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确制导武器的隐形技术优化方案

精确制导武器的隐形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隐身技术是指通过控制导弹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和识别的技术。根据探测器类型不同,隐身技术又分为雷达、红外、光学隐身技术等。隐身技术主要包括精确制导武器的隐身设计和弹载传感器的低可探测性设计技术等。有时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的隐身外形设计会与导弹的超声速突防等外形设计相矛盾,这时就要根据总体战技术要求对某些方面进行取舍。

精确制导武器的隐形技术优化方案

隐身技术是指通过控制导弹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和识别的技术。根据探测器类型不同,隐身技术又分为雷达、红外、光学隐身技术等。隐身技术主要包括精确制导武器的隐身设计和弹载传感器的低可探测性设计技术等。

(1)精确制导武器的隐身设计

精确制导武器的隐身设计包括雷达隐身设计、红外隐身设计等。雷达隐身设计是指通过对弹体结构外形进行优化设计,或采用吸波材料、频率选择面天线罩技术、阻抗加载技术、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等,降低被雷达探测时的RCS,实现雷达隐身效果。如俄罗斯最新设计的X-59MK2空地导弹,弹体前端就采用了非圆截面隐身弹体外形设计[3],比传统的弹体外形设计降低了RCS。红外隐身设计是指采用发动机红外特征抑制技术,降低导弹发动机的红外特征,或采用红外隐身材料在导弹表面形成红外隐身涂层,阻止导弹辐射的红外线向外辐射,实现导弹的红外隐身。如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奥托马特”-3反舰导弹,就采用了在导弹外表面涂覆雷达吸波材料和减少发动机红外辐射特征的技术措施,提高红外隐身效果。有时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的隐身外形设计会与导弹的超声速突防等外形设计相矛盾,这时就要根据总体战技术要求对某些方面进行取舍。如美军的LRASM项目中,方案A是亚声速,但导弹的隐身性能好;方案B是超声速方案,但隐身性能较差,当超声速性能和隐身性能不能兼顾时,选择了方案A,说明美军更注重导弹的隐身突防性能。(www.xing528.com)

(2)弹载传感器低可探测性设计

降低导引头等弹载传感器的辐射信号特征,使敌方预警探测系统不能及时探测到传感器的辐射信号。一般采用以下技术措施:①采用被动雷达、红外成像、电视等被动探测系统,由于不主动向外辐射能量,也就不容易被侦察到。但被动探测系统无法获取探测目标的距离信息,常作为辅助探测手段使用。②主动雷达导引头采用低可探测性设计技术,如采用相参积累和发射功率控制技术,使雷达发射有效峰值功率最小化,降低被敌方侦察截获的概率;雷达发射机采用隐身波形探测目标,发射信号的频率、脉宽、脉冲重复周期等波形参数随机变化,使敌方侦察系统难以对辐射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和告警。③减少主动雷达开机暴露时间,如采用主动/被动雷达复合导引头,在远距离上利用被动导引头隐蔽探测并引导导弹飞行,当接近目标时主动雷达导引头开机,精确探测目标并引导导弹攻击,这时即使被敌方探测到雷达辐射信号,由于时间短也来不及组织有效地防御。如俄罗斯的“日炙”SS-N-20反舰导弹就采用了主动/被动雷达复合导引头[4],在远距离上用被动系统,在近距离上用主动雷达探测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