价模型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扩展BIM维度,附加造价功能模块,在BIM建模软件上直接出造价,BIM与造价相互关联,模型变,造价随之而变。但是这种方法与我国现行的计价规则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计算规则的问题,这就不能把工程量精确计算出来,误差很大。第二种是造价模块与BIM模型分离,把BIM中的项目信息抽取出来导入造价软件中或与造价软件建立数据链接。

以前,国内算量软件的操作模式是:先建模,再定义构件属性,之后是套定额,然后计算,最后得到工程量数据。而当前基于BIM理论,应该把建模与算量软件分开。早在1975年,被誉为“BIM之父”的Chuck Eastman教授就提出未来不是一款软件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首先,建模软件的专业化是任何算量软件不能比拟的,能精确表达虚拟项目尺寸,各个构件之间有逻辑关系,能充分表达现实当中的工程项目。其次,在一个BIM软件中扩展维度算量,对于这种情况数据量是非常大的,对于软件的运行以及硬件的要求非常高。

本项目采用的iTWO软件采用第二种造价模式,即造价模块与BIM模型分离,这种模式代表了未来造价技术的发展方向,与BIM5D概念是一脉相承的。

(3)基于BIM的成本管理的应用

成本管理分为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策划三个阶段:

①成本核算阶段重核算,属于事后型,强调算得快,算得准。

②成本控制阶段强调对合理目标成本的过程严格控制,追求成本不突破目标,属于事中型,落地的关键在于,将目标成本分解为合同策划,用于指导过程中合同的签订及变更,并在过程中定期将目标成本与动态成本进行比对。

③成本策划阶段解决的是前期目标成本设置的合理性问题,强调“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好每分钱”“花小钱办大事”,追求结构最优。

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成本策划到目标实现,过程的动态掌握,使得成本管理可知、可控和可视。由知道“该花多少钱”到“花了多少钱”全过程全貌信息的掌控,真正实现从“不忘本”到“知本家”的转化和升级。

本案例利用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方法,从管理一个点扩展到一个大型“矩阵”,为造价控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算量模块完成各专业工程量的计算和统计分析。计价模块作为造价管理平台,更多的日常造价管理活动将在此平台上展开,实现对海量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收集和积累,完成工程造价数据的采集、汇总、整理和分析。通过建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及项目成本控制,通过项目积累,在基于模型的成本数据库中沉淀经验数据,进行成本测算。

在设计阶段,快速进行成本估算,形成目标成本并作为项目控制的基线,根据含量指标进行限额设计。

在招标采购环节,材料价格库则是现场材料价格认定的重要依据。(www.xing528.com)

在施工阶段,基于BIM技术支持的精细化管理、5D成本管理,可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精细化与可视化。

实现基于BIM的工程造价,iTWO软件中,可以得出六组工程量和四组单价(见表6-1)。

6-1 六组工程量和四组单价

978-7-111-59702-5-Chapter06-63.jpg

在六组工程量和四组单价基础上,可以得出15种成本数据分析(见表6-2)。

6-2 15种成本数据分析

978-7-111-59702-5-Chapter06-64.jpg

本案例中,成本管理具体的应用点如下:

①实现模型与造价信息之间的双项“数据流”,使得BIM模型能够附加从计价模块中返回的详细造价信息。

②得到详细的造价信息后,与进度信息结合,随着形象进度的动态展示,可以实时生成5D模拟,进行成本与进度的动态评估与分析。

③应用采集器完成成本数据采集,将工程实际过程中采用的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直观的对比分析。

④自动绘出:BCWS、ACWP、BCWP曲线。

⑤计算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

⑥生成评估和分析需要的报告。

⑦为施工现场和传播管控提供直观可视的解决方案。

⑧为工程量和进度提供直观的数据统计功能。

工程的计量工作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计算难度大,要在项目全周期不断地统计、拆分、组合和分类汇总各时间段和施工段工程量数据更是困难,造价工程师专业性是无法取代的,所以工料测量师和造价工程师不会消失,但是会随着BIM技术的成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使造价工程师的专业丰富度更高、更广。其次,造价BIM模型的完善和成熟度责任主体依然在于造价咨询机构,需要对设计BIM模型进行完善和修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