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忆的本体论地位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记忆的本体论地位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以来,多数学者接受记忆附属论的观念,即把记忆看成是认知现象的一部分。从根本上看,当代记忆研究的顺利开展必须在记忆获得其独立的本体论地位才能够有效推进。这种独立的本体论地位确立的可能性在哲学内部以及神经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逐步显示出来。这些意味着记忆本体论地位的重构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基础。在这种态度中,记忆被看作是隶属于认知的现象。

记忆的本体论地位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当代记忆研究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是记忆与认知的关系。一直以来,多数学者接受记忆附属论的观念,即把记忆看成是认知现象的一部分。但是对这一观念的形而上学根据缺乏更进一步的把握。从认知构成看,主要由知识、认识和知觉等三个内在维度构成。这一构成在哲学史上也有其对应的阶段。如“记忆是认知的一部分”这一观点包括三重内涵:记忆是知识的来源、记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和记忆是知觉的滞留。一般的理解往往混淆了三种含义。但是,记忆附属论并不能成为当代记忆研究的有效起点。从根本上看,当代记忆研究的顺利开展必须在记忆获得其独立本体论地位才能够有效推进。这种独立的本体论地位确立的可能性在哲学内部以及神经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逐步显示出来。从哲学角度看,记忆与知觉完全不同,它是过去对象得以显现的空间条件,是过去对象当下化的体验;从神经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与技术发展角度看,记忆与认知具有完全不同的神经回路机制。这些意味着记忆本体论地位的重构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哲学与科学基础。

当代记忆研究中哲学的缺席已经被意识到,并且呼唤哲学的出场也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但是如何出场却成为一个问题。哲学对于记忆的反思需要一个合适的起点。但是在知识论传统下,记忆自身的不确定性使得其被排除在哲学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记忆的哲学反思无从展开。现象学无意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性路径:从日常态度到哲学态度的转变。我们将从日常态度中的记忆理解加以考察,并阐述其内在的问题,从而让记忆自身显现出来。在日常态度中,我们最先碰到一种认知与记忆的关系,所以这成为整个考察的起点。在这种态度中,记忆被看作是隶属于认知的现象。本文旨在从日常生活中的记忆观念出发,勾勒出这种观念的面貌与特征、反思这种观念形成的根源,最终为哲学在当代记忆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任务服务。(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