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用电安全技巧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用电安全技巧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由于登高作业触及低压电网或过分靠近高压电网引起触电事故。②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天车吊钩或其他金属物搭接成为搭接回路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外,防护用品有缺陷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也会发生触电事故。

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用电安全技巧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在焊接操作中,电流对人体能造成电击、电伤和高频电磁场生理伤害等危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其中主要是间接或直接的电弧烧伤或熔化金属溅出造成烫伤等。高频电磁场的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使人呈现出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对低压系统来说,在电流较小和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电时间较长而电流更小的情况下,窒息也会成为电击致死的原因。所谓心室颤动是指当电流通过心脏时,其原有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由正常跳动变为每分钟数百次以上细微的颤动。心脏好比是一个促使血液循环的泵,发生心室颤动时,由于颤动极细微,心脏不再起输送血液的作用,使血液循环终止。2.安全电压

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主要由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组成。体内电阻基本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数值不低于500Ω。皮肤电阻随着条件的不同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皮肤表面0.05~0.2mm厚的角质层的电阻高达10000~100000Ω,但角质层很容易破坏,除去角质层,皮肤电阻一般不低于1000Ω。

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人体电阻一般仍不低于650Ω。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1500Ω考虑。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除皮肤厚薄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面积加大,接触压力增加也会降低人体电阻;通过电流加大、通电时间加长,会增加发热出汗,也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电压增高,会击穿角质层,并增加发热出汗,使人体电阻降低。通常通过人体的电流是不可能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确定安全条件时不按“安全电流”而按“安全电压”来估算。由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体电阻相差很大,而电对人体的作用是以电流大小来衡量的,所以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安全电压各不相同。对于比较干燥而触电危险较大的环境,人体电阻可按1000~1500Ω考虑,通过人体的电流可按不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大电流30mA考虑,则安全电压为:

U=30×10-3×(1000~1500)=30~45(V)

我国原规定:凡危险及特别危险环境里的局部照明行灯、危险环境里的手提灯、危险及特别危险环境里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均应采用36V安全电压。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人体电阻应按650Ω考虑,通过人体的电流仍按30mA考虑,则安全电压为:

U=30×10-3×650=19.5(V)

我国原规定:凡特别危险环境里以及在金属容器、矿井、隧道里的手提灯,均应采用12V安全电压。对于在水下或者其他由于触电会导致严重二次事故的环境,人体电阻应按650Ω考虑,通过人体的电流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电流5mA考虑,则安全电压为:

U=5×10-3×650=3.25(V)

我国原无规定,国际电工标准委员会规定为2.5V以下。

安全电压能将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3.安全电流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强烈,对人体的伤害就越大。按照人体对电流的生理反应强弱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可将电流大致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三级。感知电流是指能引起人体感觉但无危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流;摆脱电流是指人触电能自主摆脱电源而无病理性危害的最大电流;致命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上述这几种电流的数值与触电对象的性别、年龄以及触电时间等因素有关。实验表明,当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平均感知电流为1mA,摆脱电流为10mA,致命电流为50mA(通电时间在1s以上时)。在一般情况下,可取30mA为安全电流,即以30mA为人体所能忍受而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但在有高度触电危险的场所应取10mA为安全电流;而在空气中或水面触电时,考虑到人受电击后有可能会因痉挛而摔死或淹死,则工频交流应取5mA作为安全电流。

4.焊接切割作业中常见的触电事故

(1)直接触电事故

①手和身体某部碰到裸露的接线头、接线柱、极板、导线及破皮或绝缘失效的电线、电缆而触电。

②在更换焊条时,手或身体某部位接触焊钳带电部分,而脚和其他部位对地面或金属结构之间绝缘不好。如在金属容器、管道、锅炉内或在金属结构潮湿的地方焊接时,最易发生触电事故。(www.xing528.com)

③由于登高作业触及低压电网或过分靠近高压电网引起触电事故。

④焊接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之间的绝缘损坏时,手或身体部位碰到二次线路的裸导体而触电。

(2)间接触电事故

①电焊设备的罩壳漏电,人体碰触罩壳而触电。

②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天车吊钩或其他金属物搭接成为搭接回路而发生触电事故。

③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电焊工作业的危险环境一般指:潮湿、炎热、高温的环境,由导电粉尘,被焊件直接与泥、砖、湿木板钢筋混凝土、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铺设的地面接触,焊工身体能够同时在一方面接触接地导体,另一方面接触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

此外,防护用品有缺陷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也会发生触电事故。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就有生命危险;如果有80mA的电流通过人体只要1s,就会发生触电死亡事故。因此,在焊接作业中要随时随地提高警惕,防止触电事故。

5.焊接与切割作业中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

①施焊前首先检查焊接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绝缘有无破损,焊机接地或接零及各接线点是否良好,供气供水系统是否严密等,一切正常时方允许使用。

②焊前还应做好绝缘防护准备工作。在焊机空载电压和工作电压较高(如等离子切割等)及在潮湿环境或金属容器内作业时,必须铺设橡胶或其他绝缘衬垫,焊工应戴皮手套,穿绝缘鞋,以保证身体与焊件或潮湿地面的绝缘。

③在改变焊机接头、搬移和检修焊机、更换保险丝、改变二次回路时,必须先切断电源。推拉闸刀开关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同时头部偏斜,以防电弧火花灼伤脸部。

④更换焊条时,焊工必须戴焊工皮手套,要求焊工手套保持干燥、绝缘可靠。施焊时,特别是身体出汗或衣服潮湿时,不得靠在焊件或工作台,以免触电。

⑤在狭窄环境及锅炉、容器等金属结构内施焊,要求两人轮换工作,以便互相照顾,或有人监护,随时注意焊工的安全动态,遇危险时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⑥在光线不足的较暗环境工作,必须使用手提工作行灯,一般环境使用的照明行灯电压不超过36V;在潮湿、金属容器等危险环境,照明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⑦焊接设备的安装、检查和修理必须由持证电工来完成,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故障时,焊工应立即切断电源,并通知维修部门检修,焊工不得自行修理。

⑧遇有人触电时,不得赤手去拉触电人,应迅速切断电源,进行解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