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合控制力和位置的实现方法

混合控制力和位置的实现方法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20R-C控制器结构图6-21改进后的R-C控制器结构3.操作空间力和位置混合控制图6-22操作空间力和位置混合控制系统结构

混合控制力和位置的实现方法

机械手进行力控制的方案有好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方案。

1.主动刚度控制

图6-19所示为一个主动刚度控制框图。图中,J为机械手末端的雅可比矩阵;KP为定义于末端笛卡儿坐标系的刚性对角矩阵,其元素需人为确定。如果希望在某个方向上遇到实际约束,那么这个方向的刚度应当降低,以保证有较低的结构应力,反之,在某些不希望碰到实际约束的方向上,则应加大刚度,这样可使机械手紧紧跟随期望轨迹。于是,就能够通过改变刚度来适应变化的作业要求。

图6-19 主动刚度控制框图

2.雷伯特-克雷格位置/力混合控制

雷伯特(M.H.Raibert)和克雷格(J.J.Craig)于1981年进行了机械手位置和力混合控制的重要实验,并取得良好结果。后来,就称这种控制器为R-C控制器。

这种R-C控制器没有考虑机械手动态耦合的影响,这就会导致机械手在工作空间某些非奇异位置上不稳定。在深入分析R-C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之后,可对之进行如下改进:

(1)在混合控制器中考虑机械手的动态影响,并对机械手所受重力及科氏力和向心力进行补偿;

(2)考虑力控制系统的欠阻尼特性,在力控制回路中,加入阻尼反馈,以削弱振荡因素的影响;(www.xing528.com)

(3)引入加速度前馈,以满足作业任务对加速度的要求,也可使速度平滑过渡。

改进后的R-C控制器结构如图6-21所示。图中,(q)为机械手的惯量矩阵模型。

图6-20 R-C控制器结构

图6-21 改进后的R-C控制器结构

3.操作空间力和位置混合控制

图6-22 操作空间力和位置混合控制系统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