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优化策略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优化策略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前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通常是采用混合通信手段和分层集结的方式,将配电网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台配电子站,用于集结区域内的配电终端设备。目前光纤以太网的技术实现及相关设备都已得到实践检验,现正在推广应用中。图8-3所示为北京四方华能公司生产的CSDA200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各层之间采用的通信介质如图所示。图8-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信方案优化策略

在当前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通常是采用混合通信手段和分层集结的方式,将配电网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台配电子站,用于集结区域内的配电终端设备。配电网自动化工程所使用的通信介质主要有光纤、屏蔽双绞线和配电线。为了贯彻功能下放、分级分层、提高事故响应速度的原则,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一般可分为主站层、子站层和馈线层三层,在不同的层次上一般应采用不同的通信介质。

在主站与子站之间,由于信息量大,要求使用高速可靠的通信通道,但节点数又不多,因此目前一般采用单模光纤通信。光纤通信的组网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光纤以太网和光纤环网。这两种光纤通信方式的造价相近,光纤环网更成熟一些,但光纤以太网是发展方向。目前光纤以太网的技术实现及相关设备都已得到实践检验,现正在推广应用中。

子站与馈线的通信网一般统一考虑。由于配电网结构复杂,情况多样,各地的特点也不同,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通信模式,目前一般采用光纤、双绞线、电力线载波、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混合的方式。常见的结构是:以光纤构建干线通信网络,通过双绞线,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或RS-485,将干线TTU和支线的FTU/TTU连接到干线FTU,由其通过高速光纤通道,将信息上传到子站、主站。干线FTU应具备这种集中转发的能力。

对于低压(380/220V)抄表系统,采用低压配电线载波通信。低压配电线载波抄表有两种常用模式:一是对于集中的10~30块脉冲电能表装一抄表器,抄表器通过低压配电线载波与配电变压器处的集中器相连;二是在每块电能表中加装一个载波模块,由载波模块直接与集中器相连。第一种方式更加经济,但要求电能表相对集中;第二种方式造价较高,但适用于电能表比较分散的情况。(www.xing528.com)

图8-3所示为北京四方华能公司生产的CSDA200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各层之间采用的通信介质如图所示。

图8-3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