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弩手利器——连发弩的原理与优势

弩手利器——连发弩的原理与优势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0 个连发弩手可以在15 秒内向敌人发射1 000 支弩箭。而100 名装备单发弩的战士在同样时间内最多只能发射200 支箭。图1.26连弩连弩的原理和发射过程:发射连弩比发射普通弩简单得多。图1.27连弩箭仓剖面中国连发弩顶钮部分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如图1.28 所示:图1.28连发弩顶钮部分的构造B.被箭槽后缘勾住的弩弦。这样,每100 名弩手可以在15 秒内发射出2 000 支弩箭,真正是以一当十。图1.29连弩发射过程

弩手利器——连发弩的原理与优势

三国时期,一直处于劣势的蜀汉的军事科技反而是三国之冠。正由于形势逼迫蜀汉必须要造出精良、先进的武器以抵御强大的敌人,因此蜀人发明了许多新的武器和工具。诸葛亮发明的“元戎弩”就是一例。蜀国还发明了一种“侧竹弓弩”,吴国人很喜欢蜀汉的侧竹弓弩,但不会制作,后来当知道俘获的蜀汉将领孟干、爨熊、李松三人会制作后,就立即令他们制作。可见,侧竹弓弩是当时最先进的射击武器之一。

连弩又称“诸葛弩”,如图1.26 所示,相传为诸葛亮所制“元戎”。这种弩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连发机构,尽管很原始但却能很好地工作,它可以让一个射手在15 秒内发射出10 支弩箭,最快达12 支。弓和一次发射一箭的弩是常见的武器,连发弩的作用是在开阔地阻止敌人进攻,或者守护工事。100 个连发弩手可以在15 秒内向敌人发射1 000 支弩箭。而100 名装备单发弩的战士在同样时间内最多只能发射200 支箭。毫无疑问,短短15 秒内呼啸而至的1 000 支箭矢对进攻敌群的杀伤力和震撼力远大于两百支箭矢。箭头通常蘸了毒,由于这种连发弩的力量很小,因此箭也做得又轻又细,穿透力很低,而蘸毒则使一点微小的伤口也能致命。

图1.26 连弩

连弩的原理和发射过程:

发射连弩比发射普通弩简单得多。首先将杠杆向前推,箭仓和与之一体的箭槽也随之往前,箭槽后缘缺刻向上抬升并自动勾住弩弦。正常情况下弩弦横在箭槽中央起到阻挡箭仓内弩箭落入箭槽的作用,但当弩弦被勾到箭槽后方后,箭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自动落入箭槽,如图1.27 所示。

连弩要完成发射动作只需将杠杆扳回,在这过程中箭槽与箭仓就会向后运动并将弩弦也往后拉,弩干弯曲蓄能,拉到尽头的同时箭槽后缘也会开始下坐,箭槽缺刻下方顶钮露出下方的部分与弩臂接触并被顶起,随之将弩弦顶出缺刻,弩弦前行将箭槽中的弩箭弹出。这顶钮由硬木制成,一头稍大以防止脱出。第一支箭发射出去以后弩弦又挡住了第二支箭的下落,开始了新的一轮循环直到箭仓内的弩箭全部发射完毕。

图1.27 连弩箭仓剖面

中国连发弩顶钮部分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如图1.28 所示:

(www.xing528.com)

图1.28 连发弩顶钮部分的构造

B.被箭槽后缘勾住的弩弦。

D.弩弦前方落入箭槽的弩箭。

E.存箭的箭仓。

连弩的整个发射过程如图1.29 所示:

(a)装满箭矢的箭仓随杠杆而前推,弩弦被顶钮上方的箭槽缺刻勾住。

(b)即将发射的弩,顶钮与弩臂相触,再将弩弦从缺刻中顶出完成发射过程。

这种弩的构造简单,动作迅速,射手除了对准目标并根据情况所需快速或缓慢地推拉杠杆之外,什么事都不用做,在最快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在15 秒内将12 支弩箭全部发射出去。稍事改造之后,这种连弩可以在每次推拉杠杆的过程中发射两支弩箭,只需将箭仓和弩臂加宽到约两厘米,并在箭仓内加上一纵向隔板将之分为两个仓,其下的箭槽也相应增加到两条即可。其发射流程与原型完全相同,两支弩箭会随杠杆的推拉而并排落入箭槽,并排发射出去。这样,每100 名弩手可以在15 秒内发射出2 000 支弩箭,真正是以一当十。

图1.29 连弩发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