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版面设计中的视觉要素相互关系

版面设计中的视觉要素相互关系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单一视觉要素变化下的版面设计版面设计是综合的设计过程,设计师要有较好的统筹规划设计能力,熟知各个元素的视觉特点。(二)多种视觉要素变化下的版面设计文字编排是视觉设计要素整体构成的组成部分。设计师设计富于变化的版面时要掌握各个元素的“量”和“度”,即选择合适数量的视觉元素进行适度的设计,不能只顾视觉表达从而削弱了文本内容的呈现,也不能让版面无设计,使版面无美感可言。

版面设计中的视觉要素相互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理论”,认为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版面设计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人们在满足了信息内容的攫取目的后,会下意识地追求视觉上的美感,以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在版面的形式表现上,各个视觉要素的编排并不是机械地对这些元素进行单一的安排,而是一个综合选择设计的过程。以一种灵活性对抗复杂性,或者说,是以灵活性对抗混乱性——从少数的概念中生发出无限变体。各个元素自身以及和其他要素之间巧妙地发生关系、产生变化,才能产生丰富的版面变化,进而吸引读者。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元素之间形成的视觉差别,创作出有形式美感的设计作品。

(一)单一视觉要素变化下的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综合的设计过程,设计师要有较好的统筹规划设计能力,熟知各个元素的视觉特点。在图书设计中,每一个版面至少有一种视觉元素的存在,当只有一种视觉元素存在时,并不意味着版面会是单调的。

文字的编排处理是图书版面设计中的重要部分,要处理单字的关系、单句的关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等,设计者要根据文字的内容处理文字,文字的编排要有主次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等视觉关系变化,通过这些对比的设计,引导读者的视线,并形成一个悦目、明快并具有整体感的视觉层次。

这里首先探讨版面中只存在单个文字时版面的可能性。因为文字小到可以像“点”,大到可以超出版面,当版面中只存在单个文字时就可以利用文字的这个特点进行版面的设计。当文字作为点状出现在版面中时,在版面中的位置不同,版面的重心和给人的心理感觉会不一样。相反的情况,当文字放大超出版面时,文字会以局部化的状态呈现,呈现的文字部位不同,画面的视觉效果就不同。

在对较少文字的版面进行设计时,通常会对单个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表现,放大的局部笔画将版面分隔,使版面的黑白关系明确,版面视觉元素所形成的形式美感更加强烈。

改变了文本的行距,不同的行距形成大小不一的行间空白。行距小到相互重叠密不透风,大到疏可走马,这样疏密相间的行距就如同音乐旋律急缓相互转变一样扣人心弦。对文本采取了两端对齐的方式后,由于每行文字数量是不同的,采取两端对齐时每行文字的字距不同的方式,但是整体的两端对齐方式使得文本是统一的宽度,整个版面是整齐的,这里只是采用了两端对齐的方式改变字距,就使版面的节奏变得丰富统一中有变化,所以设计师在字距的变化上可以探索出更多的可能。

版面设计对文字的处理并不是单一地改变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等,而应根据文本信息内容综合处理。文字编排的各个特点合理综合利用才能使图书中的版面经得起推敲,耐人观看。

字体有粗细的对比,文字有大小的对比,小文字成行排列出线的感觉,大号的文字更加抢眼,粗笔画的字体有强调的作用等,改变以后的阅读趣味性、悦目性、醒目度都相应地增加。文本的行距适当改变,行间的疏密错落会使文本编排变得更加通透,有“呼吸感”。当文本不拘泥于固有的版心,甚至部分文字紧贴或超出版面时,版面的张力就由原来的版面内扩展到了版面以外,给读者以无限遐想。此时的版面不仅仅层次丰富、节奏感强,更重要的是给读者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与读者形成很好的互动。

图形单独存在于版面的情况非常多见,或是具象图形,或是抽象图形。如果是对图书内文故事的解说性插画,设计师要自己创作或者选择合适的插画师来创作符合图书内容风格的插画。

当版面中只存在色彩这一元素时,单一色彩占据全幅版面的情形在图书的扉页中经常看到,这里不做过多的分析。单一色彩在版面中以局部呈现时,色块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起到调节版面的作用。

通过对版面中只存在图形或色彩的情况分析,可以发现版面中图形和色彩通常是相伴存在的。色块在版面中占局部或者多色块存在于版面中,此时不能仅仅从分析色彩的角度来对版面上出现的颜色进行处理,它不仅具有色彩意义,更具有了图形的属性。色块组合既可以构成抽象图形,也可以组成具象图形。蒙德里安作品中的色彩按照一定比例的组合构成了抽象的图形,另外康定斯基设计稿中的色块组合也构成了抽象的画面图形,而写实的水彩画等为色彩构成了具象图形。

(二)多种视觉要素变化下的版面设计

文字编排是视觉设计要素整体构成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最终要与图形色彩发生联系,并形成整体构成关系。这部分探讨当同一版面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视觉要素时版面的变化情况。这里在只有文字元素的基础上逐渐增多元素以分析版面的变化。

在文字编排时,为了表现视觉形式的丰富,设计师会采用文字叠加方式。但是,在单一色彩环境下叠加的部分会影响文字的辨析,从而对阅读产生干扰。这时,如果将叠加的部分通过介入某种色彩来区分,大脑会自动对同一信息共性进行辨认,并由此传达出的设计多样性将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审美愉悦。当然,我们运用每一种视觉元素,应根据设计需要进行添加或者删减,过多地介入元素反而适得其反。具体来说,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并不是通过介入一种色彩而是介入多种色彩的方式,在不考虑阅读文字内容的前提下,这样的版面可能会让观者觉得过于活跃,同时由于太多色彩的介入使得同级的信息形成了过多的层次,这样混乱的画面会对文本信息的流畅性造成干扰,也会使读者产生阅读疲劳和障碍

没有变化的生活会让人感觉无聊。同样的道理,图书版面太多的变化和没有变化两种极端情形都会让读者感觉乏味。版式设计中要有侧重的设计元素,通常来说,只要改变版面中的一种特征,就可以得到足够丰富的多样性。设计师设计富于变化的版面时要掌握各个元素的“量”和“度”,即选择合适数量的视觉元素进行适度的设计,不能只顾视觉表达从而削弱了文本内容的呈现,也不能让版面无设计,使版面无美感可言。这种“量”和“度”的把握并没有绝对的法则可以遵循,但形式美规律之下对视觉要素的反复感受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对审美的认知。(www.xing528.com)

(三)版面视觉要素关系在图书上的表达

通常情况下,儿童读物、文学类图书、实验性图书等类型的图书设计追求多变和个性化表达,设计师在设计这些书的版面时会创造丰富的视觉关系,让读者有多样的视觉体验。而像学术专著、工具书等内容比较严肃的图书版面设计大多风格统一,不求风格个性的变化。所以,在这里主要对儿童类图书、文学类图书和实验性图书的版面设计视觉要素的呈现进行探讨。

1.儿童类图书设计

儿童图书设计的质量与儿童的成长安全和身心发展息息相关,承担着非常重大的社会责任。对于儿童读物而言,通常情况下整本书每页都要配插图,插图风格的选择是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组段来具体确定的。儿童大致分为如下几种年龄阶段:0—3岁为知觉行动思维阶段;3—6岁为具体形象思维阶段;7—12岁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交错阶段;12—15岁为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从0岁到7岁,幼儿的视力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感知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学习也就由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在形成这种有意识的视觉的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和成人的引导会影响到幼儿对于事物的喜恶和偏好。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在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学习分辨美和丑,儿童类图书所传达的内容就会影响到儿童的审美。所以,幼儿类图书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知识的有效传达,还关系到幼儿视觉审美的成熟度的建立。

儿童的年龄段不同,接受事物的能力就不同,儿童对色彩和图形的感知能力要比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强,所以儿童图书主要以彩色的画册为主,图书色彩的搭配和图形的运用直接决定了儿童是否会喜欢这本书。一部分儿童识字类型的图书会将文字和彩色与儿童熟知的图形相结合,设计出儿童喜欢看、能接受的字符。在儿童图书设计中,处理好文字、图形、色彩在版面设计中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图书能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儿童对于图书的阅读的持久性。

儿童图书分为科普类、卡通故事类、娱乐类等。我国儿童类图书的发展迅速,但是放眼儿童图书市场,图书的质量良莠不齐,这里的质量说的不是图书的印刷精美度,而是图书版面设计。当然,还是有很多设计精良的儿童读物,有的是国内设计师的良心之作,也有从国外引进的优秀译本。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父母更加注重儿童的教育问题,父母投入更多的钱在儿童图书的购买上。根据儿童各个阶段认知能力的不同,图书的选择也应随之变化。儿童成长的一大特点就是迅速,所以父母购买儿童图书的频率就会很高。学龄前儿童的图书主要以画册为主,彩色图书的售价相对较高。

2.文学艺术类图书设计

文艺类图书既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应,也有主体性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的表现。对文艺类图书的设计,不能仅仅是浅显直接的文字或图解,而是要对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后才能恰当地运用视觉语言进行表现。文学类图书在形式表达上讲求独具匠心,以达到至高的艺术境界。

图书与人之间存在着微妙而细腻的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读者开始翻阅图书的页面,读者就开始了与作者、与设计师的对话,而对话的“场所”就是在图书的一个个版面上,图书设计师就是这个“场所”的构造和设计者。舒适的地方才适合久待,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图书才会让读者乐于阅读,对于设计师来说,仅仅创造这个“场所”不是设计师所追求的,不断地完善才是设计师的目标。

3.实验类图书设计

实验类图书,又称为先锋类图书,与大量的标准化印刷出版发行的图书相比,实验类的图书更具有先锋性、概念性、观念性和互动性,更多情况下是纯粹的观念的表达或者形式上的实验。这类图书将图书的形态、版面等的可能性挖掘得更加深刻。在实验类的图书中,读者能看到更加大胆的版面表达,而这种表达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反对主流设计也是实验类图书的一大特点。

实验类的图书更多情况下是纯粹的观念的表达或者形式上的实验。这类图书更多的是设计者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有时读者未必能读懂,但是读者参与到阅读中体会到的内容可能远大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验类图书本身表达出来的东西将图书的形态、版面等的可能性挖掘得更加深刻,一反常规的表达方式会带来反常规的情感体验。

实验类图书一反传统式的信息传输模式,通过实验性的手段制造观念性和概念性的空间与读者平等交流,图书本身是现实的又是虚幻的,表达的意思是清楚的又是模糊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读实验性的图书,每个人都是哈姆雷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