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纱线丝光的基本工艺流程优化

纱线丝光的基本工艺流程优化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丝光效果的因素。因此在室温25℃左右丝光即可。纱线丝光浸碱时间一般为100~120s,如果碱液浓度较低,则需适当延长浸碱时间。③丝光后纱线pH为7~8,丝光程度均匀一致,无丝光花,强力加工系数不低于0.98。脱水→上纱→丝光→下纱→中和→脱水工艺技术条件。表2-22丝光工艺技术条件3.操作注意事项脱水后棉纱含水率要保持一致,特别是清水煮练纱,要防止风干,用湿布盖好。丝光下机后应及时淋冲,将碱去除干净,防止纱线收缩。

纱线丝光的基本工艺流程优化

1.概述

丝光是棉纱经过煮练后在张紧状态下用浓烧碱液处理,使纤维发生膨化,天然扭曲消失而变得平直,截面也由扁平状变成圆形,纤维排列更加整齐,对光线的反射更有规律。因而提高了纱线的光泽。经丝光处理的纱线除具有丝一样的光泽外,其染料上染率也有显著增加,光洁度和色泽鲜艳度都得到优化

(1)影响丝光效果的因素。

①碱液浓度。碱液浓度是影响丝光效果的主要因素,当碱液浓度在105g/L以下时,无丝光作用;超过105g/L时,纤维收缩显著增加;到134g/L时,纤维收缩迅速退黏;到177g/L时,纤维开始膨化,起丝光作用;到240~280g/L时,纤维收缩、膨化已趋稳定,若碱液浓度再增高,除上染率稍有提高外,丝光效果并无明显改善,所以,丝光碱液浓度一般以240~280g/L为宜。

②碱液纯度。丝光碱液含杂的多少,对丝光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如果纱线含杂较多,而棉纤维素杂质溶解在碱液中或碱液中盐类的增多,将造成碱液黏度增高,从而影响对纱线的渗透和纤维的膨化,则影响丝光效果,特别是淡碱浓缩回用的碱液。因此丝光用碱含杂要有一定的控制,一般纯碱量不大于15g/L,氯化物不大于20g/L。

③温度。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碱分子化合物水解速度的增加,大于形成碱纤维素速度的增加,所以碱液温度高对丝光不利,低温时对丝光较好,但温度过低会影响碱液渗透。因此在室温25℃左右丝光即可。

④浸碱时间。浸碱时间与碱液浓度有关,光泽在一定条件下和碱液浓度与浸碱时间成正比,而光泽与温度成反比。纱线丝光浸碱时间一般为100~120s,如果碱液浓度较低,则需适当延长浸碱时间。

张力。丝光张力的大小与光泽成正比,而与染色性能成反比,轴向张力越大,纱线截面收缩率也随之增加。因此确定丝光张力大小,要兼顾光泽、染色性能、缩率之间的关系。

⑥去碱程度。纱线丝光后去碱,对丝光定形作用等影响很大,碱去不净,张力放松后仍要收缩,所以必须在张力情况下,用40~50℃温水(冬天)冲淋去碱和下机后多次冲洗去碱,以达到下机带碱2%以下的去碱要求。

(2)丝光质量要求。

①丝光钡值140~160。

②纱线框长131~133cm(丝光后脱干测长)。

③丝光后纱线pH为7~8,丝光程度均匀一致,无丝光花,强力加工系数不低于0.98(与原纱比)。

2.纱线丝光工艺流程及技术条件

(1)工艺流程。

①MZ143丝光机。(www.xing528.com)

脱水→棚纱→丝光{套纱→进碱→浸碱→轧碱→冲头道[淡碱→轧碱→冲二道(清水)→轧干→落纱]}→淋冲→酸洗→淋冲→水洗→脱水

②MM-6丝光机(瑞士四辊筒)。

脱水→上纱→丝光(浸碱→轧碱→冲头道→冲二道水→冲三道水→轧干)→下纱→中和→脱水

(2)工艺技术条件(表2-22)。

表2-22 丝光工艺技术条件

3.操作注意事项

(1)脱水后棉纱含水率要保持一致,特别是清水煮练纱,要防止风干,用湿布盖好。

(2)棚纱如遇大扎绞线过紧,可将扎绞线拉去。

(3)丝光时,套纱要平,稀密要均匀,浸碱时棉纱不可露出碱液面。碱液浓度、温度、含杂要控制一致,冲水管眼孔不可堵塞,洒冲水量要均匀。

(4)丝光下机后应及时淋冲,将碱去除干净,防止纱线收缩。

(5)酸中和水洗要彻底,纱上含碱要中和净,不可有带酸现象。

4.纱线丝光疵病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表2-23)

表2-23 纱线丝光疵病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