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效果图、造型图与结构制图的关系解析

服装效果图、造型图与结构制图的关系解析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效果图所显示的款式结构必须包括各部件的外部造型,部件之间的相连形式,穿脱形式的结构,各部位的舒适度等内容。1.控制部位的规格确定根据确定服装宽松量的一般规律,将服装的控制部分规格划分为若干等级,然后根据造型图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决定其服装各控制部位的等级。

服装效果图、造型图与结构制图的关系解析

一、服装效果图、造型图和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

(一)服装效果图

服装效果图也称“时装画”。是设计者为表达服装的设计构思以及体现最终穿着效果的一种绘图形式。一般要着重体现款式的色彩、线条以及造型风格,主要作为设计思想的艺术表现和展示宣传用。

(二)服装造型图

设计部门为表达款式造型及各部位加工要求而绘制的一种绘图形式,一般是不涂颜色的单线墨稿画。绘图要求各部位成比例、造型表达准确,特征具体。

(三)服装结构图

服装结构图是对服装结构通过分析计算在纸张上绘制出服装结构线,表现服装造型结构组成的数量、形态吻合关系,并将整体结构分解成基本部件的设计图样。

二、服装款式效果图的审视

服装效果图是设计者对所设计服装款式具体形象的表达,是款式设计部门与纸样设计部门之间传递设计意图的技术文件,包括对款式的线条造型、材料色彩、材料质地、饰品、加工工艺等外观形态的描写和艺术风格的表达。认真审视效果图,对于准确分析造型外观特征和结构之间关系,深刻理解造型所寓于的艺术风格是十分重要的。

效果图的审视包括对效果图的类别、款式的功能属性、平视与透视结构、结构的可分解性、材料性质与组成以及工艺处理形式等内容。

(一)效果图的类别

效果图类别有具实类、夸张类和艺术类等形式。具实类效果图的人体头身比例、服装穿着效果能较符合客观实际,其各部位数量关系处理较好,但某些在平视图上难以表达的结构需依靠经验加以分析。夸张类效果图的人体头身比例为1∶9~ 11,甚至更多,从图上难以直观地理解各部位的数量关系,需先从艺术的角度揣摩其夸张的部分所表达的造型含义,再根据经验去估算各部位的数量关系。艺术类效果图为表现画面的艺术效果,在服装造型上作渲染或虚笔,需要读者分析图面上哪些是与结构无关的虚构之笔,哪些是与结构有关的功用之处。

(二)款式的功能属性

款式的功能属性是指所设计的服装属何种类型及其主要功能和日常属性。判断款式功能属性的内容包括判断所设计的服装是表演类、特殊功能类,还是使用类;是外衣还是内衣;是多层的还是单层的;是上下装分离的还是上下装相连的;某些部位是附加的还是不可分的等。在大多数场合这些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夸张类和艺术类这两种效果图中如果没有说明时是需要认真分析的。

(三)款式的平视结构

款式的平视结构是指从效果图上可直接观察到的款式结构。效果图所显示的款式结构必须包括各部件的外部造型,部件之间的相连形式,穿脱形式的结构,各部位的舒适度等内容。

(四)款式的透式结构

款式的透视结构是指从效果图中难以观察到的款式结构,包括款式表面被其他部位掩盖的部件结构,款式里布的部件结构,款式里布与面布之间的组合结构等。这些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立体透视的想象,结合平面结构的认知,分析出透视结构的几种形状,最后结合款式的功能、材料等因素从中筛选出最合适的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形式是审视者主观决定的,因此必须与款式整体造型相统一。

(五)结构的分解

并非所有设计的款式造型都是可分解的,也不是所有的造型设计所决定的结构都是合理的,这涉及到设计者的技术素质,因此,分辨设计图中的结构不可分解部分以及不尽合理部分是审视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便能在不影响整体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修正。

(六)材料的性质与组合

材料的形式与组成是指组成服装各部件所需面料、里料、辅料的种类、纹样、色彩、毛向、布纹以及关系制品质量的配伍性、可烫性、可缝性和剪切特性等。在效果图未具体注明材料时,必须认真分析上述内容,分析时要根据服装整体与部件的外轮廓线所表达的质感,材料的褶皱、浪势、飘逸感,对照织物的风格选择最接近款式造型需要的理想材料。

(七)工艺处理形式

工艺处理形式一般属于工艺设计的范畴,但在对效果图进行审视时也要加以考虑,因为不同的处理形式其结构往往有所不同,如表面缉装饰线的与不缉线的缝道所放缝份,连腰的裤(裙)与不连腰的裤(裙)长都会有差异,这就要求审视者对缝道的处理形式、开口的处理形式、部件的连接形式、各层材料之间的组合形式加以分解,以便解决制品工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服装造型图的结构分解

(一)服装造型图的结构分解原则

服装造型图是显示服装能够通过立体构成或平面构成的方式,图解成基本衣片的特性称结构的可分解性。设计合理的服装都具有良好的可分解性,如果服装的某部位不能图解成衣片,则称该部位结构不可分解。分析服装结构的可分解性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

1.分析服装的穿脱方便性

服装结构必须适应人体自由穿脱的需要,不能阻碍人体穿脱动作和损害衣服外观。需注意的部位有领口、下摆、袖口、腰围等部位,要分析其大小能否允许衣服顺利通过人体头部、肩部、臀部等,如不能则需观察该部位附近是否有开口、折裥、装橡筋等工艺形式,这些工艺形式所提供的宽松量加上原部位的尺寸能否使穿脱方便。

2.分析造型图平面分解后的重叠部分

服装造型图分解成平面结构图后,相关的部件结构图之间是否存在着重叠部分,如若存在则需检查一下是否存在着能使两者分离的结构形式(如省道、分割线),使两者在重叠部分消失的同时仍能保持衣片形状的完整性,若是则说明该部位结构是可以分解的,反之则说明结构设计不合理。

3.分析款式造型在外形上相互重合的部位

款式造型在外形上相互重合的部位是否有充分重合的部分,这个重合部分必须保证当上、下层部位分别缝制后,上层部位仍能充分覆盖下层部位,如果有而且能达到要求,则说明款式结构是可以分解的,反之则是不可分解的。(www.xing528.com)

(二)服装造型图的结构分解程序

款式造型的结构分解是将立体的款式造型图分解成平面衣片的过程,其程序控制部位的规格确定,细部结构的计算比例,特殊部位的结构分析,内外层结构的吻合关系等步骤。

1.控制部位的规格确定

根据确定服装宽松量的一般规律,将服装的控制部分规格划分为若干等级,然后根据造型图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决定其服装各控制部位的等级。以女春秋上装的胸围为例,可根据画面上的服装贴身程度划分为三种类型:一般款式,胸围可按B +(10 ~ 15)cm的宽松量计;宽松款式,胸围应B +(>15)cm;合体款式,胸围应B +(<10)cm。

2.细部结构的计算比例

应根据服装所隶属的品种和款式常用的细部规格计算规律,再结合款式某部位的特殊性进行综合考虑。

3.特殊部位的结构分析

对于服装某些特殊部件的结构一时难以分解的,可先作结构正视图,后作背视图、侧视图,最后作剖视图的程序进行。作正视图与背视图的结构时,应将正面观察款式造型图得到的结构线(省、褶、裥、浪、分割线等)在基础纸样上标出。作侧视图时,如果设计图中没标明特殊处,应根据正(背)视图结构线的变化趋势把两者的结构线在侧面连接起来,连接起来形成的结构线便是侧视图上的结构线,如有特殊结构应在侧视图中标出。作剖视图时,应对特殊的结构部位,结合正、侧、后面的结构线特征,通过立体的想象作出透视结构。如款式造型较简单,能根据经验推断出整体结构者就不需要作剖视图。

4.内外层结构的吻合关系

使内外层结构吻合的总原则是内层(衬、里布、填充料)结构必须服从于外层(面布)结构,内层材料不能牵制外层材料的动态变形,影响服装的静态外观。因此当外层结构决定后,内层材料要达到与之吻合一致的目的,大多数情况下应与外层材料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或者结果形式虽不完全相同但各部件的尺寸基本相同(当外层材料分割缝较多时,内层材料为加工方便则采用这种形式)。

四、典型实例分析

如图8-1所示,是典型的女装款式效果图,作为艺术类效果图,其图形是很夸张的。从图中可体现出该款式六个部位的特征:

图8-1 典型女装款式效果图

(1)肩部夸张,肩型为T 型肩,肩宽量大。

(2)领座低(<3.5cm),翻折领的翻折线为直线型。

(3)袖型为缝缩量小的分烫开缝式袖山和两片袖。

(4)衣长不超过臀围线,属短上衣类。

(5)强调腰部收缩,臀部夸张,体现女性曲线美。

(6)裙身很蓬松。

根据上述六条特征,可以用具实类效果图或造型图来代替夸张类效果图。

如图8-2所示,是头身比为1∶7.3的具实类效果图,由于头身比与实际人体很接近,故图中表达的重要部位尺寸都比较符合成品规格,若去除人体的图形,便可成为服装造型图。根据人体的头身比大致可以得到重要部位的尺寸:

图8-2 头身比为1∶7∶3的具实类效果图

衣长L = 2.5头身 = 2.5×22 = 55cm

袖长SL = 0.25h (身高)+(16~17)cm + 1.3cm(垫肩厚)

= 0.25cm×160cm + 16.7cm + 1.3cm = 58cm

胸围B =(B* + 2) +(10 ~ 15)cm = 86cm + 14cm = 100cm

H型肩宽S = 0.25 B +(16~17)cm = 0.25cm×100cm + 16.5cm = 41.5cm(画图时先按H型肩作肩部,然后按T型肩尺寸加放)

裙长L = 3.5头身 = 3.5×22cm = 77cm B - W = 20cm 臀围H = B + 3cm = 103cm

根据上述规格设计可以绘制服装结构图,如图8-3所示,该结构图充分体现了款式特征,并且在具体的量值中反映出来。

图8-3 服装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