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BIM的成本管理:应用架构优化

基于BIM的成本管理:应用架构优化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BIM的成本测算与控制技术的应用架构如图7-1所示,通过BIM平台软件集成BIM基础软件和BIM专业软件所产生的信息,建立全专业的综合BIM模型,并通过BIM模型实现施工项目过程的管理,实现成本预测、成本的动态控制及多维度成本对比分析,发现成本异常时及时纠偏,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基于BIM算量的各专业模型、措施模型等,可以进行碰撞检查。

基于BIM的成本管理:应用架构优化

基于BIM的成本测算与控制技术的应用架构如图7-1所示,通过BIM平台软件集成BIM基础软件和BIM专业软件所产生的信息,建立全专业的综合BIM模型,并通过BIM模型实现施工项目过程的管理,实现成本预测、成本的动态控制及多维度成本对比分析,发现成本异常时及时纠偏,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图7-1)。

978-7-111-57480-4-Chapter07-1.jpg

图7-1 总体解决方案

1.基础数据层

基础数据层主要是通过长期积累,通过分析整理形成企业的成本数据库、构件库、工艺工法库及一定时期的市场价格信息。它是企业施工效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对提高项目成本测算与控制的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

2.BIM平台层

在项目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对应BIM模型的精细度是不同的,因此在投标阶段建立的是算量模型,在施工阶段建立的是成本模型。成本模型可以在算量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深化生成,实现模型数据的传递,降低建模的工作量。

3.应用层

在投标阶段,主要是进行碰撞检测,修改模型使算量更加精确。在通过模型算量后,将算量数据导入计价软件,结合企业积累的成本数据库和市场询价,形成投标前测算成本。在此阶段,还可以把算量模型导入集成平台中进行施工模拟,通过可视化方法优化施工方案及成本。具体应用为以下几项。

(1)碰撞检测。基于BIM算量的各专业模型、措施模型等,可以进行碰撞检查。通过碰撞检查发现各种碰撞问题,优化算量模型,提高算量的准确性,为投标前成本测算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在做碰撞检测时,发现碰撞后需要修改算量模型,然后再进行碰撞检测,此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所有碰撞问题全部解决。

(2)施工模拟。在完成碰撞检查后,可以基于投标所做的进度计划,将模型中的构件与时间关联,模拟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为合理报价提供参考依据。在投标讲解时,可以给客户做技术标讲解,展现公司的技术水平,提高中标的概率。

(3)投标前成本测算。在完成碰撞检测及施工模拟的基础上,对投标清单工程量进行快速复核和优化资源,将工程量清单导入预算软件,并通过不平衡报价等手段,完成投标前成本测算。

在施工阶段,通过模型及各种项目相关数据的集成,可以实现目标成本测算、总计划成本编制、成本控制以及成本分析。具体应用为以下几项。(www.xing528.com)

(1)目标成本测算。依据BIM成本模型中集成的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单特征及做法的大量信息,依据清单项目特征、施工组织方案等信息自动套取企业定额进行组价,或与企业成本数据库、历史工程库中相似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进行匹配,实现快速组价,形成合理的目标成本。

(2)总成本计划。在BIM5D(成本模型)中,可以通过不同施工方案的进度模拟,依据每个构件关联的时间和预算信息,自动统计出各方案相应时间点消耗的人材机数量和资金需求,实现快速制定合理的成本内控计划。

比如项目材料成本控制,在BIM5D模型中可以基于进度计划,得到计划完成的模型,并自动统计计划完成工程量。根据模型集成预算信息,进而可以得到材料需用量,快速准确地编制材料需求计划。同时也可以精确提供每个施工任务、每个部位所需材料量,指导限额领料。

(3)成本控制。

1)合同管理:在完成承包、分包、采购等合同与清单的关联基础上,依据合同条款所约定的施工进度要求,在5D模型中实现合同文本、项目进度、计划完成工程量、实际完成工程量的形象查看,实现以合同为依据对成本进行管控。

2)进度管理:在完成模型与进度计划关联的基础上,可任意选择时间段或时间点,对项目收入、项目计划成本、项目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分析各种资源实际消耗与计划消耗的对比,分析发现成本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后续成本控制计划进行调整优化,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

3)工程计量:利用5D模型,结合集成的进度计划,通过选择完成模型部位自动计算所完成的工程量并向业主报量确认收入。在分包管理方面,依据模型对分包完成工作算量,并与分包申报量进行核对,控制分包支出,有效控制分包成本。

4)变更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可以利用5D模型进行变更工程量的快速准确计算,自动分析变更前后版本模型差异,计算变更部位以及关联构件前后的工程量以及量差,并分析统计变更调整的变更量和变更预算,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成本。

5)限额领料:在物料使用方面,利用5D模型可以直接获取工程量,形成准确的物料使用计划,并以此为依据对物料领用进行管理,实现限额领料,避免物资浪费,有效控制成本。

(4)成本分析。在BIM5D模型中,依据月度实际完成进度,自动形成关联模型的已完工程量清单形成月度业主报量,根据业主批复工程量和预算单价形成实际收入。根据月度实际完成任务,在BIM5D确定当月完成模型范围,从关联模型中自动形成月度实际完成工程量,形成预算成本。在BIM5D中及时记录工程分包、劳务分包、材料出库、机械租赁等业务的进展数据,每月自动按照分包合同口径形成实际成本归集,形成项目的实际成本。通过多维度、细粒度的动态的收入、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对比分析,周期性校核成本的节超,及时发现成本偏差问题并制定改正措施,实现动态成本分析。

4.系统间集成

基于BIM的成本测算与控制系统可以与企业的其他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如企业的集中采购系统、PM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实现与成本相关的数据交互和集成,降低工作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实现企业管理的协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