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组态PROFINET通信?

如何组态PROFINET通信?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命令,生成PROFINET IO系统。图6-51 “验证设备名”对话框7.验证PROFINET通信上述操作全部成功完成后,将程序和组态信息下载到CP

如何组态PROFINET通信?

1.组态PROFINET IO控制器

用新建项目向导创建一个名为“PROFINET”的项目(见随书光盘中的同名例程),CPU为CPU 314-2PN/DP。打开硬件组态工具HW Config(见图6-47),将电源模块信号模块插入主机架。

双击机架中CPU内的PN-IO,单击打开的PN-IO属性对话框的“属性”按钮,在打开的以太网接口属性对话框的“参数”选项卡(见图6-48的左图)中,单击“新建”按钮,生成一条名为“Ethernet(1)”的以太网,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参数”选项卡,CPU被连接到该网络上。采用默认的IP地址192.168.0.1和默认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单击“确定”按钮,返回HW Config。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命令,生成PROFINET IO系统(100)。

2.组态ET 200S PN

打开HW Config右边的硬件目录窗口中的文件夹“\PROFINET IO\I/O\ET 200S”,将其中订货号为IM 151-3AA23-0AB0的接口模块IM 151-3PN ST V7.0拖放到以太网上(见图6-47)。IM 151-3PN需要配MMC卡。

978-7-111-54209-4-Chapter06-89.jpg

图6-47 硬件组态与网络组态

双击刚生成的站,单击打开的IM 151-3PN属性对话框中的“以太网”按钮(见图6-49的左图),在出现的Ethernet接口属性对话框中(见图6-48的右图),设置IP地址为192.168.0.2。单击“确定”按钮,返回IM 151-3PN属性对话框。可以修改对话框中的设备名称,在分配设备名称时将会用到它。STEP 7按照组态的先后次序,自动分配以太网上各个IO设备的设备号。

返回HW Config后,打开硬件目录中的子文件夹“IM 151-3PN ST V7.0”,将其中的电源模块(PM)、数字量输入(DI)、数字量输出(DO)模块和模拟量输出(AO)模块拖放到下面的插槽中。在组态时可以看出,主机架、以太网和DP网络中各个站点的输入、输出模块的地址是自动统一分配的,没有重叠区,CPU用I/O地址直接访问各个站的I/O模块。

用同样的方法组态另一个ET 200S PN站点,其IP地址为192.168.0.3,设备号为2,设备名称为IM151-3PN2。各模块的型号与图6-47中的基本上相同,第6槽是型号为2AO I ST的电流输出的AO模块。

组态结束后,单击工具栏上的 978-7-111-54209-4-Chapter06-90.jpg 按钮,编译与保存组态信息。用2.8.3节介绍的方法设置计算机网卡的IP地址,子网地址为192.168.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用以太网下载组态信息。

978-7-111-54209-4-Chapter06-91.jpg

图6-48 IM 151-3PN属性对话框

3.编辑以太网节点

首先在SIMATIC管理器执行菜单命令“选项”→“设置PG/PC接口”,将实际使用的计算机网卡的通信协议设置为TCP/IP。此外还应设置该网卡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使它和CPU的以太网接口在同一个子网内。

在HW Config中执行菜单命令“PLC”→“Ethernet”(以太网)→“编辑Ethernet节点”,打开编辑以太网节点对话框(见图6-49的左图)。单击“浏览”按钮,出现“浏览网络”对话框。等待几秒钟后,可以看到搜索到的以太网上的节点(不包括计算机本身)信息。

978-7-111-54209-4-Chapter06-92.jpg

图6-49 编辑以太网节点对话框

出厂时带PN接口的CPU的IP地址为0.0.0.0,“浏览网络”对话框里显示出PLC的MAC地址。选中PLC以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编辑以太网节点”对话框。输入要设置的PLC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单击“分配IP组态”按钮,出现的对话框显示“参数已成功传送”。关闭以太网节点对话框,可以通过分配的IP地址和以太网下载硬件组态和程序。

4.分配IO设备的名称

在PROFINET通信中,各IO设备是用设备名称来识别的,因此在组态时应为每个设备分配好设备名称,并将组态信息下载到CPU。

在HW Config中执行菜单命令“PLC”→“Ethernet”(以太网)→“分配设备名称”,打开“分配设备名称”对话框(见图6-50)。

对话框上面的“设备名称”选择框给出了STEP 7中已组态和编译的设备名称。在“可用的设备”列表中,列出了STEP 7搜索到的以太网子网上所有可用的IO设备,包括在线获得的各设备的IP地址、MAC地址、设备类型和原有的设备名称(如果有的话)。(www.xing528.com)

978-7-111-54209-4-Chapter06-93.jpg

图6-50 “分配设备名称”对话框

下面是分配设备名称的操作步骤:

1)用“设备名称”选择框选中硬件组态中设置的某个设备名称。

2)选中“可用的设备”列表中搜索的某个需要分配名称的IO设备。

3)单击“分配名称”按钮,“设备名称”选择框指定的设备名称被分配给“可用的设备”列表选中的IO设备。新分配的设备名称显示在“可用的设备”列表的“设备名称”列中。

如果不能确认“可用的设备”列表中的MAC地址对应的硬件IO设备,选中该列表中的某个设备,单击“闪烁开”按钮,被选中的IM 151-3PN上绿色的Link LED闪烁,可以将闪烁持续的时间设置在3~60 s之间。闪烁时“持续时间”下面的进度条显示已闪烁的时间。单击“闪烁关”按钮,将会提前停止闪烁。

5.验证设备名称

分配完设备名称后,执行菜单命令“PLC”→“Ethernet”→“验证设备名称”,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见图6-51),分配的设备名称如果与组态的名称符合,状态列显示绿色的“√”;如果不符合,显示红色的“×”。单击“分配名称”按钮,将打开“分配设备名称”对话框。

6.程序设计

与PROFIBUS-DP通信相同,为了保证网络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为S7-300生成OB82、OB86和OB122,S7-400还需要生成OB85。如果在硬件组态时组态了硬件中断,需要生成OB40。如果CPU或IO设备有带电插入/拔出模块的功能,还需要生成插入/删除模块中断组织块OB83。本例程生成了OB40、OB82、OB83、OB86和OB122。

978-7-111-54209-4-Chapter06-94.jpg

图6-51 “验证设备名”对话框

7.验证PROFINET通信

上述操作全部成功完成后,将程序和组态信息下载到CPU。系统断电后再上电时,IM 151-3PN的BF LED闪烁,PM、DI、DO、AO模块的SF LED亮。几秒后CPU的BF2 LED闪烁,SF LED亮。最后所有设备的红色故障LED熄灭,绿色的RUN LED亮。

可以用变量表来监视CPU与PROFINET IO设备的通信是否成功。也可以在OB1中用IO设备输入点的常开触点来控制IO设备输出点的线圈。如果用该输入点外接的小开关能控制对应的输出点,说明CPU与IO设备的通信是成功的。

8.基于CP 443-1的PROFINET通信

网络结构如图6-52所示,CP 443-1是PROFINET控制器,以太网上的PROFINET IO设备为ET 200S PN和设备号为125的IE/PB Link。CP 443-1有4个RJ-45接口,相当于自带一个有4个端口的交换机。ET 200S PN、IE/PB Link和计算机的以太网接口直接连接到CP 443-1的RJ-45连接器上。

978-7-111-54209-4-Chapter06-95.jpg

图6-52 硬件组态与网络组态

组态时可以看出,主机架、以太网上的IO设备和DP网络上各从站的I/O模块的地址是自动统一分配的,没有重叠区。就像CPU集成的PROFINET接口一样,CPU通过CP 443-1,用I/O地址直接访问各远程站的I/O模块。

硬件和网络的组态、分配设备名称和验证通信是否实现的方法与前面介绍的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