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吴时期的夷洲及其与台湾的关系

东吴时期的夷洲及其与台湾的关系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东吴时期的夷洲,目前结论较为一致。东吴这次海上军事行动规模较大,时任丹阳太守沈莹对这批官兵和数千夷洲人应很熟悉,遂通过编写《临海水土志》,使东吴人以及后世学者都能从中了解到古代夷洲的大致情况,并由此推测东吴时期的夷洲就是台湾。如果这一结论属实,那么这本在三国东吴时期留下的海外交通史志,就是全世界有关台湾古代民族情况的最早记载。

东吴时期的夷洲及其与台湾的关系

关于东吴时期的夷洲,目前结论较为一致。据东吴丹阳太守沈莹《临海水土志》(写于264—280年,该书原已散佚,仅在宋代《太平御览》卷780《东夷传》中还有一小部分被引用,故得以流传下来)载:“夷州(按:此处‘夷州’,与《三国志》中记载的‘夷洲’,写法略有不同,但我国古代,州与洲可通假,故夷州应即夷洲)在临海郡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能作细布,亦作斑文。布刻画,其内有文章,好以为饰也。”以上内容明确记载了夷洲(州)的方位以及当地山夷的生活习俗。此前已有学者,利用《临海水土志》中的记事,与《隋书·流求传》的相关记载,进行了对比,由此得出夷州(洲)就是台湾的结论。目前台湾和大陆方面都认同这一结论。如1997年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出版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亦言:“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夷洲之方向、地势、气候、风俗与台湾极相似,东海内除台湾外,别无所指。另外,日据台湾期间,曾在台北发现指掌型古砖,属三国文物,故推测夷洲就是台湾。如《临海水土志》所记夷州(洲)方位“在临海东南”。东吴时期的临海郡,北起浙江宁海一带,台湾正好在东南方向;夷州气候“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与今台湾也契合;夷州物产“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与台湾沿海地区十分相似;夷州山夷习俗及文化特征:诸如凿齿,当地“女已嫁,皆缺去前上一齿”,今台湾北部的泰雅人(高山族)至明清仍有此风,泰雅男女相爱,通常由男女各凿三齿交付对方。又如猎头,台湾高山族勇士喜欢将敌人的人头经处理后挂于中庭或藏诸高阁,并以多取胜,称为豪侠。据此对比后可推测,今台湾土著高山族与东吴文献所见夷州(洲)之山夷十分相似。

据史书记载,东吴孙权派遣上万官兵前往夷洲,规模很大,时间也很长,前后经历长达一年。而卫温、诸葛直率军到达夷洲后,由于无法适应当地气候等环境条件,造成水土不服,疾疫流行,以致“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最终不得不带领数千名夷洲人返回大陆,即乘船回到江东一带的东吴。如果以上推论属实的话,那么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派军队到达台湾。东吴通过这种军事上的征服,将俘获的夷洲山夷民众运回大陆,显然是为了抢夺海外岛屿上的蛮夷人口,以补充东吴的劳动力;从客观结果看,东吴这样做也加速了东吴与夷州两地在文化上的交流,并使夷州的山夷文化逐渐与古老的吴越文化(实际上,吴越文化也是由土著的蛮越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相互融合后形成的结果)相互影响并渐趋融合。

东吴这次海上军事行动规模较大,时任丹阳太守沈莹对这批官兵和数千夷洲人应很熟悉,遂通过编写《临海水土志》,使东吴人以及后世学者都能从中了解到古代夷洲的大致情况,并由此推测东吴时期的夷洲就是台湾。如果这一结论属实,那么这本在三国东吴时期留下的海外交通史志,就是全世界有关台湾古代民族情况的最早记载。

目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夷州”应指远古夷人居住之异地,距离东吴临海郡非常遥远,从夷州之气候、风土人情和习俗看,夷州要比地处江东的东吴温暖得多,这与台湾情况不太相符,因此夷州也有可能并不是指当今汉族和高山族所居住的台湾。又认为“夷洲”这个名称与“亶洲”一样,在古代都应属于不能明确其具体方位的传说性地名。而陈寿在《三国志》中所记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入海以求神仙方药并止于亶州不还一事,以及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所记夷州“山顶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等内容,都与当今台湾的历史、地理不符。此外,这些学者认为,还可参考《山海经》中类似“瓯在海中、闽在海中”这样的叙述,可知远古时代,从长江流域到福建也要依靠海上交通才能完成。故此推测,“夷州”很有可能是指散居于华南沿海、靠近海岸并有夷人居住的众多岛屿,并认为目前从以上这两段早期记载看,只能说明夷洲有可能是,但也有可能不是指台湾,因此目前这两段内容暂时只能当作研究古代台湾民族情况的一种大致性参考而已。若想进一步予以论断,必得重新觅取更为明确的地方史志等资料,才有可能得出更加准确、可靠的明确性结论。

【注释】

[1]何满子:《孙权经略辽东平议》,《学海》1994年第1期。

[2][晋]陈寿撰《三国志·刘二牧传》,中华书局,1959。

[3][晋]陈寿撰《三国志·蜀志十三·李恢传》,中华书局,1959。

[4][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卷七十,中华书局,1956。

[5][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九《吴志·士燮传》,中华书局,1959,第1191—1193页。

[6][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九《吴志·士燮传》,中华书局,1959,第1191—1193页。

[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海南诸国》,中华书局,1973,第783页。(www.xing528.com)

[8][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南海诸国》,中华书局,1973,第783页。

[9][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八零八《珍宝部(七)》引《吴历》,中华书局,1960,第3591页下。

[10][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中天竺传》,中华书局,1973,第798页。

[11][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六十《吴志·吕岱传》,中华书局,1959,第1385页。

[1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中天竺传》,中华书局,1973,第783页。

[1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四《中天竺传》,中华书局,1973,第798—799页。

[14][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中华书局,1959,第1145页。

[15]周运中:《孙吴与南海诸国交通新考》,中国航海博物馆编《“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6][晋]陈寿撰《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中华书局,1959。

[17]袁臻:《关于〈三国志·孙权传〉上的“亶洲”》,《华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8]李勃:《“亶洲”不是海南岛》,《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陈家麟:《“亶洲”非海南岛说——与袁臻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81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